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本书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与调查访问相结合的方法,遵循“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调查收集数据-实证分析-形成研究结论”的基本研究思路,对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影响进行研究。具体来说,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方法
本书借助互联网、电子数据库和报纸期刊等信息来源,广泛收集各种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对涉及创新理论的许多问题,如创新概念、类型、影响因素、国家创新体系内涵及构成要素、企业创新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要素及创新绩效的衡量等进行系统梳理,充分了解相关研究进展状况,初步形成了本书的研究构思和理论框架。借鉴理论研究成果,对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析出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组织学习能力、市场结构、政府创新政策、创新制度与创新基础设施等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外关键因素。结合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从外部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
2.实地调研方法
在阅读文献和参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变量的度量指标及量表的确定作出初步总结,并结合调研情况和企业管理者的建议设计出初步问卷,经过多次修改加以修正,形成本书调研使用的最终问卷和调查题项。
3.实证分析方法
在第三章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影响机理分析,以及第四章研究假设的提出和概念模型构建基础上,根据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综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利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对概念模型的结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采用了问卷调查形式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样本数据,然后对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最后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国家创新体系与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性。
二 技术路线
本书围绕国家创新体系的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环境要素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这一基本问题,从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证调研出发,具体探讨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和创新环境要素完善对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影响。本书的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的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