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访谈
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世界文化百花园里吐蕊争芳
——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
郝书翠[2]
【王伟光简介】现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博士研究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第十七次、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新大众哲学》《利益论》《社会矛盾论》《社会主义通史》等学术专著50余部;译著主要有《历史与阶级意识》《西方政治思想概论》。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报刊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
习近平总书记说:“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在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世界是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中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3]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围绕这一主题,记者就学术界关心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王伟光教授。
记者:今天的中国已成长为世界瞩目的一个关键大国,在全人类探讨文化事业的进步发展、探讨不同文明之间的合作、探讨文化发展上面临的挑战、探讨文化的进步性与多样性问题上,中国的文化选择自然也备受瞩目。您能谈谈中国的文化价值立场吗?
王伟光:这个问题具有特别重大的时代价值与理论价值。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坚持和谐共处理念,推进和谐发展方式。
我们知道,没有文化支撑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经济增长。中国近40年经济高速发展,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理念是其重要文化支撑。“天人合一”与“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理念。“天人合一”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包含生态文明思想;“和而不同”阐释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多元互补关系,反映了多元一体、多元共生的文化发展规律。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谐共处理念引导人们注重在认识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人们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在中国,发展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的社会差距,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缩小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和谐的发展方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共同发展,提倡宽容协作、平等竞争、共同富裕;在处理城乡、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上,强调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以和谐共处为价值取向,尊重差异、承认矛盾、化解矛盾,着眼于发展,对于差异和矛盾,用统筹协调的办法去认识、去对待、去处理,最大限度地推进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这种和谐的发展方式是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为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协调进步而努力。
记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而不同”,这一理念对于多元文化的并存发展有何启示呢?
王伟光:“和而不同”的理念就是要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共荣,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坚持文化生态平衡,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当今世界,东西方之间、南北半球之间存在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和文明的差异,表现为强势的西方发达国家和西方文明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及其文明的冲突。经济上的支配性力量衍生出文化强势。经济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为主导的,他们为全球化进程制定规则和秩序,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影响和压力,使其接受有利于西方资本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特别是美国强势文化利用其资本、科技和市场优势对其他弱势文化进行渗透,提出“以美国价值观为价值观”的一系列文化“新干涉主义”理论。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输出美国的“普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占领对方的文化市场和信息空间,使美国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的文化扩张不仅引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抵制,他们把美国的文化扩张行为称为“文化霸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殖民主义”。这些国家以“文化例外”的主张,来抵制美国在“贸易自由”名义下的文化扩张和渗透。文化交流是文化得以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各区域文化是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交融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由来已久,特别是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这种交流日渐频繁。中国绝不做民族的自大狂。中国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视域,认识到人类要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中共处,标志着在确保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同时,已经将视野放宽到全人类,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出发来思考不同文明之间的借鉴发展。顺应全球化的国际潮流,追求一种与全球化相适应的新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既保留民族意识,又大胆承认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某些共同性,与之沟通对话而非对立,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坚持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超级大国以文化为“软实力”,将它的价值观进行“普世性”的包装在全球传播,而理论家们又为这种霸权的合理性做论证。“文明冲突论”为人类未来勾勒了一幅充满冲突、争斗甚至战争的动荡不安的图景。其潜在逻辑是,世界文化和文明多样性所需要的和平共存的土壤毫不存在,弱势文化和文明只能是接受被淘汰的命运。“历史终结论”说得更为直接: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一个完全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单边主义的文化和文明已经一统天下,历史到此终结。“民主和平论”则是在维持世界和平的旗号下,将西方民主国家与所谓非民主国家对立起来。这些思潮都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非西方国家推行文化遏制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以及恰当的应对。
当今世界性的重大文化转折是:国际上的军事与经济技术竞争同时伴随着文化竞争,或者说是那种可见的国家“硬实力”竞争,正逐渐被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所渗入。世界文化应该是包容众多特殊性的、具有丰富多样性的、允许多元发展的文化生态平衡态势。而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霸权威胁和破坏着世界文化生态平衡,世界文化以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挤压和吞噬为特征。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文化秩序。因此,必须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改变以冷战为主题而形成的世界文化秩序。在新的国际文化关系格局的巨大变动中实现重建,才能确保各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与文化安全。
当然,全球化给各国不只带来挑战,也带来机遇。关键在于能否抓住有利时机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进取地参与国际竞争,在认清世界潮流的前提下主动融入现代文明主流。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紧紧抓住全球化时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就是要让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品牌,走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的最新思想和中国文化的最新发展。面对各国的普通大众,展示一个真实直观的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不能仅限于汉语教学,也不应把视野仅限于歌唱家、演奏家、艺术家,而是要把中华文明的精髓充分地反映出来。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更具有长远的文化影响力。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在反制文化霸权主义中做了哪些工作。
