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践行“晋江经验”的新发展新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主题研究报告:泉州市践行“晋江经验”的新发展新启示

一 泉州市践行“晋江经验”15年来取得的骄人成就

从1988年到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了17年,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晋江市作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引起习近平同志的高度关注。在福建工作期间,他先后七次到晋江调研视察,探寻“晋江奇迹”背后的成功发展规律。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晋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提炼概括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晋江经验”,即:“始终坚持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始终坚持以诚信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条件的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处理好有形通道和无形通道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处理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与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之间的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晋江经验”是晋江人民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

15年来,在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泉州市各级党委、政府、企业和社团深入领会“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大关系”的精神实质,扎实践行“晋江经验”,积极探索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融入全省“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部署,全力推动“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建设,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跨越小康

2016年,泉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46.63亿元,经济总量连续18年保持福建省第一。按不变价格计算,2016年泉州经济总量在2002年的基础上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12.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济总量排名福建省前十的县级单位(包括县级市)中,泉州市占据4席(晋江、南安、惠安、石狮),而晋江市更是高居前列,自1994年以来连续23年名列福建全省“十强”县(市)之首。同时,晋江自2001年以来连续16年始终稳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前十行列,且自2012年起已连续5年高居全国百强县(市)第五位。2016年,泉州市人均GDP达到77784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约45%,较2002年增长3.67倍,年均增长11.64%。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人均GDP介于4126—1273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水平,泉州市人均GDP根据年平均汇率折算约为1171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偏上收入的顶部,接近高收入水平。

2.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多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通过积极引导和周密规划,推动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目前泉州市已经形成特色产业集群20多个,其中,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机械装备、石化产业5个产业集群每个年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建材家居和纺织服装年产值更是超过2000亿元。进入新世纪以来,泉州深入实施“品牌兴市”、“资本强市”战略,推动企业走品牌化发展之路,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做大做强,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到2016年底,泉州市累计拥有46项中国名牌产品,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拥有152件中国驰名商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共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01家,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省首位,初步形成了资本市场上的“泉州板块”。民营企业中涌现出恒安、安踏等一大批具有品牌、营销、技术和资本复合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十八大以来,泉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率先推行“泉州制造2025”和“数控一代”等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延伸和跨界融合。纺织服装和纸制品等传统行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IT产业、集成电路、石墨烯等高端产业和新型产业已初具规模。

3.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海丝起点内引外联

泉州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获批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综合保税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承接超百项国家、省级改革试点,形成具有泉州特色的改革品牌。在全国率先建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小微企业信贷覆盖率比金改前提高20.8%,“无间贷”模式在全国推广。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效应,设立运营产业投资基金及新兴产业、集成电路、高新技术等子基金,助推产业升级。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泉州积极对接中央“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推动海丝重要门户建设,加快培育面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开放新优势,密切双向经贸文化合作;加快推动泉州购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国际产能合作;晋江陆地港开创了民营企业从事港口运作的新模式,建成港口物流、供应链金融、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交易市场“四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泉州乃至海西经济区开辟了内引外联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4.城乡一体保障均等,以人为本开放包容

泉州市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大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编制环泉州湾城乡一体化规划。近年来,泉州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晋江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批示精神为指导,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探索“城市现代化”“产城融合”“大城关”“特色新市镇”“美丽乡村”等5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加快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促共进、协调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晋江市将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和设施建设、城乡产业布局等全部纳入城乡统一建设规划,促进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现城乡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城里人、农村人享有公平、优质的民生保障,实现从“身份剪刀差”到“幸福全覆盖”的转变。2012年,晋江市出台了《晋江市流动人口落户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全面放开流动人口落户,截至2016年底累计已有28467人落户;晋江市还通过居住证制度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在就学保障、住房保障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做到了常住人口同城同待遇。目前持证者享有的市民化待遇增加至30项,基本实现了“保障全覆盖,待遇均等化”,使外来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外来人口本地化道路。

