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沐浴生命的光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引言(3)

3.文明礼仪涂绘生命色彩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5000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很多优良的、传统的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知道:童稚时的孔融,尊敬长辈传为美谈;岳飞,颇知礼节,才得以校场比武,骑马跨天下;“程门立雪”更是为尊敬师长的典范;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些,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礼仪道德。作为中华民族的传承人——青少年朋友,他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精髓,使中国“礼仪之邦”的美名代代相传、享誉中外。

如今,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社会是以文明、和平、发展为主流的信息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日渐频繁、密切。在交往与合作过程中,人们的礼仪是否周全,不仅显示其修养、素质的形象,而且直接影响到事业的成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文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一个注重自身修养,重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然而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在教育观上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使孩子养成任性、霸道、不礼貌等不良行为习惯。当今的许多青少年学生,对应有的礼仪不重视,礼仪观念淡薄,导致思想品德滑坡。一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会礼让,在社会上随心所欲、不讲礼貌,在家里不懂孝敬长辈、唯我独尊等形象屡见不鲜,这些都充分说明“礼”是何等重要。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今天的孩子从小就不是“一张白纸”,五颜六色印入脑中,环境影响或多或少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了污染。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人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甚至满口粗言,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孩子们身上正在淡化。这些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学生养成文明行为的重要场所,文明礼仪教育不容忽视。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沟填满。”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应该只是说教,而应该与日常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帮学生架设一条道德认识转化的桥梁。潜江市实验小学非常重视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貌教育引入月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礼仪教育活动。学校要求各班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进行文明礼仪训练。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这样学生容易形成清晰的概念,起到明理导行的作用,有助于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了使学生能懂文明讲礼仪守规范,我们组织学生和老师一起编写“文明礼仪细则”,并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礼仪、礼节、礼貌“三礼”要求的认识,不断修整学生的行为,完善学生的人格。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的主导作用寓于学生主体活动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接受文明礼仪教育。其他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可结合课堂常规进行礼仪行为训练,使学生得到持久的、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激情育意的作用。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怎样来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呢?我们要积极倡导学生不能把自己的自由建立在影响别人自由的基础之上,在自己获得自由的同时要考虑到不妨碍别人,不断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和习惯水平。如学校组织开展的文明礼仪系列活动:①针对学生上学放学乘公交车的特点,开展了“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乘车人”教育活动。②开展了“我身边的诚信故事”征文活动。③开展了文明礼貌月主题教育活动。④成立了红领巾礼仪监督岗,政教处与班级以协同教育的形式配合教育。⑤倡导学生编写文明礼仪歌谣,自编格言警句,如文明歌谣《说好文明语》、《文明乘车歌》等。⑥评选班级礼仪之星。结合学校的每月之星评比,每班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每日晨会诵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公约;建立督导、检查、评比制度,评出班级每周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对学生进行礼仪的示范、检查和监督;通过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和礼貌用语的学习,以及“列队出操”、“文明课间”、“校园路队”、“规范课堂文明行为”的训练,使学生礼仪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说好文明语

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对待长辈要用“您”,早晨见面说声“早”,平时互相问问“好”。分别“再见”别忘了,若求人,“请”字先,最后别忘说谢谢。影响别人,“对不起”,回答请说“没关系”。做个文明好孩子,人人夸奖数第一。

文明乘车歌

同学们,要记牢,上下车时队排好。上了车,不乱跑,准备零钱去买票。车厢里,不大叫,安安静静秩序好。有座位,不去抢,老人孩子照顾到。下车时,不拥挤,耽误时间易摔跤。讲文明,讲礼貌,开开心心上学校。

格言警句

不文明的人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强者。原谅别人的错误,做心胸宽阔的人。学会真诚的赞美吧,你将感受前所未有的快乐。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树立自信心以及提高学习主动性等都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坚持以人为本,从细微处入手,把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默默地渗透到各项教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在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中,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个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和睦相处的快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更感受到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幸福,更体会了生命的美好。

