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心态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概况

学术研究不是异想天开、凭空捏造,它有一个前后相继的探索过程,因而对前人有关成果的准确把握与分析,是后来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本书拟从国内国际视角出发,对有关研究成果作一简单回顾和梳理。其中,对国内有关研究成果的梳理,主要集中在“文化心态”和“文化心理”两个方面,因为这二者是内涵高度相似的两个概念。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梳理主要立足于“Cultural Psychology”。文化心态和文化心理的英文翻译均为“Cultural Psychology”。

一 国内研究概况

(一)“文化心态”研究

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篇名”包含“文化心态”的论文580余篇,其中有227篇来源于“核心期刊”或者“CSSCI”。从分布年份来看,最早的一篇发表于1986年,1987年则增加至6篇;自1988年开始,除个别年份外,关于“文化心态”的研究成果开始稳步增加,并且保持相对稳定(平均每年20篇左右)。

鉴于核心期刊或者CSSCI收录的论文相对具有较高的代表性,笔者对这227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了统计(见表0-1),以期从整体上把握文化心态研究内容的现状。

表0-1 227篇论文的关键词及频次

从文化心态的研究对象来看,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某一文化名人或者某一文化群体的文化心态的研究。这些文化名人包括鲁迅、老舍、王蒙、闻一多、周作人、郭沫若、胡适、陈独秀、贾平凹、梁启超、苏轼等。文化群体则有知识分子、士人、农民、文人、京派作家、当代青年、少数民族、士子等。从文化心态的研究类型来看,有社会文化心态、传统文化心态、民族文化心态、农民文化心态、政治文化心态。从文化心态的影响因素来看,有传统文化、社会转型、西方文化、全球化、电视文化、现代化、科举、改革开放等。另外,还有人对《西游记》、流行词语、小说等文本或者现象折射出的文化心态作了分析。

(二)“文化心理”研究

截止到2017年10月1日,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文化心理”为检索词,来源类别为“全部期刊”,共检索到相关结果1861条。从分布年份来看,最早的2篇发表于1984年参见严捷、孟芳琳《改革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社会科学》1984年第10期;王胡瑞《反文化心理的凝聚——少年犯罪团伙成因试析》,《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6期。,此后逐年增加。仅从时间和数量来看,关于“文化心理”的研究要比“文化心态”早,成果也要比“文化心态”丰富。

从研究领域和内容来看,关于“文化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艺术领域,例如对某一影视作品(如《唐山大地震》《红高粱》《桃姐》《士兵突击》《越狱》《推销员之死》《哈利·波特》等)、某一文学作品(如《诗经》《聊斋志异》《白鹿原》《雪国》)、某一文化名人(如何其芳、曹禺、关汉卿、沈从文、汪曾祺、路遥、茅盾、老舍、郭沫若、海明威等)的文化心理的分析。对某一语言现象,例如汉语新外来语、汉语亲属称谓泛化、问候语、汉语词义引申、语言禁忌、谐音禁忌、古代语言崇拜、汉语交际、网络词汇变异、日语自他动词等的研究,也是“文化心理”研究的重要视域。此外,还有对某一民族(如维吾尔族、壮族、哈萨克族、朝鲜族、瑶族、阿拉伯民族、英美民族等)、某一社会现象(如网络社会热点事件、广告传播、国骂、流行语、韩国电视剧等)、某一社会群体(如外国留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军人、宋代士大夫等)所体现或反映出的文化心理进行研究。

从文化心态与文化心理的研究视域和内容来看,二者的研究旨趣是高度一致的。也就是说,文化心态与文化心理是被当作“同义词”使用的。目前学界还没有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有效的界定和区分。

(三)研究内容分析

鉴于“文化心态”和“文化心理”在研究成果上的高度相似乃至重合,本书主要对有关“文化心态”的研究成果稍作分析和整理。从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对“文化心态”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文化心态”的定义有关“文化心态”的定义将在第一章进行探讨。、特征、类型、变化、影响因素、研究视角、建设目标等方面。

1. “文化心态”的特征

文化心态体现为价值观,因而文化心态具有价值观的一般特征。

有人认为,文化心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排他性、制约性,对人的行为深具影响力和控制力。邹玉杰:《转型期农民文化心态变迁及其健康发展》,《理论探索》2010年第6期。

