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程氏针灸精粹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面痛

“按时顺经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案

姓名:吴某

性别:

年龄:64

初诊时间:1993-09-27(上午)

主诉:右侧面颊部间歇性剧痛1年,加重2周。

病史:患者于1年前因面部受寒而诱发右侧面颊部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发作历时约30秒,初为每月发作2次,以后间歇期逐渐缩短,曾服用卡马西平,症状略有减轻,近2周来因贪食冷饮而诱发,右侧面部疼痛加剧并频繁发作,每日发作数次,每次持续数分钟,呈撕裂样疼痛,洗脸、刷牙、吃饭、说话时均可触发,尤以颊部为甚,甚至坐卧不安,流泪流涎,口角抽搐,每日自行服用10片止痛药,症状未见缓解,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故来我处针灸治疗。

查体:痛苦貌,右侧面颊部黯黑,皮肤污垢,眶下肌及颏孔处压痛明显,双侧瞳孔同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眼球运动正常,无Be11麻痹,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辅助检查:头颅MRI扫描示:未见明显异常。

中医学诊断:面痛(风寒型)。

现代医学诊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第2、3支)。

针灸治疗:

治则:祛邪和络止痛。

处方:足临泣、内庭、外关、合谷、下关、迎香、夹承浆。

治疗经过:上方以按时顺经针法,患处为右侧面部,上午应诊即先从右下肢开始向上取穴最后达右面部,即取右足临泣、右内庭、右外关、右合谷、右下关、右迎香、右夹承浆,面部取穴稍行提插捻转泻法轻刺激,留针50分钟;四肢部取穴行提插捻转泻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嘱患者二诊应诊时间为次日下午,取穴先从左下肢开始向上至右面部,即左足临泣、左内庭、左外关、左合谷、右下关、右迎香、右夹承浆。以此交替取穴,针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针刺3次后,疼痛有所好转,发作间歇期延长;针刺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疼痛很少发作,遂逐渐减服卡马西平及止痛药直至停药,为巩固疗效,其后隔日治疗一次,交替取穴,又续针10次,临床症状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搐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属于中医学“面痛”范畴。追溯我国古代即有对三叉神经痛的详尽描述,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描述:“发之剧则上连头,下至喉内及牙跟,皆如针刺火灼,不可手触,乃至口不得开,言语饮食并废,自觉火光如闪电,寻常涎唾,稠黏如丝不断。”这里形象地描述了三叉神经痛发病突然,痛势剧烈,疼痛发作时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有明显的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突发突止,剧痛难忍,严重者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又由于疼痛剧烈且反复发作,常因洗脸、刷牙、吃饭等引起疼痛发作,而致患者惧怕洗脸而致面部污垢灰暗,甚至精神抑郁、痛不欲生的生活性状。本病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可为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如常人。随着病程迁延发作次数将逐渐增多,发作时间延长,间歇期缩短,甚至为持续性发作,很少自愈。由于该病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为世界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全世界每年发病率为4/10万~5/10万,多发生于40岁以上成年人及老年人。西医临床中仅予对症治疗,以抗惊厥、止痛、镇静及神经营养药物等为主,但长时间使用西药不良反应较大,且具有药物依赖性,所以对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一直困扰着广大医者。

程老总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上以单侧面颊部和上、下颌部(第2、3支)同时发病者最为常见,额部(第1支)发病及3支齐发者均少见。程老认为本病的起因多与外感风寒、风热毒邪,情志不调,面部外伤有关,这些因素皆可导致面部经络气血痹阻,经脉不通,从而引发面痛。针对本病,程老在长期的针灸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按时顺经针法”,在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

据《易经•周天》所载:“天地之气周于一年,人身之气周于一日。人身阳气以子中自左足而上,循左股、左手指、左脑横过右脑、右肩、右臂、手指、胁、足则又子中矣。阴气以午中自右手心,通右臂、右肩、横过左肩、左臂、左胁、左足、外肾、右足、右胁则又午中矣。”其含义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体在生理状态下,经脉的脉气循行在上午均是由左下向左上循行至脑,再横过右脑向右上肢到右下肢止;下午由右上肢向左侧循行。正如《灵枢》所说:“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人体气血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流注,如果这种生理状态被破坏,气血运行发生障碍,便会发生疼痛等病症。若要消除疼痛病症,则必须使气血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

程老在这些基础理论启迪下,倡导了“按时顺经针法”:以时间为主要条件,利用经络的气血运行按时循经取穴,上午顺者为补,逆者为泻;下午逆者为补,顺者为泻。并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来达到调和气血,消除疼痛的目的。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作期痛势急剧,为实证,故应为“泻法”。这里的泻包括两个方面:①针刺手法为泻法。②据“迎而夺之”,针刺的先后次序应与气血运行的方向相反。总而言之,操作按上午及下午区分,无论疼痛在左侧或右侧,若应诊时间在上午,则针刺时需从右下肢穴位起始,再向右上肢及患侧头面部顺经操作;若应诊时间在下午,针刺时需从左下肢穴位起始,再向左上肢及患侧头面部顺经操作。在临床中,程老每遇三叉神经痛第1支病变常取足临泣、行间、外关、合谷、耳和髎、上关、攒竹等穴;三叉神经痛第2、3支病变常取足临泣、内庭、外关、合谷、下关、迎香、夹承浆等穴。面部取穴轻刺激而久留针,四肢远端穴位采用重刺激手法,尤其是在发作时,远端穴位行强刺激手法。

《素问•八正神明论》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程氏“按时顺经针法”去子午流注之烦琐,取其按时取穴之精华,可以说这种针法是子午流注针法的变通与简化,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