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节 著名历史人物
西蒙·玻利瓦尔(Simón Bolívar, 1783-1830)南美独立运动领袖,委内瑞拉民族英雄,玻利维亚首任总统。1783年7月24日生于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一个土生白人地主家庭。1811年7月5日委内瑞拉宣布独立后获上校军衔。1813年指挥爱国军与西班牙殖民军战斗,不断取得胜利,并攻入加拉加斯,荣获“解放者”称号。1819年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成立后任该共和国总统。1823年进军秘鲁,翌年解放秘鲁。1825年上秘鲁解放后被尊称为“上秘鲁之父”,被授予“国父、保护人、第一任总统”的头衔。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新共和国以他的名字命名,称“玻利维亚共和国”。1826年发起召开巴拿马会议,提出建立“美洲联邦”的思想。1827年9月正式行使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总统职权。1830年4月,因未能维护大哥伦比亚的统一而辞职。同年12月17日在圣马尔塔附近的亚力杭德里诺庄园病逝,终年47岁。
安东尼奥·何塞·德苏克雷(Antonio José de Sucre, 1795-1830)南美独立战争爱国军将领,玻利维亚共和国开国总统。1795年生于委内瑞拉库马纳市土生白人贵族家庭。1810年委内瑞拉独立运动开始后即投身解放事业。1818年被提升为将军,先后担任解放基多地区的大哥伦比亚军队总指挥和远征秘鲁的大哥伦比亚军队前锋部队指挥官。1824年12月9日率秘鲁解放军在阿亚库乔与西班牙殖民军决战,以不足6000人歼敌1万余人,取得了南美独立战争的决定性胜利,被授予“阿亚库乔大元帅”称号。然后又挥师东进,于1825年2月解放上秘鲁。同年8月6日,上秘鲁宣布独立,定国名为玻利维亚。翌年5月26日,苏克雷被玻利维亚议会选为终身总统。1828年7月为摆脱与秘鲁的军事冲突而宣布辞职。1830年1月被选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国会主席,极力维护大哥伦比亚的统一。同年6月4日被敌人暗杀。时年35岁。
佩德罗·多明戈·穆里略(Pedro Domingo Murillo, 1757-1810)玻利维亚独立运动的先驱。1757年9月17日出生于拉巴斯。1781年参加秘鲁图帕克·阿马鲁二世领导的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起义。失败后继续进行革命宣传工作。1809年5月25日丘基萨卡革命的消息传到拉巴斯后,他立即领导反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占领拉巴斯城,并召开市政大会,号召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和财产保卫国家的独立”。同年7月21日领导成立辩护委员会,发表著名的独立宣言。同年11月起义失败被俘,牺牲在拉巴斯中心广场殖民者的绞刑架上。
安德烈斯·德圣克鲁斯(Andrés de Santa Cruz, 1792-1865)玻利维亚总统。1792年11月30日出生于拉巴斯附近的瓦里纳。1803年参加西班牙军队,后转入爱国军。曾参加圣马丁和玻利瓦尔指挥的解放南美的著名战役,被授予“塞皮诺大元帅”称号。1828年苏克雷辞职离开玻利维亚后,他被议会推选为玻利维亚总统。主张玻利维亚与秘鲁合并。1835年趁秘鲁发生内乱,率军入侵秘鲁,并组成秘鲁—玻利维亚联邦,自任联邦的最高保护者——护国主。此举遭到阿根廷、智利两国的反对,并引发战争。1836年11月兵败永盖村,引咎辞职,逃亡厄瓜多尔。后被流放欧洲,1865年死于法国圣纳泽尔。
何塞·巴利维安(José Ballivián, 1805-1852)玻利维亚总统。1805年出生于拉巴斯的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参加西班牙军,1820年转入爱国军。在远征秘鲁的战斗中,功勋卓著,被升为将军。在1841年抗击秘鲁侵略军的因加维战役中击溃秘鲁军,确保了玻利维亚的独立,被军队拥立为总统,并在1843年国民大会上正式当选总统。1846年再次当选总统。1847年12月因国内发生军事叛乱而辞职。1852年10月15日死于巴西里约热内卢。
帕斯·埃斯登索罗(Víctor Paz Estenssoro, 1907-2001)四次当选玻利维亚总统,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创始人。1907年出生于塔里哈省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27年在拉巴斯圣安德烈斯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同年开始从事律师工作。1938年和1940年两次当选众议员。1941年创建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主张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和实行民族民主改革。1952年4月9日领导武装起义,推翻军政府的统治,并于4月16日就任玻利维亚总统。在其第一任总统期间,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如实行矿山国有化、开展土地改革、实行普选等。1960年第二次当选总统后,实行依靠美国、联邦德国和泛美开发银行贷款和技术的“三边计划”和反劳工政策,引起广大工人的强烈不满。1964年5月第三次当选总统后,很快被副总统雷内·巴里恩托斯将军发动的军事政变推翻,流亡秘鲁。1985年再次当选总统后,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