有人认为,文化心态具有自控性、评判性、指向性。李晓峰:《论文化心态》,《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有人认为,文化心态具有大众性、倾向性、届时性、非线性。张俊芳等编著《社会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规律研究》,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第13~24页。

2. “文化心态”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文化心态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根据文化心态的主体承担者不同,可分为个人文化心态、群体文化心态、民族文化心态、阶级文化心态、世界文化心态;根据文化心态本身的层次不同,可分为显性文化心态与隐性文化心态;根据文化心态主体所属地域、职业的不同,可分为农民文化心态、市民文化心态、青年学生文化心态;根据文化心态的社会效应不同,又可分为正值文化心态与负值文化心态;等等。冯文华、张俊芳:《试析社会文化心态理论的分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从文化心态的内容特点以及代表性来看,比较普遍的有恋旧的文化心态,求全的文化心态,短视的文化心态,“坐车者”的文化心态,官崇拜的文化心态,“好伪”的文化心态,崇洋的文化心态,“为我”的文化心态,“均平”的文化心态。崔志海:《改革开放下的社会文化心态》,《改革》1989年第2期。

3. “文化心态”的变化

文化心态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滞后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必须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有学者认为,我国社会转型期文化心态发生的变化有:价值文化心态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政治文化心态由情感化转向理性化;审美文化心态由崇高化转向普泛化;人生文化心态由“理想”化转向现实化。冯文华、杨婉林:《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机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此外,还有学者分析了某一类型群体文化心态的变化。例如,农民文化心态的转变:①由顺从忍耐走向自主自立,由一元走向多元。②由畏富怕富、平均主义向敢于致富、理解贫富差别、实现共同富裕转变。③由畏惧权势、消极无为转向追求参政议政、人格平等。④由封建的家庭伦理向现代的道德文明转变。⑤由早生多生、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向少生优生、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现代生育观转变。⑥由消极保守向进取创新转变。邹玉杰:《转型期农民文化心态变迁及其健康发展》,《理论探索》2010年第6期。

4. “文化心态”的影响因素

文化心态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学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心态调整、重构的基础性动力条件。②社会有机体内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文化、家庭等方面的变化可以诱发人的文化心态变化。③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观念体系之间必然发生碰撞,同时影响到人的文化心态的改变。④科学知识的影响。科技进步、科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可以使人改变原有知识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心态,重构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文化心态模式。李晓峰:《论文化心态》,《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有学者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期,引起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机制是多重因素的复合体。其中,经济关系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系列变化是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直接动因;社会文化环境由传统向现代的“位移”是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深层文化机制;当代信息传播系统化、全球化、信息传播手段多样化、传播速率快捷化等形成的信息传播氛围的急速变革是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加速机制。正是三大机制因素的“合力”推动,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文化心态意识在真实意义上由传统向现代演变。冯文华、杨婉林:《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机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还有学者认为,当代文化心态中对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极端的爱与极端的憎,是由社会历史条件、民族文化心理素质以及个人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而其中的一个共同根源是对于中西文化的误解。程伟礼:《当代中国文化心态的“爱憎症候群”》,《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5. “文化心态”的研究视角

从文化心态的研究视角来看,目前相当部分研究都是以某一文学作品或者某一文化名人作为个案分析,以此来揭示某一时代或者某一群体的文化心态,在此试举两例。

有学者以《水浒》作为分析对象,认为《水浒》积淀和储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历史文化意识,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的伦理观念。概而言之,《水浒》体现的文化心态主要有:①“官崇拜”的民族文化观念;②以“和”为特征的群体文化观念;③以“孝”“忠”为核心的向心文化观念。郭学信:《历史文化心态的裸露——略论〈水浒〉的历史文化意识》,《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有学者基于对老舍文学作品的分析来剖析老舍在传统向现代转型之际的矛盾文化心态,认为老舍一方面深感民族的愚弱而神往古老民族在现代意识的拯救下获得新生,一方面又对古老文明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衰败表现出难以按捺的焦灼;老舍既站在现代意识层面上重新审视传统文明,又从传统文明的角度批评现代文明带来的人性沦丧;老舍既抨击古老民族血液中的沉淀物,又力图让传统美德融进时代潮流中去,从而显示出老舍在新旧交替时代的觉醒和困惑。有清醒也有迷茫,有痛苦也有矛盾与挣扎。高素英、刘欣:《从市民形象塑造看老舍的文化心态》,《齐鲁学刊》2011年第5期。