王伟光: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共荣的时代,中国不赞成“文明冲突”论和“历史终结”论,主张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所具有的战略意义在于,不以冲突应对冲突,而是进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层面,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之间的取长补短和创新发展,贯串着一种具有当代世界眼光的创新的思维方式,为人类思考和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愿景。中国力主促进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弱化国际关系中文明与文化的对立,使人们对不同的文明和文化有更深入、客观的了解,从而减少对抗的盲目性、增进宽容的自觉性。中华文化正以积极的态度寻求文明对话,促进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这是适应全球化趋势、打破保守和自我封闭,走向世界的正确途径。中国政府及其民间组织积极创造条件共同推动对外文化交流,通过与多个国家协议举办互惠的“文化节”“文化周”“文化季”“文化年”等活动,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比如,中俄文化艺术交流、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中美文化交流、中非文化交流、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信任,增加了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巩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为中国文化走向国际文化市场打开了新局面。
如何抓住全球化机遇,把握好国际贸易规则和市场机制,利用政府宏观调控的高效率的竞争优势合理地配置国家资源,扬长避短地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与发展,同时又要确保国家文化安全,这是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这无疑将决定着国际文化未来的基本战略格局。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华五千年文明永远启示我们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相互尊重、和平发展、共同繁荣。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中国人民将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努力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是不是可以说,“和而不同”的理念与反制文化霸权是一致的,我们在不同文化上的立场就是要坚持文化的先进性,推进文化的先进性与多样化的统一?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王伟光:是的。坚持文化的先进性,推进文化的先进性与多样化的统一是我们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选择。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多元性中存在一元的共同性。世界文化虽然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但又具有共同性的一面,世界文明秩序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文明的共识来维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全球化进程中,正在出现一种新的世界性文明。其次,多元文化不仅有冲突而且有融合。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构成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文化多样性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球化使某些强势文化遍及全世界,大有将其他文化“同化”和“吞并”之势,似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元发展很难两全。但是,当今世界文化并未因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一体化而“趋同”,反而是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是趋同,另一方面是多元,两者同时并存。多元文化之间的冲突、碰撞、博弈,是一个客观现象。有冲突,就有融合,再冲突,就会再融合。有些人深感文化多元发展遇到的种种冲突、对立和挫折,对前景充满悲观,唯恐自身民族文化有被“融合”掉的危险,于是奋起突出本民族文化,这对于保护和发展世界文化多样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这一潮流中,封闭、倒退的文化孤立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也随机而生。如此必将导致对外采取文化上的隔绝和孤立政策,对内压制本土文化内部求新、求变的积极因素,文化将因失去活力而停滞。此外,必须警惕某种倚仗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优势,处处强加于人,企图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文化霸权主义存在的威胁。我们承认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并不是要走向文化相对主义,在“存异”的同时还要“求同”,坚持文化上的先进性标准。文化多样性并不意味着隔膜甚至冲突。在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寻求文化多样性中存在的共同性,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品质。最后,文化多样化不是失去方向的“自由化”。提倡文化多样化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原则下的多样化,是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观引导前提下的多样化。文化模式的核心是价值取向问题。世界上不同价值观虽各具特色,但有先进落后之分。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上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如果动摇了这些根本,就会导致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也就谈不上文化的发展。同时,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将先进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开放性统一起来,达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
记者:那么,在坚持文化的先进性方面,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
王伟光: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上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石。从性质上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所以说它是社会主义文化,原因就在于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原理作为其理论基石并不断创新,主要表现在它坚持和发展了以下一些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原理。
第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原理。马克思主义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纳入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中进行考察,认为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文化的发展虽然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但文化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具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并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和内在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反复强调,文化建设一方面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文化建设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起巨大促进作用和重要支撑作用。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必须将文化视作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视作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等等。
第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目标任务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劳动实践的产物,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精神要素,它在本质上是围绕人且指向人的,文化发展的正确目标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也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观,强调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服务人民大众的基本价值取向,强调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第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民族文化由于环境、风俗、语言、传统习惯等不同而具有差异性和特殊性,这使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多样性的特点。搞文化霸权主义,就是无视和否认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特点。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4]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必然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
记者: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中国共产党负有的新的历史使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呢?
