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优势产业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我国区域工业产业的同构化趋势

一 关于我国区域工业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文献回顾

对我国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主要集中于同构化趋势、同构化原因和地区案例等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同构化趋势的研究。对于我国的产业同构化问题,其测度指标主要是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陈耀(1998)按40个工业行业计算了1980~1990年我国30个省份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发现我国省份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多超过了0.8或0.9,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并未出现严重的趋同性趋势。贺灿飞、刘作丽和王亮(2008)对我国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进行分析测算后认为,中国大多数省份产业结构相似性较高,但随着产业划分越细,产业结构相似程度明显下降。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省份的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相似性逐步降低,但东部沿海省区仍然较高,西部地区则因为发展基于资源优势的产业而逐渐偏离全国产业结构。高新才、周一欣(2012)以西北五个省份2000~2009年25个行业的数据进行了α趋同以及β趋同检验。结果发现,纺织业、金属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七个行业都存在着明显的趋同,而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则明显表现为异化趋势。蒋金荷(2005)利用产业分工指数和产业的区位熵,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以及11个省区市高技术产业的结构,结果表明,1995~2002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同构性总体上是减弱的,产业的地方专业化更加明显。张卓颖、石敏俊(2011)应用2002年中国省份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各省份之间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差异系数。结果表明,在二位数产业分类层次上,华东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差异度系数低于0.2,产业结构同构性显著;中南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构性现象显著,各省之间产业结构差异度系数均低于0.2;北部沿海地区各省份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差异度系数平均值在0.3以上,产业结构同构不显著;东北、西北、黄河中游、西南4个大区内部省份间的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均超过0.3,产业结构同构性不显著。

其次是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趋同原因的研究。张晔和刘志彪(2005)认为,地方政府官员的相对业绩(基于考核机制的政治晋升收益)比较的激励机制以及地方官员害怕落后于其他地区的风险规避态度,是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根本原因。贺灿飞、刘作丽和王亮(2008)则认为,市场化导致了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相似的省份产业结构趋同,地方分权下区域激烈竞争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和区域间理性模仿盛行,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胡向婷和张璐(2005)也认为,政府设置贸易壁垒增加地区间贸易成本(即地方保护主义),会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而政府的投资行为则在整体上促进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

最后是关于地区案例的研究。对于地区案例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长三角地区。比如唐立国(2002)对长三角15个城市产业结构的数据分析发现,由于各城市工业产业发展主要依靠外来资源和原材料的加工,因而加工工业普遍发达是长三角工业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受地块分割的限制和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驱使,各城市间存在或轻或重的产业结构同构现象,部分城市间的相似系数甚至超过了0.98。王志华、陈圻(2007)对长三角三省产业结构重合度的测算表明,1982~2003年的结构重合度指数均达到或超过了0.7,并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982年为0.698, 1995年达到最高的0.816, 2003年为0.748)。但陈建军(2004)认为,尽管长三角三省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在1988~2002年均超过0.7甚至达到0.9,但这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因为只有较高程度的产业同构,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水平分工,形成稳定的一体化模式。陈建军(2007)进一步指出,长三角的历史沿革、区位优势和中国转轨经济的体制改革特征决定了长三角省区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是产业同构。这种以产业同构为主要内容的长三角产业集聚并没有表现为省区经济之间的“重复建设”或者是“恶性竞争”,而是基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廉价劳动力比较分工优势的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引起的外部性、市场扩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成为区域产业同构具有正面绩效的支撑因素。

二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方法

本部分内容对于我国区域产业同构性演变趋势的分析,同样从省域和地级市两个层面的数据来进行。全部数据均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地级市(地级以上城市)的统计年鉴,其中省域数据为1990~2011年,地级市数据为2000~2011年。对省域和地级市两个层面关于我国区域产业同构化演变趋势的分析,均采用各地区统计年鉴公布的工业产业分行业数据(二位数行业大类)分别计算产业相似系数。相似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ij为相似系数,分别为i地区和j地区k行业所占的比例。

应用式(2-4)计算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针对省域层面的数据,将分别计算全国各省、区、市与当年全国工业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似系数,即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和2011年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相似系数。而针对地级市层面的数据,笔者将分别计算2000年、2005年、2011年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地级市与东部地区地级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然后据此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同构化趋势。

三 省域数据的检验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分析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随时间演变趋势