(三)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诠释生命教育价值

学校的核心价值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为教师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统一实现搭建一个平台。因此,学校应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目标来实施教育,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必须使学生充满激情和活力,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力。潜江市实验小学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美好人生在这里奠基,远大理想在这里起航”为愿景,以更新教师观念为切入点,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基点,以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为目标,在课改实验与研究方面大胆规划、勇于探索,书写了一幅如画的诗篇,滋养出了充满朝气的“阳光”校园精神。学校坚持依法治校、形成规范;科研兴校、形成品牌;管理强校、形成规模;质量活校、形成特色的办学思想。努力建议人性化校园文化,让每个学生都喜欢学习;提供多元化课程结构,让每个学生都自主成长;精选学习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发展;创建双语交流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国际化未来。从而构建人文校园、和谐校园、成长校园。

1.雕琢校园文化,洋溢生命的关怀

杜威曾说:“学校的任务就是要设置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游戏和工作,促使青少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因此,学校设置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元素。

潜江市实验小学遵循学生特点,精心雕琢校园文化,使校园充满生命的气息,让师生真切感受生命教育的走进。楼梯走道的温馨小提示,体现了生命的关爱;墙壁上学生的自创作品,闪耀着生命的异彩;教室里个性彰显的人文特色,涌动着生命的智慧;尤其是文化长廊的“阳光少年”风采专栏,每期必有新面孔,每生都有拿手戏,它无声地透视着生命的气息,传递着生活的快乐,催生出心灵的激荡……让墙壁会说话,让花草能传情,以“做阳光教师”、“做阳光少年”为主旋律的人性化校园文化犹如一条泉水叮咚的小溪沁人心脾,让师生时刻、处处感受着校园的美丽与和谐,感受着生命的色彩与斑斓,感受着生命的关怀与温暖。

2.培植阳光课堂,增添生命的色彩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赋予课堂以生命的色彩,用灵性和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用智慧与诗意唤醒学生的想象。唯有如此,才能让课堂阳光普照,让课堂满堂华彩,让生命因此而神采奕奕。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潜江市实验小学倡导“将微笑带给学生,把成功留给自己”的师生协同发展理念,要求教师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因为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有助于师生共同发展。心灵犹如一扇窗户,如果它是敞开的,金色的阳光就会映照出它的每个角落,让学生身心充满活力。相反,如果它是紧闭着,那么许多压抑在内心的困惑、烦恼、渴望都无处得到释放,最终将演变为成长道路上一块块绊脚石。日积月累,石头将变成隔在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一堵无形之墙。如何寻求一种更加无障碍的、更温馨的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方式呢?学校开展了颇具特色的“校园悄悄话”活动,让教师与学生真正做到心灵融汇。操场上的悄悄话,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超越自我;教室里的悄悄话,激活学生思维,唤醒学生自信,使师生在平等、民主、愉悦的师生关系中享受教育。“写心灵日记活动”则通过鼓励孩子们大胆表露自己的心声,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平时不敢说、不好意思说的大胆写出来,通过合理疏导、多方协作,用一颗平静的心倾听孩子的呼声,让无声的日记搭建了一条畅通的交流之桥,使师生的生命融汇成激情唤起激情、感动赢得感动、真情换取真情、生命塑造生命的汩汩洪流。

(2)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生命引导多个生命发展的过程,教师是生命教育实施的主导者,没有充满生命激情的教师就不会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学校大力倡导基于崭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风格各异的开放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使播种求真的种子、培植求异的思维在“形散神聚”的课堂互动中采撷丰硕的资源,成为学校教师不懈追求的教学境界。

春华秋实,美妙轮回;朝阳落日,色彩斑斓。校园因为普照阳光充满活力;生命因为沐浴阳光勃发生机。理解了生命的内涵,领悟了生命的真谛,我们在生命的画卷上“浓妆淡抹总相宜”,在生命的旋律中强弱相济,和谐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