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甜蜜的:犹太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课 与魔鬼下棋

有人类就有苦难。犹太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生活的磨难,身体的疾病,生存的险恶,到处被排挤,流离失所,人格受到歧视……无不折磨着犹太人。在迦太基的一家著名博物馆,有一幅画题名为《将军》,画面上是一个人正在和魔鬼下棋,而且危在旦夕,魔鬼正在“将军”。这一盘棋正是人类命运的象征,苦难就是那个正在“将军”的魔鬼。那么,人类还有希望赢吗?每一个犹太人从小受到的就是“磨难教育”,磨难转化为生命的财富。人类正是在同魔鬼的战斗中锻炼了自己。

有这样一则关于犹太人“磨难教育”的小故事:

 

一个研究《塔木德》的犹太学者,刚刚结束他的学习生涯,到艾黎扎拉比那里,请求给他写封推荐信。

艾黎扎拉比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

“我的孩子,”拉比对他说,“你必须面对严酷的现实。如果你想写作充满知识的书,你就必须像小贩那样,带着坛坛罐罐,挨门挨户地兜售,忍饥挨饿直到40岁。”

“那我到40岁以后会怎样?”年轻的学者满怀希望地问。

艾黎扎拉比鼓励地笑了:“到了40岁以后,你就会习惯这一切了。”

 

“逾越节”是犹太人关于“磨难教育”的最重要的节日。“逾越节”是专门纪念摩西带领犹太人逃出埃及而设立的,通过讲祖先的艰难历程和吃特殊的食品,来忆苦思甜和认识生命的艰难。逾越节家宴桌上的食品有三块无酵饼、烤羊腿、烤鸡蛋、一碟哈罗塞斯、一碟苦菜、一碟盐渍芹菜、四杯酒。这些食品各有寓意。三块无酵饼:当年犹太人逃离埃及时,来不及准备路上的干粮,只能吃不发酵的饼,“三块无酵饼”是为了纪念犹太人的三位祖先。烤羊腿:是逾越节的祭品,犹太人失去圣殿后,无处献祭,在宴席上用烤羊腿(或烤肉)代替。烤鸡蛋:犹太人习惯在正餐前吃鸡蛋,逾越节的鸡蛋是烤的,烤的鸡蛋很坚韧,很难咬碎,犹太民族就像烤过的鸡蛋,受苦难的时间越长越坚强,犹如鸡蛋烤的时间越长越坚硬一样。哈罗塞斯:是一种水果、香料和酒混合的食品,呈泥状。以色列人在离开埃及前,法老为难他们,命他们做砖,又不给做砖时必须用到的草料,使他们做不成砖而受到责打,这一碟泥状的哈罗塞斯,使人想起做砖用的泥。一碟苦菜:是纪念犹太人在埃及受的苦。一碟盐渍芹菜:犹太人离开埃及时,喝过红海中带苦涩味的海水,吃盐渍芹菜,寓意是犹太人要永远记住逃出埃及的苦难。四杯酒:逾越节家宴的程序由四杯酒串连:第一杯酒,一家之长举杯祝福,家宴开始;第二、第三杯酒在家宴中间,在讲述“哈伽达”前后喝;第四杯酒,感谢上帝的保佑,宴会结束。“哈伽达”的希伯来文原意为“神话、故事”。在逾越节讲述“哈伽达”是家宴的主要活动。“哈伽达”是一本有关犹太人走出埃及的故事集,它不仅说明了逾越节所有食品的含义,还讲述了犹太人在埃及所受的主要苦难和走出埃及的艰辛历程。

逾越节的准备工作

文集,威尼斯地区,约1470年,莱奥纳多·贝利尼上色,羊皮纸、墨水、颜料、金,现藏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馆。

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家中宗教气氛特别浓厚,每逢重大节日,父亲总要为全家人讲述犹太人苦难的历史,这在斯宾诺莎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年的斯宾诺莎常常一个人站在犹太怀疑论先驱阿古斯塔的坟墓前凝神冥想,一种为真理而献身的热望在他心底萌生。这种热望伴随了他一生。

几乎每个犹太伟人的成功都是和苦难分不开的。1933年4月,在德国纳粹党徒蓄意制造了国会纵火案之后两个月,希特勒发出了第一道排犹命令:凡是担任警察、军官、法官、政府公职和教师职务的犹太人,一律开除;两年后,又把犹太人宣布为“次等公民”,禁止德国人和犹太人通婚;又过了两三年,所有的犹太教堂被毁,还陆续将犹太人关进集中营,并掠夺和没收了犹太人的财产。在那些黑暗而恐怖的岁月中,基辛格的父亲被开除公职,基辛格和弟弟被赶出中学,最后被迫移居美国。

弗洛伊德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苦难的生活

在露天市场里,犹太人出售货物以换取食物。

大约是在我10岁或12岁的时候,爸爸开始带我去散步,并在闲谈中对我表示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这样的场合中,他对我讲了一件事情,借此表明现在比他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代好多了。他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有一个星期六,我在你的出生地的大街上散步;我穿得很讲究,头上还戴着一顶新的皮帽。一位基督徒走到我跟前,打了我一顿,把我的帽子打在地上;他喊道:‘犹太鬼!滚出人行道!’”我听后,问道:“你当时怎么办?”他静静地回答说:“我走到马路上,捡起了我的帽子。”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没想到这位高大而健壮的、牵着小孩子的男人竟做出这样毫无骨气的行为。我把这种状况同很合我口味的另一件事加以对照——那就是汉尼拔的父亲在祭坛前让他的儿子发誓要对罗马人复仇的动人场面。自那以后,汉尼拔……在我的幻想中占据了一个应有的位置(见《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全集》)。

 

正是这种奋发图强的心理,使磨难转化为动力,不让一个犹太人在苦难中飞翔。俄罗斯美学家什克洛夫斯基、美国报业大王纽豪斯以及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夫卡等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最后在搏斗中战胜了魔鬼。

《塔木德》说:

 

假如一个人看到痛苦的折磨已经降临,让他首先检讨自己过去的行为……假如没有发现任何过错,让他反思一下,他是否藐视过律法书……

假如他没有发现自己的罪过,那么他就可以确认:他所遭受的是爱之折磨,《圣经》上写道:“上帝爱谁,上帝便改正他。”

与幸福相比,人在苦难时更应该欢欣,因为,如果一个人终生幸福,这说明他也许犯过的罪尚未被宽恕,但是通过受难,所犯的罪便被宽恕了。灾难是好事……

 

面对苦难不仅要有勇气,更要有种精神和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战胜苦难,并使苦难升华为人类的礼物。

 

一天,一位犹太富翁带着小儿子到乡下踏青,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样生活的,并在最穷的人家里待了一天一夜。返回途中,父亲问儿子:“踏青怎么样?”“好极了!”“这回你知道穷人是怎么过日子的了?”“是的!”“有何感想?”儿子回答:“咱家有1条狗,穷人家有4条;咱家仅有一道水池通向花坛中央,穷人家旁边竟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我们的花园里只有几盏灯,而他们却有满天的星星……”

亚伦点燃七连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