世界500强HR人生管理笔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我的人生迷茫和人生上半场答卷

一、我经历的三个迷茫期

回想一下,在我过往的人生中,经历了三个迷茫期。

第一个迷茫期是在高中考大学的时候。读高中时,由于处在青春期、叛逆期,贪玩,心思不在学习上,加上本来学习的天分一般,最后勉强考上一所市属大学,分数刚过线,专业是调剂的会计统计专业。我既不擅长数理又不喜欢数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现在回想下,没有任何兴奋点,能想起来的,就是课间不去食堂打饭,和同学打扑克“双升、拱猪”,纯粹感观快乐。现在这个年纪的我非常后悔当初18岁时为什么不认真学习。这是我人生最后悔的事情,该努力的年纪荒废青春,没考上理想的大学,读了不擅长且没一点兴趣的专业,高中和大学,黯淡无光,后悔无比。高三到大一的那两年是我人生的第一个极度迷茫困惑期。

第二个迷茫期是我21岁大学毕业那年,学校分配我们去一家国营的糖烟酒公司实习。3个月后,实习结束的那一天我正式确定,天天数钱、天天做报表不是我喜欢的工作,我更不喜欢国企里面的工作氛围。可如果不去国企做会计,毕业就要失业了,谁养我?在1994年,去国企做会计是那个年代无比时髦的好工作,对一个20出头的小女生来讲,放弃一个到手的稳定对口的工作,一个人跑去社会上求职面试,那是一个天大的人生抉择。我真佩服那时年轻的我,真有勇气!

第三个迷茫期是30—32岁,已经上班10年有余,在武汉当年最好的外企做到人力资源经理的职位,外人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工作,工资高、地位也不错,凭自己的努力买了房、买了车、结了婚、生了娃,人生大事都解决得妥妥的,却总感觉缺点什么。当时也可以选择去“北上广深”发展,毕竟武汉是二线城市,发展空间不大,是去“北上广深”还是继续留在武汉?是继续在外企做职业经理人还是尊崇内心想创业的小火苗?这一纠结,就是两年多。

二、我的人生上半场答卷

截至今天,46年过去了,我交出了人生上半场的答卷。

我的工作者角色之一:刚毕业就失业。当年的我是一个有骨气的小女生,毕业了,再伸手找父母要生活费,好丢脸,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经历了2家小民企小文员岗位(第一家小民企遇到黑心老板,我们有5个应届大学生被他剥削一年,工资400元一个月,还成天克扣我们,有一个月只拿到100元人民币),熬了3年。终于,24岁时成功应聘飞利浦公司,开始从事HR工作,找到符合自己兴趣、能力、价值观的完美工作。30岁时,跳槽去沃尔玛任招聘经理,我在职的那3年,沃尔玛是世界500强第一名的公司,荣幸之至。

我的工作者角色之二:创业者。32岁成立武汉越秀人力资源公司,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这个品类的知名培训品牌,线下学员将近2万人。一直坚持做一对一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答疑解惑。

我的工作者角色之三:创业导师。我是武汉市政府签约的创业导师,每年参与政府、高校公益创业培训、当评委,为大学生和创业者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提供建议。

我的工作者角色之四:人保局的就业导师。每年去中国各大城市的大学给大学生们开展公益讲座。已经巡讲10多个城市,50多所大学。给大一、大二的同学们讲如何有意义地度过大学四年,给大三、大四的同学讲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面试技巧。

我的公民角色:NGO创始人。2009年创立“湖北多背一公斤公益联盟”,坚持10年间每年组织城市白领们下乡去贫困山区跟孩子们一对一“结对子”,一起过六一儿童节。

我的休闲者角色:旅行者。我的人生价值观之一是“边奋斗、边享受”。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去了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南极、北极、珠峰大本营,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

我的理财者角色:发明了“七套房养老”理论。27岁学习理财、投资,从那时起就开始为自己的养老考虑,如何才能优雅地老去,如何才能有尊严地过完我的老年生活。

我的其他人生角色:孩子的妈妈、父母的女儿、男人的老婆。

现在,我的工作和生活平衡,家庭幸福美满,人生各个角色都过得还不错,所以,我个人还是非常满意我这份人生上半场的答卷。我和你一样,都是普通人,我的父亲是一家国企职员,我的母亲是小学数学老师,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工作了一辈子直到退休。我的家庭也是几亿个中国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人生真的就是无数选择的叠加,今天的生活是由几年前的选择决定的,几年后的生活又是因为今天我们的选择决定的。有时候,就那么一两个人生关键点的抉择会影响你一生,真的!