6. “文化心态”的建设目标

近代以来我们在西方坚船利炮的威胁下,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为了救亡图存,在反思自身落后失败的根源时,我们将目光瞄准了自身的文化,因而我们一度对中国文化感到异常自卑,同时又把西方文化奉若神明。随着中国一步步度过危机,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走向民族复兴,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的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建设一种健康、理性的文化心态。

有学者认为,当前我们应该具备理性的文化心态,应该像著名学者费孝通提出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十六字意义重大,既有开阔的世界眼光,又有正确的历史观点。它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要以珍爱而又客观的态度来看待中国文化,以自信而又谦逊的精神来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独特而又积极的作用。对待未来我们应当更加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同时也能推己及人,理解和尊重世界上的其他文化,尊重与维护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文化之间应在保留、尊重差异的前提下追求和谐。既要求同,又要存异。郭继汾:《文化转型与文化心态》,《秦皇岛日报》2009年8月11日。

还有学者认为我们要培育“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和”与“同”是先秦时期两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和”与“同”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原则性和差异性。承认差异,有差异性的统一才是“和”。“和而不同”,被公认为典型的中国哲学智慧。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和而不同”、海纳百川的文化心态的历史体现。“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时代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必不可少的保证,也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处理好各种文化关系的理论依据。当今中国的文化建设,既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数千年形成的传统文明,又要面对高新科技浪潮的冲击,还有急剧动荡的世界局势,因而“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有助于人们对文化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目标。修建军:《“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光明日报》2011年12月30日。

二 国外研究概况

目前国外关于“文化心理”的研究主要有两门学科,分别是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根据维基百科的英文解释,文化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倾向如何植根于、体现于文化之中,其核心理念是文化与心理不可分割并且相互影响。“Cultural psycholo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Cultural_psychology#citenote-:0-1。跨文化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在不同文化环境下,行为和心理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二者的一个分歧在于,文化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异常巨大,因而跨文化情形下心理现象只能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内进行比较,但跨文化心理学却仍然致力于探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普遍性。“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http://en.wikipedia.org/wiki/Cross-cultural_psychology。尽管存在分歧,但毕竟二者都脱胎于科学心理学,并且在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上根本一致,因而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差异更多体现在研究视角和方法的不同。

(一)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文化心理学作为通过文化来考察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心理学分支,其起源可追溯到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早在1862年,冯特在其《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中,就明确提出心理学可以分为两大领域:一个是实验的个体心理学,即通过对个体心理意识的考察来探讨人类心理行为共有的性质和特点;另一个是文化的民族心理学,即通过对民族、文化、历史产物(如语言、风俗、宗教、神话)的分析,了解人类心理行为的文化特有的性质和特点。冯特认为实验的个体心理学不能成为一门完整的心理学,人类的心理是种族长期发展的产物,对于这一过程,个体是一无所知的,要想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就必须求助于历史和文化。因而在生命的最后20年里,冯特倾尽全力建构民族心理学的体系。冯特在民族心理学方面写出了三种著作:一是从1900年3月至1919年9月写成的10大卷《民族心理学——对于语言、神话和道德的发展规律的探讨》。二是1912年出版的《民族心理学纲要》。三是在1912年出版的题名为《民族心理学诸问题》的论文集1册。他的10卷本《民族心理学》一书,第1、2卷论述语言,第3卷论述艺术,第4、5、6卷论述神话和宗教,第7、8卷论述社会,第9卷论述法律,第10卷是冯特个人对文化和历史的总看法。参见钟年、彭凯平《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及其研究领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然而冯特的后继者们并没有继承他的民族心理学发展方向,却只是继承了他个体的实验心理学,使得心理学在发展之初就是一条腿走路,致使主流心理学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有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标准的方法论。参见田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与出路》,《心理学探新》2005年第4期。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发展困境。20世纪50年代后,主流心理学家日益认识到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荒漠”和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的弊端,于是开始重视心理学中的文化问题。姜永志、张海钟:《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与中国文化心理学发展探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反思,促进了跨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并于1972年成立了国际跨文化心理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 IACCP)。和科学心理学一样,跨文化心理学也预先假设了一个全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它通过研究和比较不同文化群体中的被试,以检验现有心理学知识和理论的普遍性,其根本目的是验证全人类“共有的心理机制”的存在,从而建立普遍适用的心理学。然而,大部分的跨文化心理学研究都是以西方心理学为基调,用西方人的标准和方法来衡量其他文化中人的社会和心理特性,因而通过此类研究所得出的普遍适用的心理学或全人类心理学,就只能是西方文化所支配的心理学。显然,跨文化心理学虽然引入了文化变量,但并未真正消除(西方)种族中心主义。由此可见,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反思和退让是有限度的,它仍然坚守“共有的心理机制”的假设,并且将其研究局限在科学心理学的范围内,其研究方法、术语和理论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这就为文化心理学的产生留下了空间。丁道群:《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探新》2002年第1期。

