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2 变量

变量是编程语言中最基本的概念。计算机在计算过程中所需的数据首先需要临时或者永久保存。使用内存来保存临时数据,并使用标识符将内存中的数据进行标识,以便程序中方便对内存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存取,这个标识符称为变量。比如,编写计算矩形面积的程序,需要使用两个变量分别记录矩形的长和宽,然后计算机从变量所对应的内存中取出数据,进行乘法计算,再将计算的结果存储到另一个变量中。使用伪代码描述这个过程如下:

变量就是计算机内存中存放数据的单元,当把数值赋给变量时,实际上就是将数值存储到变量占用的内存空间。为了区分不同的变量,变量需要具有唯一的名称(Java语言中的变量命名区分大小写,有些语言并不区分)。

Java语言还要求变量在使用前必须先进行定义,变量定义就是为变量分配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内存空间一旦分配给了某一变量,该变量一直使用此内存空间存储数据,直到变量不需要使用时,这片内存空间会被收回。图2-1所示为变量分配内存空间示意图。

图2-1 为变量分配内存空间示意图

在为变量分配内存空间时会遇到一个问题,因为不同变量中保存的数据不一样,不同变量对内存空间的需求也不一样,比如用来保存年龄的变量用2字节的内存空间就足够了,保存地球到月球距离的变量就需要更多字节的内存空间,所以必须在定义变量时确定变量需要的内存空间大小。但是,每次在定义变量时计算内存空间十分麻烦,为简化变量定义、方便使用,高级编程语言中均提供了变量的“数据类型”这一概念来简化内存分配,表2-1中已经定义出每一种数据类型占用的内存空间大小。

定义变量的语法格式:

在定义变量时,可以为变量赋予初始值。例如:

在Java语言中,可以在定义变量时给变量赋予初始值,称为默认值或初始值,也可以定义时不赋值,在使用前赋值。

至此,可以总结出定义变量的3个要素:数据类型、变量名、初始值,其中数据类型和变量名是必须指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