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05年,我加入华三通信知识产权部,没过多久就认识了周迪先生。记得刚刚入职时,因为我对测试相关技术的专利申请持有极为谨慎的态度,所以与测试部门的一位主管发生了争执。这直接导致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对测试体系的专利申请提案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的偏见。就在这个时候,我遇到了测试体系的另一位主管——周迪先生。最初在与他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对他也带有偏见,可能他并不知道。后来随着个人认知的提高,这种偏见就慢慢消失了。再后来我发现,其实测试体系的人更有机会提出好的专利申请提案;因为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在知识结构的广度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两周前,我收到周迪先生的邀请为他的新书写序,非常惊讶。因为我自己还没有写过书呢,也没有给别人作过序,怕给朋友丢人,就当即推辞了一番。而得知这是一本关于创新方法论的书之后,态度转变,心中高兴极了,因为长期以来一直期盼自己有一天能有时间对创新方法论做个总结,但因为工作太忙,只能是心中的念想。如今有机会为朋友这本创新主题的著作写序言,感觉自己的念想算是完成了一半。在读完本书后,我跟自己说,以后有时间恐怕也没办法做类似的总结,因为对创新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如此不易,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和我当下的知识结构;而我能想象的是作者周迪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作为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书中关于专利部分的章节对我来说是最轻松的了,所以我先从这些章节开始阅读,读完后就收获了一个意外:周迪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竟然把专利的事情说得如此专业,他对发明专利申请的主动修改,以及优先权等概念的理解甚至比多数专利工作者更清晰,在谈及创造性时更是引用了诸多案例。这些案例的获取和总结对于非知识产权工作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换一个角度来看,作者周迪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由于过去长期与作者在专利工作方面有合作,在阅读其他章节之前,我在想象他那些巧妙的技术创新中有哪些会在书中被提及;然而,当读完全书后,我竟然没有发现一处,这令我十分不解。另一方面,作者引经据典总结了大量创新范例,时间、领域、地理上的跨度之大,令人愕然,我甚至想问作者到底花了多长时间收集如此之多的经典案例。然而仔细思量一番之后,我又觉得这恰恰是最有道理的部分和最有诚意的地方。作为一本面向大众的创新著作,周迪过往的创新所属的领域专业性太强,对普通读者或者其他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而言,不易理解。至此才彻底理解作者的本意是想通过本书告诉每一个人,创新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事情,而不是专家或者天资过人者的专属。“敢想”“培养创新精神”“自我训练”“创新法则”“创新是可以教育的”,这些章节无不在鼓励每一个人做最好的自己,做有趣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响应。
本书从创新定义开始,先后对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及创新方法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后续章节中又深入探讨了创新价值的发现。SMART原则的总结让人印象深刻,作为长期评估创新价值的专业工作者,我有甚多共鸣。除此之外,书中还对创新文化,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文化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总结。本书算是目前我所知道的非常全面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著作,不仅适合所有的科研工作者阅读,也适合那些没有从事过创新工作的普通民众阅读。在此,我更加想向知识产权从业人员,尤其是专利代理人推荐本书。
最后引用书中一句话,“学好一个专业,不被该专业的假设、规则和管理所束缚”,期待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也期待周迪先生能够在创新专著上继续创新,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作品。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祥
2018年1月9日 写于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