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综上所述,本章通过《德国东方学会会刊》的记录提示了寅恪在德国一直作为东方学会会员与德国东方学界保持联系,尽管其地址屡屡变迁。据此可知,寅恪在清华国学院任教之初,仍继续和德国东方学会保持联系,维持会员身份,并捐赠拓片给德国柏林民俗学博物馆。最后,从当时欧洲汉学史的发展可推测寅恪转向唐史研究可能受白乐日唐代经济史研究的影响。当然这里仅仅是提出一个假说,以后或许能出现证实寅恪与白乐日交往的材料亦未可知。
总而言之,白乐日、玉井与寅恪的唐史研究至少在两方面存在一些共性。一是他们均有大视野,注重政治与经济之相互关系,注重社会阶级变迁与社会关系;二是他们虽主要关注唐代,但均注意从整个中古史去理解唐史,注意到应该将唐史与宋史联系在一起考察[104]。白乐日和玉井后来也均写过有关宋史的文章。寅恪虽未就宋史发表重要作品,但非常强调宋代历史的重要。
[1] 张国刚:《陈寅恪留德时期柏林的汉学与印度学——关于陈寅恪先生治学道路的若干背景知识》,见胡守为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210~220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 Yang Lu,“Narrative and Historicity in the Buddhist Biographies of Early Medieval China:The Case of Kumarajiva,”AM,Vol.17,No.2(2004),pp.5-6.此文中文版刊《中国学术》,2005,第23辑,30~90页。
[3] 不过,寅恪之学术在西文学术界的接受是个复杂的问题,具体到每个学术观点,应留给专门研究这些问题的学者去总结。
[4] 其学记见Wolfram Eberhard(1909-1989):Sinologe,Ethnologe,Soziologe und Folklorist;Schriftenverzeichnis,zusammengestellt mit einer biografischen Einleitung von Hartmut Walravens,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2009.
[5] ZDMG,Vol.76(1922),p.XXI;原文为1888.Herr stud.phil.Yinkoh Tschen,Berlin,Kurfürstendamm,Chinesische Gesandtshaft.即学习印欧语言,在哲学学院。
[6] ZDMG,Vol.75(1921),p.XIII;吕德斯是Stellvertr.Vorsitzende,地址是Berlin-Charlottenburg,Sybelstraβe 19.这里距离寅恪的住址并不远,步行十几分钟能到。有关吕德斯的中文简传见刘震译、瓦尔德施米特撰:《吕德斯与西格追思》,载《西域文史》,2010,第5辑,243~247页。
[7] 寅恪于1921年8月21日自哈佛赴纽约,8月28日赴汉堡;11月3日才正式注册柏林大学;见林伟:《陈寅恪的哈佛经历与研读印度语文学的缘起》,载《世界哲学》,2012,第1期,149页。
[8] 见XIX页,1805号会员;住址为Göttingen,Herzberger Landstr.52,他和下面提到的Siegling都是吐火罗语学者,是后来季羡林留学哥廷根时的老师。
[9] 见XX页,1850号会员,地址是Leipzig-Neureudnitz,Mühlstr.10b,I.他来自奥匈帝国,是捷克人,当时还是莱比锡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任教于布拉格、哈勒、哥廷根、剑桥等大学。
[10] 见XX页,1869号会员,地址是Leipzig,Bauhofstr.11。
[11] 1886号,Herr Pfarrer Dr.Richard Wilhelm,Allg.Evgl.Missionsverein,Berlin W.57,Pallasstr.8.再往后1888号便是寅恪。
[12] ZDMGVol.75(1921),p.16;1730号Herr Prof.Dr.Albert v.Le Coq,Kustos im Museum für Völkerkunde,Berlin-Dahlem,Humboldtstr.25.1737号Wilhelm Siegling,地址为Berlin-Friedenau,Offenbacherstr.5;1738号:F.W.K.Müller,地址为Berlin-Zehlendorf,Berlinerstr.14。
[13] ZDMGVol.77(1923),p.XIX,Herr stud.Phil.Yinkoh Tschen,Berlin,Knesebeckstr.22b / Sander。1924年出版的78卷XXXIV页记录了2402号会员突厥回鹘学者葛玛丽Frl.stud.sin.Annemarie von Gabain,Berlin SW 11,Hallesches Ufer,Nr.24.
