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武装力量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
武装力量是国家各种武装组织的统称。我国的《兵役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及民兵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力量中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依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主要担负防卫作战任务,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持社会秩序。预备役部队平时按照规定进行训练,必要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战时根据国家发布的动员令转为现役部队。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
1.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状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武装力量的主体,它诞生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的战火中,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拥有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多军种合成部队。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陆军是在陆地上作战的军种,它既能独立作战,又能和海军、空军协同作战。经过80多年的建设,我国的陆军现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强大火力、突击力和高度机动能力的诸兵种合成军种,编有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等专业兵种,还编有电子对抗、测绘和航空兵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的基本组织层次为: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团以上大多采用合成编组,如集团军通常辖若干个步兵师(旅)及装甲(坦克)师(旅)、炮兵旅、防空旅、直升机大队、工兵团、通信团及各种保障部(分)队等。陆军按任务还划分为野战部队、边防部队、警卫警备部队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未设置独立的领导机关,由总部有关部门行使领导职能。集团军至团的各级领导机关通常设置司令部、政治部(处)、后勤部(处)、装备部(处)。
(2)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海军是以水面舰艇部队为主体,具有在水面、水下和空中作战的能力,既能单独在海上作战,又能协同陆军、空军作战。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于江苏泰州白马庙,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支由水面舰艇部队、岸防部队、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兵组成的初具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海上防御力量。现编为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以及各类院校、科研、试验机构、预备役部队和军民联防单位。海军的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编制序列是:海军、舰队、航空兵部、基地、水警区、舰艇支队、舰艇大队、舰艇中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下辖北海、东海、南海舰队和海军航空兵部,各舰队辖基地、舰艇支队、水警区等。
(3)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空防合一,以航空空间为主战场的军种。空军是空中作战和对空防御的主要力量,在现代战争中,空军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支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电子对抗兵、气象兵等多兵种合成,由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多机种组成的现代化的高技术军种。其主要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对敌后方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编制序列是:空军、军区空军、空军军、师(旅)、团、飞行大队(营)、飞行中队(连)。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导机关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装备部。其下的基本组织层次为:军区空军、空军军(基地)、师(旅)、团(站)、大队(营)、中队(连)。军区空军根据任务辖一至数个空军军(基地)或航空兵师,一至数个防空混成师、地空导弹师(旅、团)、雷达旅(团)或高炮旅(团)。空军军(基地)下辖数个航空兵师及必要的战斗保障、勤务保障部(分)队。
(4)火箭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前身为第二炮兵。不但拥有原来第二炮兵的战略导弹部队,而且还有先进的战术常规导弹部队。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体制
按照基本组织结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的组织体制是中央军委领导下的军种主建、战区主战的新体制,着力构建“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和“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
(1)军种体制。
在军兵种体制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组成。陆军由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组成;海军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航空兵部队、岸防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组成;空军由航空兵、地空导弹与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等兵种和专业技术部队组成;火箭军由第二炮兵更名而来,第二炮兵成立于1966年7月,是中国的战略导弹和核力量部队,于2015年12月31日更名火箭军,由战略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和专业技术部队组成,是中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新军种,2015年12月31日成立,主要担负包括情报、技术侦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心理战等领域的作战任务。
(2)战区体制。
