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西安地区究因是周、秦、汉、唐等重要王朝与另一些政权建都之地,所以至迟自西周以来就有史官与学者文人记载这一地区之史实,如人物、事迹、典章、制度等等,之后历代多有,积淀深厚,类型既多,数量甚巨。正因为这样,所以唐之后,历宋、金、元、明、清,各代也均有学者对故都长安或进行探访调查,或进行文献注释,或进行研究撰著。他们留下的丰硕成果,既是他们研究长安历史文化之心血结晶,也为后人进一步研究长安历史文化提供了更多的资讯。迄止民国与共和国时期,更有一批中外学者应用新的学术观点与新的研究方法对长安历史文化所涉及的问题,或撰文,或著书,或进行专题考证与研究,或进行综合性的论述,或进行理论性阐述,种类繁多,为数颇丰。
截至当前,尽管有关长安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且出现了集体性的成套的研究与撰著成果,例如2006年三秦出版社由魏全瑞主编,整理出版的有关古长安的史地文化典籍10本,名为“长安史迹丛刊”;又如,自2002年以来西安出版社连续出版了由崔林涛任编纂委员会主任,史念海、朱士光等任副主任,组织西安地区专家学者编著撰写的“古都西安丛书”28本等。然而,从已出版发行的“长安史迹丛刊”或“古都西安丛书”之书目看,整理有关古籍丛刊之选目不够全面,而研究性丛书之选题也有缺漏;更为严峻的事实是,升华性的有关长安历史文化理论阐述的专著,除黄新亚于1989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之《中国文化史概论》上卷之《长安文化》一书,差强可列入外,尚未见有新著问世。上述情况说明当前有关长安历史文化研究还有大量工作有待我们继续不断努力,予以完成。
前文虽已述及,长安历史文化所涵盖的地域范围以今西安市所在之关中盆地为核心区域。其研究内容,即为这一地域范围内上起距今100万年前,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早期蓝田猿人时代,下迄当今之整个人类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且应以周、秦、汉、唐文化之精髓为重心。很显然这都只是总括性之表述。然而从中也可看出其包涵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多样的。即从西周礼乐文化、秦之制度文化、西汉独尊之儒家文化、唐代儒道佛诸家学说竞相发展之包容性文化这一长安文化主流脉络看,其内涵就十分广博深邃。再就周、秦、汉、唐都城文化论,也包括有宫室建筑、祭祀礼制、宗教活动、学术艺术、教育伦理、科技工艺、服饰饮食、歌舞竞技等多个方面。如再加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变迁之考察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发掘研究、民俗民风与民间文化之调研整理以及有关长安历史文化之学理上的探讨建设等,其内容就更为庞大丰厚。因而,当今我们面对长安历史文化研究的宏大事业,必须怀抱宏大的胸襟,秉持广阔的视角,洞悉历史的进程,把握时代的走向,通过长期的持续不懈的努力,不断加以推进。深信凭借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擘画筹策与组织协调,依仗有志于长安历史文化研究的各有关学科学者的严谨研治与悉心撰写,不断奉献出精品力作,“长安历史文化丛书”的相继出版,必将对西安市以及关中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对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以至中华文化复兴之伟业,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2009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