[14] 张国刚:《陈寅恪留德时期柏林的汉学与印度学——关于陈寅恪先生治学道路的若干背景知识》,见胡守为主编:《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
[15] 有关其生平见Marianne Brentzel,Mir kann doch nichts geschehen:Das Leben der Nesthäkchen-Autorin Else Ury,Berlin:Edition Ebersbach,2007.也参见拙撰介绍,《埃尔泽:陈寅恪先生在柏林的房东》,载《文景》,2012,第10期,77~84页。
[16] ZDMG,Vol.80,1926,p.CXV;原文为Tschen Yinkoh,stud.phil.The Tsinghua Research Inst.Tsinghua Univ.,Peking.
[17] 1925年出版的ZDMG 第79卷XXXIII页记录了2479号会员东北帝大的金仓圆照Yensho Kanakura,Sendai(Japan),z.Zt.Bonn a.Rh.,Kaiserstr.175.当时住在波恩。他也是参与编辑《德格版西藏文大藏经总目录》的学者之一。1928年的ZDMG 第82卷(p.XVIII)有荻原云来的名字,和西门华德列在地址变更成员的名单中。
[18] 见陈美延:《陈寅恪先生遗墨》,135~136页,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5。
[19] Waldschmidt,Ernst.Dr.,其地址为Berlin-Lankwitz,Schwarzhofbergerstr.3;1921年《会刊》75卷XVI页注他是cand.phil.哲学学位候选人,地址为Berlin N 58,Lychenerstr.115 VI.
[20] 据《吴宓日记》,第二册,197页,泰戈尔曾于1920年12月5日赴哈佛演讲,吴宓参加。
[21] ZDMG,Vol.81,1927,p.xcix;原文为Herr Prof.Yinkoh Tschen,Peking,Tsching Hua College.
[22] 其记录为Prof.Dr.Ernst Leumann,Freiburg i/Br.,Ludwigstr.33.
[23] “Herr Yinkoh Tschen,Peking,The Tsing Hua Research,Insritute Tsin Hua University,”in ZDMG,Bd,85,1931,p.101.这个记录略显粗糙,正确的写法应该是 The Tsing Hua Research Institute,Tsing Hua University.
[24]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Preuβischer Kulturbesitz,Berliner Museen,Vol.48,No.4(1927),p.104.
[25] 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397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6] 1923年8月《学衡》杂志第20期刊出的寅恪《与妹书》云“我所注意者有二:一历史,唐史、西夏,西藏即吐蕃,藏文之关系不待言;二佛教,大乘经典,印度极少,新疆出土者亦零碎。”他这里所说的唐史,将西夏、西藏放在一起,大概也主要是指唐代西域史、敦煌归义军史料等。寅恪真正开始出版唐史论文是1931年以后的事。
[27] 以上借书和订书记录参见刘经富披露的陈寅恪先生书信,就1932年以前的记录来看,其研究重点仍是中亚史地和佛学;见刘经富:《陈寅恪未刊信劄整理笺释》,载《文史》,2012,第2辑,229~255页。刘先生文中亦提及寅恪关注《水经注》,实际上1936年寅恪在《清华学报》第11卷第1期发表的《〈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使用了《水经注》中所收的戴祚《西征记》文字,以讨论东晋末中原坞壁之遗迹;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192~19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8] ZDMG,Bd.85,1931,p.101.
[29] 陈寅恪:《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3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0] Balázs István,“Beiträ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 T'ang-Zeit,618-906,”MSOS,Vol.34(Berlin,1931),pp.1-92;Vol.35(1932),pp.1-73;Vol.36(1933),pp.1-62.Beiträge意为贡献,可称为论文集,或论丛,或论集,这里以研究称之。
[31] Balázs István,“Beiträ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 T'ang-Zeit,618-906,”MSOS,Berlin,1931,p.26,注53是一个长注,讨论了府兵制度。
[32] Balázs,“Beiträ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 T'ang-Zeit,618-906,”MSOS,Berlin,1931,p.7.
[33] 李雪涛撰文介绍了白乐日在德国的学术经历和成就,特别提示了白乐日博士论文的基本内容、规模和学术取向,颇为明了;见《作为德国汉学家的白乐日》,见阎纯德主编:《汉学研究》,第12集,360~367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34] 见Balázs,“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Crisis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in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Variations on the Theme,translated by H.M.Wright,edited by Arthur F.Wright,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pp.193,225.这篇文章也提到了中国学者杨联陞的《晋书食货志研究》(《哈佛亚洲学报》卷九,1946)以及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1936年伦敦出版)两种英文著作。
[35] 参见Françoise Aubin,“Introduction à la série I,‘Histoire et institutions’,”in Études Song:In Memoriam Étienne Balazs,series I,pt.1,ed.by Françoise Aubin,Paris:Mouton,1970,pp.23-24;Christian de Pee,“Cycles of Cathay:Sinology,Philology,and History of the Song Dynasty(960-1279)in the United States,”Fragments: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Ancient and Medieval PastsVol.2(2012),pp.42-43.