2015年11月24日,中央军委召开改革工作会议,部署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任务,对领导管理体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进行一体设计,改革军委总部体制、实行军委多部门制,取消军区体制,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2016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共设立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战区。
东部战区与原南京军区辖区相同,加上军区内的东海舰队、空军、火箭军、武警,司令部驻南京,负责领导和指挥江苏、福建、浙江、上海、安徽、江西的所属武装力量。
南部战区包括原广州军区(除湖北省外)和原成都军区的云南、贵州两省及辖区内的南海舰队、空军、火箭军、武警,司令部驻广州,负责领导和指挥广东、广西、湖南、云南、贵州、海南的所属武装力量及解放军驻港、澳部队。
西部战区由原成都军区(除云南、贵州两省外)和兰州军区(除陕西省外)合并而成,包括辖区内的空军、火箭军、武警,司令部驻成都,负责领导和指挥四川、重庆、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的所属武装力量。
北部战区包括原沈阳军区辖区与原济南军区的山东和原北京军区的内蒙古自治区再加上北海舰队及辖区内的空军、火箭军、武警,司令部驻沈阳,负责领导和指挥辽宁、山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的所属武装力量。
中部战区包括原北京军区(除内蒙古外),加上原属济南军区的河南、原属兰州军区的陕西和原属广州军区的湖北,负责领导和指挥北京、河北、天津、河南、山西、陕西、湖北的所属武装力量。
五大战区的设立把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等整合在一起,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实现跨区兵种在战区内的垂直和多相的指挥和联合协同的作战,增加机动力和联合指挥作战的能力,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变成一支专业化武装部队。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预备役部队,就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军官和士兵为基础编组起来的武装组织,是我军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实施快速动员的重要组织形式。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实施建制快速动员的好形式,是提高储备质量的好办法,是节约军费开支、加强国防建设的好措施。
1983年,我国正式组建预备役部队并将其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授予番号和军旗。预备役部队按师、团、营、连、排、班编成,目前编有步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预备役部队的主要干部为现役军人,其余则是地方干部、退伍军人、基干民兵和经过登记的预备役人员。预备役部队的军事训练,按照训练大纲的规定进行,武器装备与现役部队的相应各兵种大体相同。
预备役部队的基本任务是:努力提高军政素质,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快速动员和作战的能力;切实做好战时动员的各项准备,根据上级命令,随时转为现役部队,执行作战任务;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
1983年,在党中央的决定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重新组建。现在,纳入武警序列的部队有武警内卫部队、武警边防部队、武警消防部队、武警警卫部队、武警黄金部队、武警水电部队、武警交通部队以及武警森林部队。
武警总部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最高统帅机关,成立于1983年4月。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机构,下辖若干个总队、专业部队指挥部和武警院校等。其主要任务是: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武警部队建设的方针、原则和指示;组织领导教育训练;办好院校,为部队培养合格的干部;领导部队搞好党的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部队建设,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赋予的一切任务。
武警总部所属部队通常采用武警总队、支队、大队和中队的编制序列。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立人民武装警察总队,隶属于武警总部,同时受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领导。总队下辖若干个直属支队和各地区(自治州、市)支队。各地区(自治州、市)的武警支队隶属于武警总队,同时接受所在地区公安处(局)的领导。支队下辖若干个大队,各县、旗、县级市设武警大队或中队,大队为营级,中队为连级,隶属于支队。中队是武警部队的基层单位,以执勤为中心任务。
武警内卫部队,主要担负警卫党政机关和外国使(领)馆,守卫机场、电台、工厂、仓库、科研机构,守护重要桥梁、隧道,看守和押解罪犯,追捕逃犯,对大中城市特定地区实施治安巡查警戒,应对各种紧急重大事件,直接受武警总部领导,省以下设总队、支队、大队、中队。
武警边防部队,主要担负边防巡逻警戒、边境社会治安和边防口岸、机场、国际列车出入境人员的检查,以及海上巡逻等重要任务。目前此部队受武警总部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有关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武警边防部队在公安部设边防局,省以下设总队、支队、边防大队、边警队,在国家开放口岸设边防检查站,民航机场设安全检查站,海防地区设边防派出所、边防工作站、公安检查站。
武警警卫部队,主要担负国家领导人,重要外宾及重大政治活动的警卫任务。这支部队受武警总部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有关部队的军事、政治和后勤工作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警卫部队设警卫局,省以下设警卫处,地、市设警卫科(处),并设直属警卫队。
武警消防部队,主要担负消防监督和火灾扑救任务。接受武警总部和公安部门的双重领导,有关部队的军事、政治和后勤工作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武警消防部队设消防局,省以下设总队、支队、大队、中队,按“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级指挥”的原则,在各级公安机关领导下开展工作。
武警水电部队,主要担负国家艰苦边远地区的水电建设重点工程的施工任务。在业务方面分别归公安部门和能源部门领导,有关部队军事、政治和后勤工作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设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总部水电指挥部,下辖总队、支队、营、连、排、班,还有水电学校、水电工程指挥所等。除水电施工任务外,武警水电部队还进行一些军事训练,并协同维护社会治安,战时可作为后备军事力量。
