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全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739/23978739/b_23978739.jpg)
21.解谜
三国时,曹操与刘备的军队在汉中摆开了战场,并一下子形成了对峙的局面。不久,曹军的粮食给养严重匮乏,而蜀军不但各路居守严密,而且粮食充足,战局显然不利于曹军。
深谙用兵之道的曹操感到继续对峙下去实难取胜,但战事才刚开始,如果就此罢手,不但挫了军势、伤了士气,而且也会遭到蜀军的耻笑。真是进退两难!为此,曹操连日来心中犹豫不决,总是愁眉不展,闷闷不乐。
一天晚上,值星官照例前来帐中禀请夜间口号,曹操恰巧正在用餐,那漫不经心的目光突然落在碗里的鸡肋上,并自言自语地说:“鸡肋,对,就是鸡肋!”
值星官莫名其妙,但又不敢多问,便退出来传令众官。众官听了亦觉蹊跷,但都不辨其意。于是有人悄悄跑去向杨修请教。
这杨修时任行军主簿,掌管一应文书工作,为人极其聪明,尤善“猜谜”,对曹操的心事,屡屡一猜就中。
一次,朝廷的工匠给曹操的相国府建造大门,门框架子刚刚造好,曹操便亲自过来验看。看后,不置褒贬,只取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离开了。杨修看见了,就吩咐工匠将门拆毁重做。众人不解,杨修说:“门中添‘活’字,就是‘阔’字,丞相是嫌门太阔了。”后来,工匠按照杨修的话,把门改窄了,曹操果然也就满意了。
又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杯乳酪。曹操吃了一口,便在盖头上写了一个“合”字,把它交给身旁的侍从看。侍从不晓其意,只好互相传看,谁也不敢随便乱动。传到杨修手中,只见他拿起来便吃了一口。众人大惊,杨修若无其事地说:“‘合’字分开就是一人一口,丞相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又有什么可犹疑的呢?”众人看看曹操,曹操微笑默认。于是,大家便放心地各人吃了一口。
还有一次,曹操从曹娥碑下经过,见到碑的背面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八个字,便问随行的杨修:“你知道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说:“知道。”曹操说:“你不要说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后,曹操才说:“我也已经知道了。”说完,便与杨修各自把所知道的意思记下来。杨修记道:“‘黄绢’是有色的丝,在字来说,就是‘绝’; ‘幼妇’,是少女,在字来说,是‘妙’; ‘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在字来说,是‘好’; ‘齑臼’,是受辛味的,在字来说,就是‘辤’(“辞”的另一种写法),这八个字所说的就是‘绝妙好辞’。”曹操所记与杨修的正好一样。事后,曹操感慨地对杨修说:“我的聪明与你比起来相差三十里啊!”
然而此次,杨修能再次勘破丞相文义吗?那位官员望着杨修,杨修笑而不答,只是悄悄地吩咐随行士兵收拾行装。那位官员仍不解,再三盘问,杨修才说:“鸡肋虽弃之可惜,但食之亦无味,现在进不能取胜,退恐人耻笑,但盘桓下去,终究无益,不如早归。以鸡肋喻汉中,不就说明丞相已有撤兵之意吗?”那位官员恍然大悟,又悄悄地转告其他人。于是,全军上下都在悄悄地打点行装,做好撤退的准备。
不久,曹操果然下令退兵,放弃了汉中。(《三国志》郑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