[36] 这三本书即The Agrarian Prospect in India:Five Lectures on Land Reform Delivered in 1955 at the Delhi School of Economics,Delhi:University Press,1956;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in India,London:Asia Publishing House,1964;Land and Labour in India,London:Asia Publishing House,1965.
[37] 见Harriet T.Zurndorfer,“Not Bound to China:Étienne Balazs,Fernand Braudel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 Post-War France,”Past & Present,Vol.185,No.1(2004),pp.191-192.
[38] 见Jack Goody,The Theft of 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p.180-211.不过,Goody举的基本上也都是宏观研究的二手资料来批判布罗代尔,而且是有利于他看法的论著。比如他批评所谓“中国农业发展劳力太过充裕”乃是一普遍而错误的看法时,引的是John M.Hobson,The 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ersity Press,2004;他没有引中国农业发展史专家的研究。
[39] 见吴学昭整理:《吴宓书信集》,181页,吴宓1931年2月25日致浦江清的信;《吴宓日记》,第五册,1931年2月14日日记。
[40] 白乐日对传统汉学之批评见于他给费正清主编的《中国思想与制度》一书的书评,Review: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edited by John K.Faibank,Comparatice Studies of Cultures and Civilizatio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in:JAS,Vol.19,No.3(May,1960),pp.321-325,批评见321页。
[41] 见Edward H.Schafer,“What and How is Sinology?”Inaugural Lecture for the Department of Oriental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14 October,1982;Tang StudiesVol.8/9(1990-1991),pp.23-44;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极为简明准确地提供了整个欧美东方学特别是汉学的发展简史;也提及了他1958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会刊》主编时即主张放弃“汉学”、“汉学家”这样的词汇,他认为汉学最重要的特色其实是语文学(Philology)。有趣的是,他特别批判了当时一些华裔学者坚持所谓华人更能理解汉语诗歌的文学批评立场,认为这是种族批评主义(ethnic criticism)。
[42] 这次会议的主要论文后来结集出版,见Pierre-Étienne Will et Isabelle Ang ed.Actualité D'Étienne Balazs(1905-1963),Témoignages et réflexions pour un centenaire.Paris:Collège de France,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2010;而其中一篇另行刊出的重要论文是Harriet T.Zurndorfer,“Not Bound to China:Étienne Balazs,Fernand Braudel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History in Post-War France,”Past and PresentVol.185,No.1(November,2004),pp.189-221.
[43] 其学记参见李雪涛:《此心安处即吾乡:德国汉学家傅吾康在中国的十三年(1937—1950)》,载《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别册第4号(2009年),63~106页。
[44] 有关1945年以前德国汉学的发展,参见马汉茂、汉雅娜、张西平、李雪涛主编:《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中所收费丁豪的文章《从德意志帝国到第三帝国之间的中国学》和柯马丁的文章《德国汉学家在1933—1945年的迁移:重提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
[45] 福兰阁在东亚旅行日记见Otto Franke,“Sagt an,ihr fremden Lande”Ostasienreisen.Tagebücher und Fotografien(1888-1901),Hrsg.von Renata Fu-sheng Franke und Wolfgang Franke,Sankt Augustin:Nettetal,2009;李雪涛对这本书作了介绍,见《耳闻、目见、足践——福兰阁的东亚旅行日记散论》,载《文景》,2010,10月号,56~61页;《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汉学家福兰阁的东亚旅行日记》(上、下),载《读书》,2010,7月、8月号,105~111页、100~107页。
[46] 有关姚随福兰阁学习史学的讨论,见Q.Edward Wang,Inventing China Through History:The May Fourth Approach to Historiography,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1,pp.92-96.另外,毛子水1923年2月到柏林,傅斯年1923年夏到柏林,均和寅恪有交集。
[47] 韦卓民:《浅论科学研究的方法》,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第2期;参见李良明等:《韦卓民年谱》,54页。
[48] W.Schüler,“Hu Shi und die Preuβ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Ostasiatische Rundschau,No.19,1932,pp.398-399;李雪涛:《不做一只不舞之鹤——有关胡适获普鲁士科学院通讯院士的几份史料》,载《万象》,2011,第5期,36~55页。
[49] 他退休之后,其汉学教授位置由杜希德(Denis Twitchett)接任,直至1968年杜希德才转往剑桥。
[50] C.R.Bawden,“Professor Emeritus Walter Simon,”BSOAS,Vol.36,No.2,In Honour of Walter Simon(1973),pp.221-223.