武警黄金部队,主要担负国家的黄金地质勘探、生产、基建和部分群众采金管理任务,属于专业化经济建设部队。它实行部队的军事建制,业务上分别归公安部门和冶金部门领导,有关军事、政治和后勤方面的工作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设武警黄金指挥部,下辖总队、支队、营、连。这支部队除平时担负施工任务外,还要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协同维护社会治安,在战争情况下,可作为后备军事力量。
武警交通部队,主要担负国家交通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同时,也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担负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业务上归公安部门和交通部门领导,有关部队军事、政治和后勤方面的工作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设武警交通指挥部,下辖总队、支队、营、连、排、班。战时可作为后备军事力量。
武警森林部队,主要担负森林和草原的安全防火任务。在业务上归公安部门和林业部门领导,有关部队的军事、政治和后勤方面的工作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省设总队,下辖支队、大队、中队。
武装警察部队的主要装备包括自卫防护器具、非致命性防暴武器、致命性攻击武器、交通工具和特殊用途的装备。
三、中国民兵
我国民兵初建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战争年代,民兵为民族的解放、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民兵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民兵在革命战争年代创建和发展起来,并经历了战争的考验。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民兵积极配合正规军英勇作战,深入敌后开展各种形式的游击战争,组织和发动群众做好后勤供给,支援前线杀敌,为夺取全国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兵在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来说,民兵将始终是我们反击侵略的重要基础。
(二)民兵的主要任务
民兵是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解放军的助手和后备力量,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基础。坚持传统的民兵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国防法》规定:“民兵在军事机关的指挥下,担负战备勤务、防卫作战任务,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中国民兵的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头完成生产任务;担负战备勤务,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随时准备参军作战,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三)民兵制度
民兵区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28岁以下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选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入基干民兵组织。其余18~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入普通民兵组织。女民兵只编入基干民兵,人数控制在适当的比例内。陆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城市有特殊情况的单位,基干民兵的年龄可适当放宽。民兵必须是身体素质良好、政治思想可靠的人员。《兵役法》规定,实行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一是规定基干民兵为一类预备役,普通民兵为二类预备役;二是把参加民兵组织和服预备役年龄、政治、身体条件统一起来;三是在有民兵组织的地方,在基层工作上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基层民兵组织成为预备役的基本组织形式。对未编入民兵组织但符合民兵条件的,进行预备役登记。
(四)民兵组织和加入民兵的条件
1.民兵组织
民兵组织是民兵工作的基层领导单位。《兵役法》规定,乡、民族乡、镇和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民兵组织。民兵组织的建制依班、排、连、营、团编成,基干民兵、普通民兵,男民兵、女民兵,应分别编组。行政村一般编民兵连(营),领导本村的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县、乡(镇)所属企业单位,凡人员比较稳定,行政、党团组织比较健全,可建立民兵组织,属乡(镇)武装部直接领导。乡镇编基干民兵营或连,领导全乡的基干民兵。城市民兵的编组,大型厂矿企业可以车间、分厂为单位编组,中小企业可实行跨车间、班组编组。
2.参加民兵的条件
凡18~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除应征服现役的以外,都可参加民兵组织服预备役。民兵干部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28岁以下的退出现役的士兵和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员,以及选定参加军事训练的人员,编为基干民兵;其余18~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编为普通民兵。根据需要,吸收女性公民参加基干民兵。陆海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城市有特殊情况的单位,基干民兵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五)民兵训练
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的训练原则上由县(市、区)人民武装部组织实施。根据训练大纲的要求,干部训练时间为30天,一般在一年内完成;民兵训练时间为15天,一次完成。通过训练,干部具备相应的军事技能和组织指挥能力,并提高了开展本职工作的能力;民兵学会使用手中武器装备,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分队能担负一般战斗任务。民兵干部主要进行本级指挥和教学法训练,基干民兵主要进行技术和战术基础训练。专业技术兵的训练时间根据需要适当延长,一般比步兵训练时间多一些。为满足训练发展的需要,全国目前已建设了许多县级民兵训练基地,民兵大都在基地实施集中训练。根据需要,还组建了一批专业技术训练中心。这些基地和中心都达到了能吃、能住、能训练的要求。在训练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学和模拟训练,实施形象、直观的教学,民兵的训练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在训练中注意突出重点,民兵干部、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的训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思考题】
1.中国国防历史给了你哪些启示?
2.在国防上,公民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