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研究的贡献
同已有研究相比,本书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方面:
(1)本书按照顾客参与的程度将顾客参与分为两个维度(参与的深度和参与的广度)来认识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过程。这将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已有研究中对顾客参与影响不一致的问题。已有文献仅有少量的实证研究把顾客参与分开来探讨,大部分研究也认为顾客在不同的参与阶段有不同的角色,但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另外,大部分研究将顾客参与视为整体来探索。例如,Carson等(2012)指出,顾客参与使得企业难以达成一致见解,阻碍新产品开发的绩效;Smets et al.(2013)发现,顾客参与到新产品开发中,为企业提供需求知识和市场知识。把参与整合为一个维度的研究一方面使顾客参与失去了丰富的内容和内涵,另一方面造成了不一致的见解。在这里,本书从顾客参与的广泛程度和深入程度来探讨其对合作过程不同程度的影响。
(2)为了探讨如何更有效地促进顾客参与,本书基于信息处理观点,将供应商的团队知识引入顾客参与中,研究如何使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处理需求更好地匹配来最大化促进共创价值和共创绩效。本书主要从企业可操作性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对顾客进行有效管理。已有关于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外部环境或关系相关的权变因素对顾客参与作用的影响机制(Noordhoff et al., 2008)。这些因素,企业难以驾驭和调控,而本书提到的企业知识资源,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调控和管理。已有研究从可操作角度入手来探讨如何管理顾客参与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Coviello and Joseph,2012; Hauser et al.,2006),本书对其进行了有效补充。
(3)本书主要探讨了顾客和供应商双方的长期价值,同时基于知识基础观,特别研究了如何将合作项目的知识和功能扩散到其他顾客或项目中的作用机制。
(4)本书使用配对数据,从供应商和顾客的角度探讨了如何使双方达到最好的配合来促进双方共创的绩效。已有的大部分研究都是从顾客方或者供应商方角度单方面来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