5.文化建设多措并举,泉州精神凝聚力量

泉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近年来,泉州坚持以文兴市,在发展文化产业、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城市精神的过程中,注重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相结合,积极推动古泉州(剌桐)史迹申遗,积极推动国家城市“双修”试点,把传统建筑群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城市精神,积极探索具有泉州特色的现代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道路。发挥泉州产业集群和“品牌之都”优势,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产业的文化资源,结合求知、研学、商务等旅游新元素,打造时尚工旅、滨海雕艺文化、“茶+旅” “香+旅”“瓷+旅”“石+旅”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打造“清新福建·海丝泉州”旅游品牌;努力实施“万千百十”文化惠民服务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新的历史时期,泉州人继承和发扬闽南文化的优秀传统,凝练升华为开放包容、爱拼敢赢、重义求利的泉州精神,为泉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企业家,在推进泉州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为泉州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晋江市慈善总会2002年成立至今,募集善款31.4亿多元,累计投入13.7亿元开展各类慈善活动和慈善公益项目建设。

6.生态建设成效突出,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进入新世纪,泉州市各级政府下大力气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清水净海、环卫保洁、治污减排“四大行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二五”以来,泉州市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验收,市本级和10个县(市、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市、县、区命名,生态建设和各项环境保护工作持续走在福建省前列(环保责任书考核全省“四连冠”、总量减排全省“三连冠”、流域整治全省“五连冠”、环境监察工作全省“三连冠”)。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并持续向好,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8.9%,各县(市、区)空气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晋江水系、洛阳江水系及13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近岸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4.6%。城市功能区、区域及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较好水平,较好地实现了环保与发展的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

7.党建工作思路开阔,非公党建成绩斐然

泉州历届市委始终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第一责任,把党建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确保了把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到实处。泉州市各级党委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一同谋划、一同考核,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党的建设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围绕项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方案,推动项目建设高质量按时序开展。2015年以来,深入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从项目生成、组织实施、过程监督、成果评估和总结推广五个方面建立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从“虚功”变成“实做”、从“定性”变成“定量”,以项目带动全面从严治党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两年来累计实施市级项目107个(其中已完成项目43个、在建项目64个)、县级项目314个。泉州市各级党委十分重视非公企业党建。2011年,泉州市总结提出非公企业党建的“三五”工作机制,认为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前提是明确“五个引领”目标任务,目的是通过“政治引领”,推动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条件下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长远发展。晋江市委聚焦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找准与非公企业党建相适应的机制、模式和方法。2004年设立市委非公企业工委,非公党建作为基层党建的一个门类单列来抓,进入“抓覆盖”和“抓作为”并重的新阶段。2012年以来,随着企业大规模向园区、产业集群集中,晋江以“园区党建”为重点、以“同业党建”为牵引,致力推动非公党建成为企业创新转型的红色动能,增进企业主的价值认同和意识认同。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发展到1194个,组织覆盖率达到81.9%。2003年,泉州市被中央党建工领导小组确定为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承担为中央抓党建提供“泉州样本”的重大责任。

二 泉州市践行“晋江经验”的新发展新启示

我国地域广袤,东中西部发展差异较大。泉州作为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较早面临十九大报告所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也较早为破解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走出了一条“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十九大报告语)的路子。可以说,泉州人民对“晋江经验”的成功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全国各地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利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

1.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夯实发展基础

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实力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泉州市辉煌的发展成就正是得益于对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泉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地抓实体经济,把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根本目标。坚持以实体经济为主体,是泉州市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是泉州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核,是“晋江经验”的精髓。泉州的发展起步于实体经济,兴盛于实体经济,成为中国实体经济坚守者中的典型代表。2016年泉州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2.36%,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九成以上。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的严峻形势下,泉州市委市政府一方面鼓励广大企业认清形势,耐得住寂寞,不忘初心,努力坚守本业,打造属于自己的“百年老店”;另一方面积极出台多种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2015年,泉州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强信贷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通过综合运用延长贷款期限、合理评估抵质押物价值、降低贷款利率等八项措施力促泉州实体经济渡过难关、健康发展。十八大以来,泉州人充分发扬爱拼敢赢的泉州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产业升级,推动“匠心智造”,引导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通过全域动员,弘扬工匠精神,扎实推进实体经济稳步提升。面对产业升级新形势,积极推进“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泉州制造2025”。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聚焦产业创新,致力解决人才技术集聚不足的历史问题,实施“大院大所大平台计划”,先后引进中科院海西装备研究所、海峡碳烯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等30多家技术创新平台,调整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朝先进制造业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打造泉州制造品牌,以产品领先带动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争创制造和创造双重优势,做大做强制造业。

