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能力”
“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这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但是目前不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对“能力”的培养是不够重视的。有些学校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读课文,教师把课文一篇一篇地讲给学生听,一学期讲完一本课本,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在语文课上,识字,由教师提出生字,教师分析字形,教师解释字义;讲读课文,教师介绍时代背景,教师分析思想内容,偶尔提几个问题,由少数几个优等生发言回答,然后还是教师归纳中心思想,教师讲写作特点,学生或抄或记。这样教完一篇课文,学得好的学生可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至于“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是得不到培养的。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毛泽东同志主张教育“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能力的培养确实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把学生招到学校里来跟教师学习,目的是为了他们几年以后能离开学校、离开教师,去独立工作,独立学习。“招生”目的是为了“毕业”:招学生进来,目的是为了他们日后能离开教师。这个道理叶圣陶先生在《自力二十二韵》中说得最生动形象,再清楚不过了。叶圣陶先生以“学步导幼儿”“人人有经验”的“寻常事”作比,透辟地说明了培养学生“自力”的重要。我们教孩子走路,有的“扶其肩”,有的“携其腕”,当他不会走的时候,总是“不离其身畔”。但无论是“扶肩”还是“携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放手”,为了让他“独行”。他认为教幼儿学步,教育工作者很可以借鉴。叶圣陶先生在《自力二十二韵》中说:“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而学步,独行所切盼。”“独行”就是孩子的能力。我们教学也应该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读解一篇课文,重要的是要通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要划分段落,要分析文章的结构。但划分段落、分析文章结构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看书的能力,要使他们学会怎样划分段落,怎样归纳大意,要使他们理解作者怎样有层次、有步骤地把文章中心展现出来,学会文章的布局谋篇。一句话,要让他们学会怎样看书,怎样作文。又如我们解释词语当然要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但同时要教绐学生解释词语的方法,培养他们解释词语的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解释词语。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比理解几个词语,懂得某篇文章的段落划分更为重要。
“能力”光靠教师讲是培养不出来的。看书的能力只有在学生自己看书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讲课前应该先让学生预习,让他们自己看看,学生经过反复阅读思考,自己看懂了,这就是他们有了看书的能力。讲一篇新课文,学生自己看也没有看,教师就讲,学生就没有机会去独立思考了,看书能力就得不到培养。现在学生要学的课程很多,学习任务很重,我们不可能每篇课文都要求学生课外预习,课内也应该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预习、自学。教师不要讲得太多,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去自学。我们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不能无视学生的认识能力,错误地认为学生是什么都不懂的,非得教师讲了才能理解。我们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既然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就得让学生自己去分段,段意也尽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归纳,使学生的看书能力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段落划分不正确,教师也不必急于纠正,不同的段落划分可以组织他们进行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解释词语,当然要帮助学生理解所解释的词语,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释词的能力。可是有的教师却把词语解释的工作包揽了下来。上课时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词语解释往黑板上一写,让学生抄录背熟。采取这种方法,学生对教师解释的几个词是理解了,但释词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词语为什么一定要教师来解释?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解释解释呢?在中学里应该让学生自己使用字典去解释词语,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以培养释词的能力。不会查字典不可能有释词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到五年级要“能比较熟练地使用字典”。学生的这种能力,到了中学阶段还要继续注意培养提高。对于没有上过或没有上好查字典这一课的学校,必须安排时间给学生补上。那么,在小学低年级,或者说在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前,释词是否就得教师包办呢?也不必。从课文中拎出一个词来要低年级学生解释是有困难的。如“无影无踪”,小学低年级学生很可能解释不出来。但如果把它放到《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这篇课文里去,让学生读一读“‘轰’的一声巨响,震得地动山摇,敌人的碉堡被炸得无影无踪”,他们是能懂得“无影无踪”的大概意思的。这就是说,只要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把词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去思考,学生是不难领会其意义的。这样教学,教师不仅使学生理解了一个词,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联系上下文释词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教师不必讲;学生理解有困难的就由教师讲吗?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讲解,而是启发,诱导,提示,指点。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首先应该启发他们,指点他们思考问题的路子,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两位新教师在初中一年级教《欧仁·鲍狄埃》时,让学生朗读课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1887年11月8日,巴黎的工人把欧仁·鲍狄埃的骨灰送到拉雪兹神甫墓地。”学生朗读时把“拉雪兹神甫墓地”读得结结巴巴,都把句子读破了。一位教师让学生停下来,要学生跟着他读,“拉雪兹神甫墓地,拉雪兹神甫墓地……”哇啦哇啦读了一通后,学生自己也能读了。另一位教师则不然。他指出学生读错了,要他们想想这里该怎么读。接着问学生“墓地”是什么意思,学生大都能说出一个大概的意思。他又引导学生看注释,让学生理解“神甫”是什么人,然后告诉学生“拉雪兹”是人名译音。当他再让学生读时,学生就能正确地读出来了。两位教师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学生都读正确了,教学效果看起来一样,但实际上是不同的。后一位教师不仅使学生懂得了“拉雪兹神甫墓地”该怎么读,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前一位教师教的学生虽然到后来也能读“拉雪兹神甫墓地”了,但学生并没有掌握读书方法,很可能对文意还不理解。
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学生掌握了规律,才能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就是“能力”。如要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必须让学生懂得一些汉字的常识,诸如汉字的造字方法,一些偏旁的意义,形声字的规律等等。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分析生字的结构,根据字的构成记住字形,通过偏旁分析、理解并记住字义。
识字有规律,释词也有规律可循。解释词语要让学生理解每个字、每个词素的意义,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词的组合的规律,词的构成的常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释词的能力。
虽然文无定法,但也并非毫无规律。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有哪些常见形式?怎样划分段落?各种文章的段落划分各以什么为依据?教学过程中如能结合具体课文的分析概括出一些规律,让学生运用这些规律去看书,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能力”的培养还要通过练习。知识化为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而且要多练。“释词能力”靠死背词语解释是培养不出来的。因此必须让学生自己去解释词语,在他们自己释词的过程中培养这种能力。与其要学生课后去记词语解释,不如在课前要学生使用字典自己去解释词语。只是靠写作方法的讲解,也绝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提高写作能力还得靠多写。学生一学期才写两三篇作文,结果很多学生思路闭塞,文理不通。这就是少练的恶果。目前课本有一定数量的“阅读课文”。这是让学生自己阅读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可是不少学校把阅读课文当作讲读课文来处理,全由教师讲解。本来阅读课文带有阅读练习的性质,现在全由教师讲就达不到练的目的了。
在《自力二十二韵》里,叶圣陶先生说,要培养学生“独行”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充分注意这个问题。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导之者”要“胸中存成算”。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具体讲一篇课文,就一篇课文的教学来说,从解释生字难词,到总结课文,都要着眼于学生“识字,看书、作文能力”的培养。一篇课文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怎样培养,教师要心中有数。这些计划要落实到教学中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就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体会。学生理解有困难,教师要考虑怎样启发、点拨。教了一篇课文,教了一个单元要总结,帮助学生总结识字、看书、作文的规律,以巩固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样,看书作文的能力才有望扎扎实实地提高。
(原载于《语文教学参考》197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