文化心理学开创的重要标志,是1982年美国心理学家J. R.坎托出版的《文化心理学》。坎托将文化心理学当作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并以行为心理学的“刺激-反应”理论作为文化心理学的基石。他因此给该学科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文化心理学是研究对习俗刺激的因袭反应的科学。”坎托给定或理解的文化心理,就是文化的刺激与反应两个项,它带着行为主义心理学能实证的优点,同时也带着机械与僵硬的缺陷,并不能概括文化心理的复杂现象与深广内容。喻大翔:《论文化心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由此不难看出,尽管文化心理学试图弥补科学心理学在文化上的缺位,但建立初期依然难脱科学心理学的窠臼。后期文化心理学在吸收跨文化心理学的合理内核基础上,分析、研究作为文化存在的人及其心理特点,探讨文化对人的心理生成和意义生成的影响以及心理与文化、社会的交互作用,而不以寻找所谓共有的心理机制或普遍规律为目标丁道群:《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心理学探新》2002年第1期。,这才逐步摆脱西方科学心理学理论、方法框架的束缚,从而建立起多元文化的心理学体系。

此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也越来越多。许多国家的心理学家认识到,不同文化中的人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情感体验并不一样。西方心理学家针对本国问题,使用本国文化背景资料发展出来的测量工具所产生的心理学一般理论,并不一定能推广到其他国家。处于主流地位的北美心理学传播到非北美地区,特别是东亚地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当地人的心理。这引起社会心理学家对文化是什么,如何产生、保护、再生产(延续)、改变以及文化与心理关系的研究兴趣。明海英:《文化心理学未来发展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w.cssn.cn/sf/bwsfwh/201312/t20131219912678.shtml。由此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并成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学科。

(二)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截止到2017年10月1日,笔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Cultural Psychology”为检索词,以“题名”为检索项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英文文献528篇,其中含“Cross-Cultural Psychology”(跨文化心理学)的有228篇。简单从检索结果来看,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似乎在研究热度方面不分伯仲。在被引用最高的10篇文献中,“Cultural Psychology”和“Cross-Cultural Psychology”刚好各5篇。

从研究内容来看,“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传统和社会实践如何规范、表达、改造、变更人类的心理,即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塑造。这种影响和塑造导致精神、自我和情绪上的文化多样性而不是人类心理的一致性。文化心理学关心的问题有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人、心理与文化、个人与情境、对象与背景、实践者与实践等等的相互作用、共生共存及动态地、辩证地、共同地塑造对方的方式”。转引自钟年《心理学与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第43页。

限于能力和精力,在这里仅列举几篇代表性的高被引文献,以期对国外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有所窥探。例如《文化心理学中的人格》一文认为,人是社会性、集体性的产物,通过个人实践和特定文化环境形成。虽然心理学上大部分关于人格的研究是源于独立人格模型(a model of the person as independent),但是在很多亚洲文化当中,人格研究是基于相互依赖人格模型(an alternative model of the person as interdependent)。在这些文化当中,人格体现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与他人产生关系的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H. R. Markus, S. Kitayama,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29, No.1(Jan.1998): 63-87.