埃尔南·西莱斯·苏亚索(Hernán Siles Zuazo, 1914-1996)玻利维亚总统(1956~1960, 1982~1985),左翼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领导人。1914年出生于拉巴斯,是前总统埃尔南多·西莱斯之子。曾参加查科战争。1941年与埃斯登索罗一起创建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任党的副主席。1952年4月9日,与工会领袖莱钦·奥肯多一起领导反独裁统治的人民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1956年当选总统。任内提出反对通货膨胀、提高矿业生产、扫除文盲和增强国家团结的任务。接受美国巨额贷款,实施放开价格、取消粮食价格补贴、停止招收矿工的所谓经济稳定计划,遭到工会的反对。工人频频罢工,政府多次进行镇压。任职期满后任外交使节,先后出使乌拉圭、西班牙等国。1971年退出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并于1972年另建左翼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1982年10月,比尔多索军政府下台后被推举为总统,任内提出恢复民族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政治多元化等目标,但收效甚微,不得不提前举行大选。卸任前(1985年7月)玻利维亚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胡安·莱钦·奥肯多(Juan Lechin Oquendo, 1915-2001)玻利维亚工人运动领袖,左翼民族主义革命党领导人。出身贫苦,参加过查科战争。1945年任锡矿工人联合会执行书记。1952年同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领导人埃尔南·西莱斯一起领导人民武装起义,推翻巴利维安军政权,建立了革命民主政府。同年4月组建玻利维亚总工会,任总书记。1960年当选副总统。因埃斯登索罗在其第二次执政(1960~1964)的后期执行反劳工政策,莱钦坚决辞去副总统职务,退出民族主义革命运动党,另建左翼民族主义革命党。莱钦毕生为捍卫工人的利益而斗争,直至2001年8月27日病逝于拉巴斯。
埃沃·莫拉莱斯(Evo Morales, 1959-)艾马拉族印第安人,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主席,古柯种植农运动领袖,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总统(2006~2009, 2010~2014, 2015~)。1959年10月26日出生于奥鲁罗省奥林诺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未受过高等教育。年轻时当过矿工、面包工和泥瓦匠,后随父母迁至恰帕雷地区,在那里目睹一名工会会员被农村禁毒巡逻队活活烧死的惨状,立志支持工会工作。1981年任当地工会体育书记,1988年任特罗皮科工会联合会领导人。1997年组建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并作为科恰班巴省恰帕雷和卡拉斯科州的代表当选为众议员。2001年,在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馆的压力下,被指控与萨卡瓦农民对抗政府销毁古柯作物流血事件有牵连而被开除出议会,但他仍宣布作为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候选人参加2002年6月27日的总统竞选,并在这次大选中位居第二,在议会中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赢得35个议席。在2005年12月18日的大选中,莫拉莱斯赢得54%的选票,当选总统,成为玻利维亚建国以来首位印第安人总统。2009年12月6日,玻利维亚举行新宪法颁布后的首次全国大选,莫拉莱斯以64.2%的得票率再次当选,并在2014年10月的大选中成功连任。莫拉莱斯在执政期间积极推行各项改革,赋予印第安人更多的权利,建立多民族民主政治,实施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阿尔瓦洛·加西亚·利内拉(álvaro García Linera, 1962-)玻利维亚政治家、活动家、政治评论家,玻利维亚多民族国家副总统。1962年10月19日出生于科恰班巴。中学毕业后,就读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成为一名数学家。回国后立志实现其社会主义理想,加入卡塔利主义组织“红色艾柳”(Ayllus Rojos),并受马克思主义启示,在玻利维亚西北部地区他家乡的一些公社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试验。失败后走上了更激进的道路,与费利佩·基斯佩(Felipe Quispe)一起,组织图帕克·卡塔利游击队。被捕入狱后,在狱中攻读社会学。获释后任大学教授、政治分析家和新闻评论员,以支持南美洲土著民族和左翼政治运动而闻名。2005年大选前夕,出版专著《玻利维亚社会运动社会学》(Sociología de los Movimientos Sociales en Bolivia),在玻利维亚有重要影响。在2005年大选中,作为莫拉莱斯的竞选搭档被选为玻利维亚副总统。主张玻利维亚石油天然气产业国有化,坚决捍卫“土地母亲权利法”(Law of the Rights of Mother Earth)。多年来一直是争取社会主义运动党的理论家和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