2.以市场为导向,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民营经济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联组讨论时明确宣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泉州市之所以能用较少的资源,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总量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分不开。民营经济是泉州市经济的主体和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民营经济一马当先,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增长了30多年,成为泉州市经济崛起的最主要支柱。目前,民营经济贡献了泉州80%以上的GDP和财政收入、80%以上的就业机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泉州市民营经济演化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淘炼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乃至国际影响的行业龙头企业;打造出一批闻名全国的品牌产品;涌现出一大批目光远大、意志坚定、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在泉州市民营经济崛起过程中,泉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既不“缺位”,也不“越位”,而是主动服务,积极引导和扶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一是转变角色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意识,不断探索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从无所不能、无所不包,到“背后使力”“共同发力”,逐渐从“推手”到“助手”“放手”转变。二是突出改革引领。主动承接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深化国家级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一手抓“政策高地建设”,一手抓“制度创新建设”,充分激发了民营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三是搭建窗口平台。从过去的“招商引资”和“招企建业”,变成“招引服务”和“建造环境”,积极构建政产学研资介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让各种市场要素更公平、更合理、更方便地为全社会所享用。

3.以产业集群为核心,打造发展优势

十九大报告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泉州市发展经济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以品牌化、高端化为重点,主动规划和培育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泉州市始终立足本地实际,突破传统的比较优势思路,从“三来一补”起步,经历了贴牌加工、自主品牌生产循序渐进升级的过程,同时也经历了从“满天星星”到“一镇一品”,再到专业化、特色化工业园,从大办企业到形成产业再到发展产业集群,探索出一条以发展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的道路。产业集群化发展强化了规模化发展带来的市场效应、议价能力,以及产业链不同环节间的协同效应,降低了企业综合运营成本,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如泉州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形成了涵盖纺织原料、纺纱织布、漂染整理、成衣加工、辅料生产、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各领域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相关生产经营企业超过一万家,纺织服装产量占到全省的六成以上,年产值超过两千亿元,涌现出海天、百宏、七匹狼、劲霸等知名品牌和行业龙头企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集散基地和出口基地。石狮已经成为全球性服装加工贸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是我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

在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泉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是引路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因势利导,提出不同发展战略,帮助企业找方向、定航标。二是推车手。企业发展遇到困难、瓶颈,政府及时帮一把、扶一把、推一把。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次助推下,企业甩开包袱、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三是服务员。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优服务、造环境上,把“政府想做的”和“企业想要的”有机结合,通过简政放权和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4.以海丝起点为依托,扩大发展视野

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泉州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外开放。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我国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网络非常发达。泉州对外开放具有悠久历史。改革开放初期,泉州市晋江、石狮等地区大胆利用侨资、侨力,开始兴办“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在全国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随着泉州晋江机场、泉州港等口岸基础设施的建成以及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和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泉州对外开放条件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泉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利用当地优越的开放发展环境,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把外资外企“引进来”;另一方面积极助力本地企业“走出去”。通过广泛联系侨领侨商侨亲、泉籍社团等活动,涵养新华人华侨、华裔新生代资源;充分发挥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工商理事会作用,积极做大海丝朋友圈,建立海陆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盟城市经贸互动合作机制;通过组织企业赴境外参展、开展经贸洽谈和市场考察活动,帮助企业开辟境外营销网络;通过各地商会牵头,组织企业赴境外投资考察,寻找海外发展机会。十八大以来,泉州市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率先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丝先行区”,成功举办了“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第14届亚洲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大型活动,积极拓展面向“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开放空间,促进泉州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文化合作,积极构筑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5.以研发创新为支撑,提升发展层级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泉州市把这一精神贯彻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具体工作中。近年来,泉州市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导向,以创新带动经济转型升级。首先,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泉州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46个百分点,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九连冠”。晋江市作为制造业大市,“十二五”期间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2015年—2016年,晋江市研发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42%增加2.6%。其次,大力引进外部创新资源,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突破单位性质、编制、指标及地域等限制,采取“一院一策”,引进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来泉设立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泉州市先后与中科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中科院海西研究院装备制造研究所、中纺院海西分院、泉州华中科大智能制造研究院、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等36个高端创新平台,形成政产学研用紧密协作机制。第三,聚集创新资源要素。一是培育众创空间。构建从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有效激发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二是有效集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集聚计划、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评选等人才政策,落实相关补助资金。充分发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磁场作用”,集聚行业专家和创新团队。第四,搞好科技创新服务。营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良好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加快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进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培育发展天使投资群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倡导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弘扬用于创业创富的社会价值取向。