三、迷茫困惑时,最需要了解自己

当一个人长大成人,也就开始独自一人面对生活。

我跟你们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不一样的是,我的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是“我不想要什么”。比如,“我不想要一辈子从事我并不擅长也不喜欢的会计工作”“我不想进国企做那种一眼能看到30年后的样子的工作,即使你们都说那个工作适合女孩,稳定”“我不想要老到60岁时,还要为生计而担忧,还要挤公共汽车出去上班赚生活费,我想过一个有尊严、有品质的老年生活。”所以,暂时的迷茫、困惑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

每一次经历的失败和教训,前方一定会有新的机会等着你,无论生活给我们什么样的经历,我们都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追逐梦想的这条路上,你不孤独!我的这本书为你而写,这本书告诉你,我是怎么从迷茫到清晰,人生一步一个脚印去走的。

1997年,我有幸被飞利浦公司录取,这也成为我的人生的最大转折点。当年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美国版权畅销课“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内训课程,这个课程在我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让我有了更开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07年,我在工作之余去北京参加了由北森公司举办的中国第十期“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认证班7天课程,系统地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体系。2008年,在武汉开展一对一的职业生涯咨询,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学以致用,积累个案经验。2012—2014年,去北京新精英公司参加“生涯规划师”认证班、“生涯咨询师”实训班、“生涯培训师”实训班。2015年,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这10多年来,我在全国各地参加各种与生涯规划有关的工作坊和年会;10多年来一直坚持职业生涯规划领域的前沿学习;10多年的理论学习、实操积累,学费大约花了10万元。这些专业上的提升,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的人生规划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不迷茫、不困惑。32岁以后,我再也没有迷茫困惑过,虽然有时工作也很辛苦,虽然有时生活也时不时蹦出那么一两个挫折和考验,但怎么也动摇不了我的大方向,永远清醒地朝着我的人生规划方向前进。所以,你应该像我一样,自己成长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师、人生规划师。

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管理战略规划”已经成为一种职场人必备的生存性技能,人人必学!

我还发明了一个思考人生的好方法。我自己探索了很多年,在一些人生选择重大节点,理不清头绪的时候,我就背着我的“离家出走包”出门旅行,去找一些高山、大海、草原、沙漠、雪山,并发朋友圈说“未来十天不方便接听电话,我出去思考人生了!”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很容易思绪混乱,有时跳出去看人、看事、看自己,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我看来,幸福指的是一种快乐、满足、积极的体验,同时能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意义和价值。为此,我经常一边“幸福着”、一边就做了某个人生重大决定。

处于迷茫困惑中的你,要学着问自己这些问题:

● 我是谁?

● 我是什么样子的人?

● 我喜欢什么?擅长做些什么?

● 在选择和被选择之间我该如何抉择?

● 我期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 为了成为我所期望的自己,我需要充实些什么?或者付出些什么?

● 我要做什么才能不白白浪费了这一场人生?如何做?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技术活。首先,你要有科学先进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其次,还要有落地可执行的工具和方法。我的这本书可以帮你做到这两点。学习本书的步骤:第一,本书每一章节结构化知识的学习;第二,务必完成我布置的每一个练习,寻找自己的答案,实验这些工具和方法;第三,在工作和生活中验证,将我给的这些职业生涯规划工具和方法灵活运用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内化职业技能,用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从容面对,将职业生涯规划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职业能力。

当我们容颜老去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回首过去几十年,我们可以笑着说:“我这一生过得还挺幸福!”无愧于心,无悔于行!留驻我们心中的是生命中最美丽灿烂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