[51] 1975年英国受经济危机影响,大学经费紧缩,此杂志被迫终止出版,直至1988年才在杜希德努力下在普林斯顿大学重新出版,称为第三系列(Third Series),并将杂志的出版重点确定为中国史。《泰东》最初于1923年由Bruno Schindler(1882—1964)在德国创刊,1933年因Schindler是犹太人而被迫离开德国逃往英国,该刊停止出版。1949年由Schindler主持在剑桥大学复刊,成为“新系列(New Series)”,出版至1975年。有关这一段时期该刊的出版情况,见Hartmut Walravens,Asia Major(1921-1975):eine deutsch-britische Ostasienzeitschrift:Bibliographie und Register,Wiesbaden:Otto Harrassowitz,1997。之后1988—1998年《泰东》由普大东亚系出版。不过,1998年《泰东》杂志又离开普大迁到“中研院”史语所。
[52] 原载《沈兼士学术论文集附录》,收入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171~172页。沈兼士曾建议陈垣将著作寄赠法国集美博物馆,并介绍那波利贞与陈垣见面;见陈智超:《陈垣来往书信集》,97页。
[53] Walter Simon,Tibetisch-chinesische Wortgleiehungen:Ein Versuch,Berlin:W.De Gruyter,1930;这之前他发表了讨论中国古音的专著:Walter Simon,“Zur Rekonstruktion der altchinesischen Endconsonanten,”MSOS,Vol.30,1927-1928,pp.147-167;Vol.31,1928-1929,pp.157-204.
[54] Bernhard Karlgren,“Tibetan and Chinese,”TP,Vol.28,No.1-5,(1931),pp.25-70.后来冯蒸也进行了评论和分析,见冯蒸:《汉藏语比较研究的原则与方法:西门华德〈藏汉语比较词汇集〉评析》,《词典研究丛刊》10,177~203页,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55] Balazs,“Buddhistische Studien.Der Philosoph Fan Dschen und sein Traktat gegen den Buddhismus,”Sinica,Vol.7(1932),pp.220-234,英译本见 “The First Chinese Materialist,”in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pp.255-276;Paul Demiéville,“Étienne Balazs(1905-1963),”TP,Second Series,Vol.51,Livr.2/3(1964),pp.247-261.据这篇讣文,白乐日早年曾醉心于哲学和音乐,后来与同样逃到伦敦的匈牙利作曲家Matyàs Sieber(1905—1960)成为好友。
[56] 即Max Weber,Gesammelte Aufsätze zur Religionssoziologie,3 Vols.,Tübingen:J.C.B.Mohr,1920-1921.福兰阁看来十分欣赏韦伯,他的中国学生姚从吾也阅读了一些韦伯的著作,其中《宗教社会学》购于1931年3月22日,也看过韦伯《政治学论文集》;参见周运:《姚从吾西方史学藏书点滴》,载《南方都市报》,2011,11月13日网络版。
[57] 参见兰克利的文章Christian Lamouroux,“Balazs ou l'actualité de la sinologie,”in:Pierre-Étienne Will et Isabelle Ang ed.Actualité D'Étienne Balazs(1905-1963),Témoignages et réflexions pour un centenaire.Paris:Collège de France,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2010,pp.75-84,以及Claude Chevaleyre所编辑的白乐日论著目录。
[58] 原文为the father of modern studies of China in Europe;见Denis Twitchett,“Preface,”in:Étienne Balazs,Political Theory and Administrative Reality in Traditional China,London: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University of London,1965,p.3.
[59] 哈隆(中文名霍古达,他自己可能偏好“夏伦”一名)是捷克人,原本在莱比锡学习汉学,毕业后到哥廷根大学任教。纳粹上台后,哈隆移居英国,任剑桥汉学教授。有关他的学术经历以及和中国学者的交往,见朱玉麒:《古斯塔夫·哈隆与剑桥汉学》,载《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3期,261~31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哈隆的师兄西门华德在哈隆去世后也写了一则简短的讣文,见Walter Simon,“Gustav Haloun,”JRAS,No.1 & 2(April,1952),pp.93-95.