6.以城乡一体为目标,均衡发展水平

泉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统筹规划,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泉州各个县市区中,晋江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走在了前列。第一,晋江市提出“全市一城”的概念,突出同城同步,推动城乡建设一体化。将全市649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城来统一规划,确立“全市一城、一主两辅”的空间发展格局,统筹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进城镇交通、水利、电力、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城乡道路、供水污水管网无缝对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真正做到全市乡村道路“硬化”,主要交通干线及村路灯“亮化”,主要乡村和工业聚集区路旁“绿化”,农村垃圾处理达到“净化”。第二,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制,推动城市公共资源向农村覆盖。2015年起,晋江实施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在全市范围内选取30个提升项目,按照社区“十个一”服务设施要求,在建设行动计划期限内,完成社区组织办公场所、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项目建设。第三,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配置机制。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实行城乡低保、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等社保“城乡一体化”,让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保待遇。2010年,晋江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福建省率先实现城乡全覆盖。

7.以开放包容为中心,重塑发展理念

闽南传统文化具有重乡崇祖的哲学观、爱拼敢赢的气质观、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山海交融的行为观等特质,具有多元性、开拓性、务实性、包容性、海洋性等特点。历史上泉州人长期与多个国家和民族进行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泉州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交流交融和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铸就了泉州人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互利共赢的文化特质和发展理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些文化特质和发展理念成了支撑泉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也塑造了当代泉州人开放包容的发展观。第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泉州的民营企业家破除了家族企业“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观念,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在管理体制上实现了从家族管理向现代公司治理的转变;通过改制上市,在企业制度上完成了从股份合作制企业向现代公众企业的转变。这两次制度变革奠定了泉州民营企业脱颖而出做大做强的制度基础。第二,在社会建设过程中,以晋江市为代表的泉州各级党委政府打破城乡区隔,全面推行城乡一体化,做到了“城里人农村人一个样”;通过开放户籍推动了外来人口本地化进程;通过“居住证”制度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这些平等、包容的惠民政策为吸引外来人口,满足泉州市企业的用工需求提供了极大帮助。第三,泉州慈善文化和慈善事业的繁荣是泉州人践行包容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晋江市慈善总会自2002年12月18日成立以来,累计募集善款31.4亿多元,累计投入13.7亿元开展“解困、助学、助行、助听、复明、慈善安居、荧屏文化、扶助被征地低保人员养老保险、扶助低保人员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关爱母亲工程”等慈善活动和慈善公益项目建设。