如表2-13所示,1990~2011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时间变量t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回归系数β的符号为负,且除重庆市只在10%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外,其他的均在1%或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即这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的工业产业结构相比较,相似性在不断减弱。除此之外,福建和云南的回归系数β的符号为正且分别在1%和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即这两个省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有一定的升高趋势。其余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时间变量t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即没有体现出随时间变量t有明显的升高或下降趋势。

表2-13 1990~2011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趋势性检验

注:∗为10%显著性水平,∗∗为5%显著性水平,∗∗∗为1%显著性水平。

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的10个省区市中,只有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上海市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时间变量t的回归系数β符号为负且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福建省符号为正且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其他5个省均不显著;西部地区11个省份中,除广西和四川省外,其他9个省份的回归系数β均至少在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并且只有云南省的回归系数β符号为正;中部六省中,安徽省和湖南省的回归系数β不显著,其他4个省的回归系数符号均为负且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东北三省中只有吉林省的回归系数显著并且符号为负。由此可见,相比于全国的工业产业结构,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表现出明显的趋异性(异构化)趋势,东部地区除3个直辖市外整体上没有体现出趋异(异构化)趋势,东北地区同样在整体上没有体现出趋异(异构化)趋势。

(2)相似系数随人均GDP演变趋势

如表2-14所示,1990~2011年我国省域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人均GDP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及之前,我国省域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人均GDP的回归系数β基本上不显著,即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没有体现出随人均GDP的升高而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但在2000~2010年,我国省域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人均GDP的回归系数β是显著的,尤其是2002~2007年在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表明在此期间我国省域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的相似系数随人均GDP的升高而升高。但表2-14的回归分析结果同样显示,回归系数β的显著性在2007年后有下降的趋势,并在2011年回到不显著的状态。

表2-14 1990~2011年我国省域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对人均GDP的回归分析

注:∗为10%显著性水平,∗∗为5%显著性水平,∗∗∗为1%显著性水平。

对表2-14中回归系数β的分析结果的分析表明,2000~2010年,我国各省份的工业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均GDP越高的省份,其与全国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就越强,间接地证明了笔者对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工业产业结构有趋同化的观点。但在经济增长方式由外生向内生转变的过程中,地区专业化分工意味着工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减弱即趋同化趋势可能逆转,而表2-14中2007年之后回归系数β的显著性降低并在2011年不显著,虽有一定的体现,但尚需后续数据作进一步的论证。

2.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1)西部地区

1990~2011年,西部地区各省份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演变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先下降后上升的省份,如广西、重庆等,另一类则是持续下降的省份,如四川、内蒙古等。对于第一类省份,采用二次型回归方程分析相似系数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一次项和二次项的回归系数均显著,则表明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明显。对于第二类省份,则采用线性方程回归分析相似系数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来判断其持续下降趋势。第一、二类省份的回归方程分别如式(2-5)和式(2-6)所示。

结果如表2-15和表2-16所示。

表2-15 西部对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演变趋势分析结果(先降后升部分)

续表

注:∗为1 0 %显著性水平,∗∗为5 %显著性水平,∗∗∗为1 %显著性水平。

表中系数,常数项为表中数据“× 1 0 3”,二次项β为表中数据“× 1 0-3”。

表2-16 西部地区对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演变趋势分析结果(持续下降部分)

注:∗为1 0 %显著性水平,∗∗为5 %显著性水平,∗∗∗为1 %显著性水平。

表中系数,一次项α为表中数据“× 1 0-2”。

表2-15中,应用式(2-5)进行回归分析,除部分西部省份对东部地区的河北省、山东省和上海市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演变趋势分析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外,其他省份均至少在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而在回归系数显著的分析结果中,只有广西和重庆对海南的一次项系数符号为正、二次项符号为负,即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他分析结果均为一次项系数符号为负、二次项符号为正,即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同样地,表2-16中关于四川、陕西、内蒙古和贵州对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趋势分析中,回归系数不显著的有四川对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以及陕西对海南,其他回归分析系数均显著。在回归分析系数显著的分析结果中,只有四川对山东、贵州对浙江的回归系数符号为正,即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整体上呈持续升高趋势,其他符号均为负,即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整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

表2-15和表2-16中关于西部对东部省份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演变的分析结果,在如表2-17所示的西部地区与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演变趋势中同样得到体现。表2-17中,整体上,广西、重庆、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和云南对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均体现为以2001~2005尤其是2001~2003为分界,整体上呈现先下降而后升高的演变趋势。而四川、陕西、内蒙古和贵州对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则整体上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表2-17 西部地区与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依据相关数据计算。