[60] 有关杜希德博士论文的提示,见赖瑞和:《追忆杜希德教授》,载《汉学研究通讯》,26卷4期,26~27页,2007。
[61] 此书即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ynas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3;此书系从其博士论文导论部分修订而来。
[62] Arthur F.Wright and Denis Twitchett eds.,Perspectives on the T'ang,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3.
[63]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Variations on a Theme,trans.by H.M.Wright,edited by Arthur F.Wright,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4;中译本,黄沫译:《中国的文明与官僚主义》,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2。
[64] 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5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5] 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最有雄心的一部中国史,正文部分即达1633页,注释728页,索引302页,全书长达2563页。其详尽评价见O.Berkelbach van der Sprenkel,“Franke's Geschichte des Chinesischen Reiches,”BSOAS,Vol.18,No.2(1956),pp.312-321.
[66] 即Histoire et institutions de la Chine ancienne,Paris,1967;马伯乐和白乐日在世时此书尚未出版,后来由戴密微修订出版。1931年吴宓访问英国,曾与伦敦大学东方美术及考古学家叶慈(W.Perceval Yetts)和马伯乐一起讨论一块碑刻,当时马伯乐并不知道寅恪这个人,令吴宓大为惊讶。见吴学昭整理:《吴宓书信集》,178页;并参见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78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吴宓也去了牛津见到当时的汉学教授苏慧廉,但认为此人老朽昏庸、卑俗。而在伦敦与庄士敦商谈,推荐寅恪、浦江清、张荫麟三人可继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Bruce之职,而庄士敦对浦江清感兴趣;见吴宓1931年1月27日在伦敦写给浦江清的信,《吴宓书信集》,176页。
[67] 见本书第三章第三节,陈寅恪所获英美学术荣誉之背景略考。
[68] 他1922年2月在北京,曾与喜龙仁、胡适等人在钢和泰家吃饭;见曹伯言编:《胡适日记全编》,第三编,1922年3月26日日记,594页。
[69] 赖世和是叶理绥的学生,20世纪30年代曾拿哈佛燕京学社的奖学金在巴黎访学,由戴密微建议翻译这一重要文献。赖世和的译注以Ennin's Diary:The Record of a Pilgrimage to China in Search of the Law(New York:The Ronald Press,1955)为名出版。其研究部分则作为第二卷以Ennin's Travels in T'ang China 为名出版。第二卷1963年被译成日文,中村元在日文版前言中对这一作品评价很高。这一年是圆仁入寂1100周年,赖世和与妻子松方去了比叡山,住在延历寺。见George R.Packard,Edwin O.Reischauer and the American Discovery of Japa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0,pp.47-50.赖世和的哥哥Robert Reischauer也是位哈佛毕业的日本史学家,获聘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师,但1937年8月14日在带领一些学生赴上海时遇到日本侵华战争,在旅馆中被流弹误炸,死于送医的路上。
[70] Étienne Balazs,“La société des Tcheou,”in Paul Demiéville et al.,Aspects de La Chine:Langue,historie,religions,philosophie,literature,arts,volume premier,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59,pp.50-54;“La révolution de Ts'in Che Houang-ti,”pp.59-63;“Les T'ang,”pp.76-81;“Les Song,”pp.89-94.
[71] 1936年哈佛的汉学家魏鲁南(James R.Ware)曾翻译寅恪的《韩愈与唐代小说》在《哈佛亚洲学报》发表,但那是纪念伍兹(James H.Woods)的文章,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重视中国学者的论著。
[72] 他在1933年发表的 “Ein vorläufer von Wang An-schï”一文中指出胡适乃是发掘李觏的学者,引了胡适的《记李觏的学说》(《胡适文存二集》,卷一,43~73页;此文写于1922年,收入1924年出版的《胡适文存二集》)一文,也引了梁启超1908年写的《王荆公传》;该文英译本见 “A Forerunner of Wang An-shih,”in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pp.277-289.