8.以改善生态为抓手,提高发展质量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泉州市委市政府2003年就提出“生态立市”“环保立市”的发展理念,先后出台了30余份政策文件,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江河湖海”整治、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风险防范、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培育等重点工作。第一,通过体制创新,强化环保责任。2016年先后成立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泉州生态文明重大问题研究、重大战略部署、重大政策制定;安溪、永春、德化等生态重点保护区从2014年起取消GDP考核,建立突出生态建设的个性化政策绩效考核体系。第二,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生态环保问题。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每年由晋江、洛阳江流域下游水资源受益地区财政出资,对上游地区水资源保护项目建设进行补偿;形成排污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机制,2015年在全省率先成功举行排污权专场交易;推进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探索“政府推进、市场运作”的环污险新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初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化、垃圾污水处理产业化的投资运营机制。第三,坚持底线思维,开发与保护并重。根据福建省统一部署,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深入实施生态功能区划战略,制定出台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划定各生态功能小区,明确各小区的生态功能主导功能、辅助功能以及各小区的生态保育和建设方向;加强全市水资源大统筹,集全市之力实施“七库连通”水利工程、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根本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严守产业发展的生态底线,从2007年起,在晋江、洛阳江流域严格实行“区划限批”和“两江”流域“四不批”政策;划定建设用地边界、生态控制线、产业区块线,划分城乡建设用地、非城乡建设用地、有条件建设区、生态用地等用地大类,明确各类用地的管控边界,编制完成《泉州市“多规合一”规划》,形成了泉州市统一的空间规划“一张图”。第四,坚持环保倒逼,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节能环保产业转型升级,编制出台《泉州市节能环保转型升级路线图》;强化重污染企业的集中治理和管控,重污染企业迁入园区集中治理,污染治理设施均由专业运营公司管理;狠抓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实施全方位清洁化改造;抓循环经济建设。建设1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2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县、7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50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循环经济“国字号”列福建省之最。第五,切实加大环保投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内环保支出比例每年都在提升。“十二五”以来,泉州市已累计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资金2174亿元。

9.以“亲”“清”关系为基础,净化发展环境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泉州坚持以“亲”“清”关系为基础,促进政商良性互动,积极打造有为政府。泉州民营经济发达,素有“民营特区”之称,能否正确处理好政商关系,推进政商良性互动,关系到民营经济乃至泉州经济整体的长久发展。多年来,泉州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过程中,始终秉持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既要相互亲近,又要清白交往的原则,积极引导和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打造有为政府,在泉州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亲”字当头,主动站前,助推企业发展。一是主动了解企业需求,泉州市将“政企互动”上升到制度层面,搭建起党委、政府与商会、企业沟通协商的重要平台;二是主动宣传各项惠企政策,对企业发展予以政策支持;三是主动推进金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四是主动助推人才提质,解决企业人才智力问题;五是主动服务科技创新,激发企业创新转型活力;六是主动加强联系协作,完善商事调解机制。第二,“清”字把关,严守底线,廉政工作不放松。一是,建“清”制,以制度建设为新型政商关系保驾护航;二是吹“清”风,加强学习牢固树立正确价值观;三是立“清”志,树干部个人党风廉政责任状。第三,“通”字显效,发挥商企能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通”商路,全面激发商会活力,扩大泉州品牌影响,全面搭建商会平台网络,构筑好政府与商界的桥梁纽带;二是“通”富路,回归创业引进来,实力企业拓疆走出去;三是“通”善路,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稳定。

10.以加强党建为保障,把握发展方向

十九大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基本方略之首,强调要“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泉州市始终坚持和强化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领导,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与泉州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理清思路、科学决策,为经济社会发展确定了正确的方向。泉州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无不体现着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第一,党的领导为泉州发展把关定向。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历次党代会都能够做到集思广益,高瞻远瞩,正确地规划了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为泉州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在服务企业中体现党的领导。“晋江经验”本质上就是党委、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创业创新的经验。长期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精准把握党建工作与推动产业转型、深化改革、完成年度目标、保持社会安定稳定等工作的契合点,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三,创造“晋江经验”的组织保证。泉州市之所以能够创造“奇迹”,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党建工作。拿晋江来说,晋江始终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致力推进“有温度”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号召力,为晋江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力量;晋江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晋江发展的关键,15年来,晋江不断打破部门界限,统一整合、统一调配、综合使用、优化配置干部资源,锻造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晋江始终牢牢把握巩固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超前研判农村工业化向农村城镇化的演进脉络,以党建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晋江始终聚焦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不断找准与非公企业党建与之相适应的机制、模式和方法;晋江始终致力创造最灵活的机制、最优越的环境,不断集聚、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激情。总之,泉州市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泉州的持续腾飞锻造了坚强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