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2版)(微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任务2-2 需求分析

【任务分析】

设计人员在理解数据库的理论基础后,开始进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的第1步,即将学生信息管理中的数据收集起来,那么收集的步骤及方法是什么?

【课堂任务】

理解收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 需求分析的任务及目标

● 需求分析的步骤及方法

(一)需求分析的任务及目标

在创建数据库前,首先要找出数据库系统中必须保存的信息,以及应当怎样保存那些信息(如信息的长度、用数字或文本的形式保存等)。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时,可以与系统所有者和系统的用户进行交谈。

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收集数据,要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数据库要存储的数据以及将来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的信息,确保收集到数据库需要存储的全部信息。

设计人员通过对客户和最终用户的详尽调查以及设计人员的亲自体验,充分了解原系统或手工处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正确理解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数据需求和完整性要求,例如,数据库需要存储哪些数据、用户如何使用这些数据、这些数据有哪些约束等。因此客户和最终用户必须参与到对数据和业务的调查、分析和反馈的工作中,客户和最终用户必须确认是否考虑了业务的所有需求,以及由业务需求转换的数据库需求是否正确。

在收集数据的初始阶段,应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包括各种单据、凭证、表格、工作记录、工作任务描述、会议记录、组织结构及其职能、经营目标等。在收集到的大量信息中,有一些信息对设计工作是有用的,而有一些可能没有用处,设计人员只有经过与用户多次交流和沟通,才能最后确定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与用户进行讨论和沟通时,要详细记录。明确下面一些问题将有助于帮助实现数据库设计目标。

(1)有多少数据,数据的来源在哪里,是否有已存在的数据资源?

(2)必须保存哪些数据,数据是字符、数字或日期型?

(3)谁使用数据,如何使用?

(4)数据是否经常修改,如何修改和什么时候修改?

(5)某个数据是否依赖于另一个数据或被其他数据引用?

(6)某个信息是否要唯一?

(7)哪些数据是组织内部的,哪些是外部数据?

(8)哪些业务活动与数据有关,数据如何支持业务活动?

(9)数据访问的频度和增长的幅度如何?

(10)谁可以访问数据,如何保护数据。

(二)需求分析的方法

需求分析首先是调查清楚用户的实际需求,与用户达成共识,然后分析与表达这些需求。

1. 调查用户需求的步骤

调查用户需求的具体步骤如下。

(1)调查组织机构情况。包括了解该组织的部门组成情况、各部门的职责等,为分析信息流程做准备。

(2)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包括了解各个部门输入和使用什么数据,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数据,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么部门,输出结果的格式是什么,这是调查的重点。

(3)在熟悉业务的基础上,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包括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完全性与完整性要求,这是调查的又一个重点。

(4)确定新系统的边界。对前面调查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确定哪些功能由计算机完成或将来准备让计算机完成,哪些活动由人工完成。由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

2. 常用的调查方法

在调查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问题和条件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常用的调查方法如下。

(1)跟班作业。通过亲身参加业务工作来了解业务活动的情况。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但比较耗费时间。

(2)开调查会。通过与用户座谈来了解业务活动情况及用户需求。座谈时,参加者和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启发。

(3)请专人介绍。

(4)询问。对某些调查中的问题,可以找专人询问。

(5)问卷调查。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如果调查表设计得合理,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也易于为用户所接受。

(6)查阅记录。查阅与原系统有关的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