(2)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1990~2011年中部地区各省1990~2011年对东部地区各省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演变趋势如图2-9所示。

图2-9 1990~2011年中部六省对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依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计算结果作图。

如图2-9所示,中部六省对东部地区各省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整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但这种持续下降趋势在中部六省内部有一定的差异,比如河南省和江西省对东部各省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下降趋势最为明显,而安徽、湖北、湖南则在2003~2005年有一定的由降到升的转变趋势。但这种趋势不如西部地区明显,且之后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上升幅度并不大,并不影响对整体下降趋势的判断。此外,山西省对东部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尽管也呈下降趋势,但相对于中部地区其他五个省,山西省对东部地区的工业产业结构系数分布和演变趋势均比较凌乱。而在表2-18中,中部地区对东部各省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也呈现出与图2-9的分析相一致的演变趋势。

表2-18 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依据相关数据计算。

而对于东北地区,如图2-10到图2-12所示,东北各省对东部各省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体现出以2003~2005年为分界,前降后升的演变趋势,这在表2-18中东北三省对东部各省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也得到验证。但东北三省中,辽宁的先降后升趋势弱于吉林和黑龙江两省。

图2-10 1990~2011年辽宁省对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依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计算结果作图。

图2-11 1990~2011年吉林省对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依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计算结果作图。

图2-12 1990~2011年黑龙江省对东部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依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计算结果作图。

四 地级市层面数据的检验

相对于省域层面的数据,地级以上城市层面的数据完整性比较差,因而针对西、中部和东北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与东部地级以上城市间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计算结果完整性也较低。根据对地级市层面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结算结果,得到2000~2011年,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对东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均值,如表2-19到表2-21所示。

表2-19 西部与东部地区地级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依据相关数据计算。

表2-20 中部与东部地区地级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依据相关数据计算。

表2-21 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地级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笔者依据相关数据计算。

从表2-19中的数据可见,2000~2011年,西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与东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均值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如图2-13所示。其间,南宁市从2000年的0.362上升到2010年的0.455,重庆市从2000年的0.360上升到2011年的0.526,成都市从2000年的0.580上升到2011年的0.632,昆明市从2000年的0.310上升到2011年的0.387,乌鲁木齐市从2000年的0.313上升到2011年的0.398,包头市从2000年的0.269上升到2011年的0.371。

图2-13 2000~2011年西部主要地级以上城市对东部地级以上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依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计算结果作图。

同样地,如表2-20和图2-14所示,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除长沙市外)与东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在2000~2011年也呈上升趋势,而东北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与东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之间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均值在2000~2011年亦呈相似的演变趋势,如表2-21和图2-15所示。

图2-14 2000~2011年中部地区主要地级以上城市对东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依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计算结果作图。

图2-15 2000~2011年东北地区主要地级以上城市对东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演变趋势

资料来源:依据笔者对相关数据的计算结果作图。

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与东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之间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上升趋势相对应的是,地级城市之间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要明显低于省域之间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如表2-20到表2-22所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与东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之间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在0.3~0.4,超过0.5的西部地区只有成都市和桂林市,中部地区有武汉市、南昌市和合肥市,东北则只有沈阳市。与之相对比,基于省域层面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中,西部地区只有新疆、青海和云南低于0.5,其他均超过0.5,其中陕西、广西、重庆部分年份对东部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均值甚至超过0.7;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只有山西和黑龙江低于0.5,安徽、湖北、湖南和辽宁均超过0.6,其他省份则介于0.5~0.6。

五 关于我国区域工业产业结构同构性趋势检验的结论

关于我国区域工业产业结构同构化趋势分析的主要结论有:第一,省域层面的数据分析表明,除少数省份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性有所提高外,多数省份与全国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在不断减弱。但相对而言,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性减弱的趋势更加明显。第二,省域层面数据对人均GDP的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之前和2011年之后我国省域与全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没有体现出随人均GDP升高而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但在2000~2010年随人均GDP升高而升高。第三,省域层面数据在地区之间的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和云南对东部地区各省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体现为以2001~2005年分界,之前下降而之后升高的演变趋势,四川、山西、内蒙古和贵州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则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东北三省对东部各省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体现出以2003~2005年为分界点,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中部六省对东部地区各省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整体上呈持续下降趋势。第四,地级城市之间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要明显低于省域之间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整体上,地级城市之间的工业产业结构系数在0.3~0.5,而省域层面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则介于0.5~0.7。第五,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对东部地区地级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在2000~2011年均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