王伟光: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首先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根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和“源”,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事实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这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以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也决定了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是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不竭泉源与深厚根基。实践也证明,只有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才能汇聚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所谓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不褪色的价值,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和规范中,获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益启迪,获得治国理政和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有益启示,获得道德建设的有益启发。同时使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并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处理好继承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文明交流互鉴,您前面也提到这一点。能不能请您系统谈谈西方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王伟光:西方优秀思想文化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他山之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各民族文化互鉴共进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虽然坚持忠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不是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搞成自我封闭式的发展,更不是要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搞成唯我独尊。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坚持认为,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以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觉、自信、自立。鉴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坚决反对文化排外主义,主张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包括西方优秀思想文化资源,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理性精神、现代人文精神与人道主义、近代民主政治与法制思想、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西方现代理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他山之石”。
当然,我们要特别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把西方优秀思想文化资源视作“他山之石”,绝非意味着迷信西方文化,盲目搬用西方优秀思想文化资源。而是意味着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使西方优秀思想文化资源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征程中,我们不仅要长期坚持经济上的对外开放方针,而且要长期坚持文化上的对外开放,要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大胆吸收和借鉴包括西方优秀文化的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种正确的文明学习借鉴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自身。这里,我们不妨引用列宁的一段名言:“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6]
记者:能不能这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是马中西的融合?这一融合的价值旨归何在?
王伟光:这个问题非常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虽然以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但它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文化基本原理的模板;虽然它以中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为来源基础,但它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虽然它以西方优秀思想文化资源为“他山之石”,但它也不是西方优秀文化资源的翻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不是这个版那个版,那它究竟是什么?我们的答案很简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这种文化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7]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讴歌这样的人民,凝聚这样的力量,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记者: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您刚才的谈话中,我们也能清楚地感受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强大理论力量。能不能请您概括谈谈习近平文化思想?
王伟光:的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崭新局面,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文艺创作日益繁荣,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这一系列巨大的新成就,使我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这个新局面,是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实践的过程而不断呈现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实践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刻阐述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意义,深刻阐述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深刻阐述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增强国际话语权,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指明文化繁荣发展的原则要求和具体路径,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在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设的内涵,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路径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时期我们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基本遵循。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上也经常谈论文化问题,这是不是也可以看作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一部分?
王伟光:这个理解非常准确!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度重视维护世界文化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为了世界文明之园的万紫千红、生机盎然,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强调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主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反对不同文化、文明的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原理,强调文化、文明虽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人类文明可以多彩并存,可以在多样性当中和平共处;强调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8]。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文化思想,既是我们为维护世界文化、文明多样性贡献的中国智慧,也是我们为促进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和世界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而提供的强劲正能量。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9],这句话为今后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世界文化百花园里吐蕊争芳,我们就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