在《叙事与文化认同心理》一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三重身份模型(tripartite model),即从认知、社会和文化层面建立多元方法分析模型,重点关注内容、结构和过程。身份(identity)是一种意识形态,通过个人的交谈、个人生活的陈述和重述,以及社会性互动和活动显现。该研究挑战了性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们在文化心理学框架下对身份的认知,后者对身份的认知重点放在主叙事者(mater narratives)和个人叙事者(personal narratives)的关系上,而该研究认识到发展角度论(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的价值,运用民族志方法和个案方法研究。该文认为,人格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显性和隐性取决于研究模型。P. L. Hammack, “Narrative and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Ident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2, No.3(Aug.2008): 222-247.

在《文化心理学的惊喜:整体理论和识别的矛盾》一文中,作者验证了假设:由于习惯整体推理(holistic reasoning),东亚人想当然地认为矛盾(contradiction)和易变性(inconsistency)的存在,因此与美国人相比,东亚人更不喜欢惊喜。研究表明,与美国人相比,当行为与其期待相悖时,韩国参与者们表现出更少的惊喜和更多的事后聪明偏向(hindsight bias)。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即使矛盾非常明显,韩国参与者仅能体验小小的惊喜,而美国参与者则表现出十分意外。I. Choi, R. E. Nisbett, “Cultural Psychology of Surprise: Holistic Theories and Recognition of Contradi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 No.6(Dec.2000): 890-905.

在《人们相信行为符合态度吗——关于文化心理归因过程》一文中,作者认为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英语国家比如澳大利亚、美国或者英国,人们持有态度和行为一致的信仰(the belief in consistency between attitudes and behaviour,简称“the ABC belief”)。但是在日本文化中,由于与社会环境相融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对态度和行为一致性的观点认可程度并不高,即行为并不一定与态度一致。该文通过两项研究考察了ABC信仰(态度和行为一致的信仰)的坚定程度对行为态度一致性的影响。在第一项研究中,ABC信仰和态度归因的研究对象为澳大利亚的本科学生。第二项研究是澳大利亚学生和日本学生的对比。正如假设所预料的,澳大利亚的ABC信仰者们与无约束行为(unconstrained behaviours)的极端归因(extremity of attributions)相关。与日本学生相比,澳大利亚学生有更强烈的ABC信仰。该研究结果旨在全球文化维度下讨论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文化心理归因。Y. Kashima, M. Siegal, K. Tanaka, E. S. Kashima, “Do People Believe Behaviors are Consistent with Attitudes-Toward a Cultural Psychology of Attribution Process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1, No.2(Jun.1992): 111-124.

在《文化心理学:对基本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一文中,作者从理论上讨论了从心理学理论来看文化的重要性。作者认为,文化是心理学一部分的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的,第一是文化的价值,第二是认可文化对于个人心理发展的必要价值。该文讨论了文化心理学对心理学基本理论产生影响的两种方式(领域):认知和自我。作者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关注对文化的理解,并把这些理解与学科架构和方法相结合。文化心理学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强调了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文化介导过程。J. G. Miller, “Cultural Psychology: Implications for Basic Psychological The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No.2(Mar.1999): 85-91.

三 研究概况评述

从国内研究现状来看,“文化心态”的研究成果虽然比较丰富,但是还停留在一般的现象、经验讨论层面,微观、局部、碎片式的研究多,而宏观、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比较缺乏。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还是靠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辨,实证分析较少。从学科来看,中国文学研究文化心态的成果最多,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都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从“文化心理”及“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来看,“文化心理”与“文化心态”的研究成果大同小异,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探讨的也多是一些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或是对国外有关理论的引介,真正使用文化心理学的方法(如解释学方法、民族志方法、认知人类学方法等)进行相关研究的非常少。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或许是和“文化心理”的混淆、混用有关,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很多基础前提问题,如文化心态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边界等尚不明确,这些可能阻碍了对文化心态的深入探讨。

从国外研究现状来看,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方兴未艾。二者虽然在研究旨趣上有所差异,但毕竟都是科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都有着浓厚的科学心理学的底色,都要求把文化纳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因而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甚至走向融合。从上文列举的几篇国外文献来看,文化心理的研究也多采用跨文化的比较方法,这说明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而且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在心理上有明显差异,这说明了心理是一种文化现象。

将来关于“文化心态学”的研究和建立,一方面要借鉴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吸收二者在研究文化与心理关系方面的实证主义特长和传统;另一方面,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南,全面、深入地考察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确立一种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