[73] 狩野、内藤的介绍参见高田时雄、砺波护的文章,载砺波护、藤井让治编:《京大东洋学の百年》,京都,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2002。有关内藤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参见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载《唐研究》,第11卷,2005,5~71页。
[74] 在1930年与寅恪见面之前,他已出版了《荀子》(新光社,1923年)、《近思录》(支那哲学叢書刊行会,1924年)两书;此后1940年又出版了《支那古代家族制度研究》(岩波书店)、《礼の起源と其発達》(中文館書店,1943年)等书。
[75] 参见荣新江,“前言”,荣新江、朱玉麒辑注:《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2;池田温先生则对寅恪先生与日本的关系作了梳理,见《陈寅恪先生和日本》,见《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115~138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76] 参见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209~230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77] 仓石武四郎:《〈三里湾〉之难懂处》,加藤三由纪译,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编:《外国学者论赵树理》(赵树理研究文集下卷),100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98。1929年6月出版的日本《京城帝国大学法文学会第二部论纂》第一辑朝鲜支那文化研究专号中发表了这几位学者的文章,如加藤常贤《舅姑甥称谓考》、玉井是博《唐代贱民制度及其由来》、鸟山喜一《猛安谋克与金之国势》等;而1935年3月出版的《京城帝国大学文学会论纂》第一辑东方文化史丛考专号则发表了鸟山喜一《太平天国乱之本质》、玉井是博《南宋本大唐六典校勘记》;1936年10月出版的第五辑(京城帝国大学创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史学篇)则有大谷胜真《高昌麴氏王统考》、鸟山喜一《关于山东省黄石崖及玉函山的石窟》、玉井是博《支那西陲出土的契》等文章;参见陈广宏:《韩国“汉学”向“中国学”转型之沉重一页——日据朝鲜时期京城帝国大学的“中国学”研究及其影响》,载《韩国研究论丛》,第12辑,254~275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8] 此书由玉井诸位同僚大谷胜真、鸟山喜一、松本重彦、藤田亮策、田保桥洁、末松保和等人编集成书,大谷撰写跋语。不过,《玉井年谱》极为简略,以表格形式出现,只能算一个大事记。下文我将玉井在其所发表文章中提示自己国内外行踪的内容与这个年谱提供的大事记结合起来考察其学术行迹,不再一一注明。
[79] 而深受白乐日影响的杜希德则征引了玉井的早年研究成果,见Denis C.Twitchett,Financial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T'ang Dynas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2,pp.207,215,220,335.
[80] 砺波护、间野英二:《东洋史学宫崎市定》,见《京大东洋学の百年》,220~250页,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2。
[81] 玉井是博:《唐時代の土地問題管見》,载《史学杂志》33卷,七、八、九,1922;收入《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1~96页,东京,岩波书店,1942。
[82] 内藤、桑原均注重东洋史的大视野,对中国史的分期有其独特的看法。内藤之唐宋变革说影响甚大,自然不必赘说。桑原则早在1899年出版的《中等东洋史》即已提出其分期,将东洋史分为上古期(上古至秦统一,称为汉族膨胀时代)、中古期(秦汉至隋唐,称为汉族优势时代,后修订为汉族塞外族竞争时代)、近古期(五代至明代,称为蒙古族最盛时代)、近世期(清代至当代,称为欧人东渐时代)。参见连清吉的提示,《日本京都中国学与东亚文化》,109~111页,台北,学生书局,2010。
[83] 玉井是博:《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90页,东京,岩波书店,1942。
[84] 玉井是博:《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134页。
[85] 玉井是博:《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108页。
[86] 见《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二集》所收《沙州文录补遗附录之部》,293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87] 玉井是博:《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176页;主要根据罗福苌《沙州文录补》。民国初期学界中国奴隶制度研究的学术史及其背景值得探讨,在这个问题上,梁启超应是一个关键的人物,他可能受到日本学界的影响,而日本学界则接受了西方学界的奴隶制研究的影响。到了30年代,出现社会史大论战,当然是因为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引入的人类社会发展五阶段理论,其中奴隶社会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88] 据前引仓石武四郎《〈三里湾〉之难懂处》,他和玉井在1929年曾访问太原,然《玉井教授年谱》中未载,但年谱太过简略,或许有颇多遗漏也未可知。
[89] 玉井是博:《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440页、454页。
[90] 玉井是博:《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603~618页。
[91] 玉井是博:《再论敦煌户籍残卷》,见《支那社会经济史研究》,266页(S.6090号文书)、275页(P.3290号文书);他也注意到唐代户籍多发现于吐鲁番;仁井田陞发表了中存不折所藏文书,而那波利贞则刊布过柏林科学院(玉井称为柏林翰林院)所藏勒柯克获得的文书。除了引用仁井、那波之外,这篇1937年的文章还引用了内藤、王国维的论著。他在《支那西陲出土之契约》(1936年)一文中也指出他在巴黎和伦敦分别抄出十二和六件契约文书,其中巴黎抄出的西域契约文书较刘复《敦煌掇琐》(1925年)中所录文书多出七件。该文征引了斯坦因《古代于阗》以及沙畹的研究,结语部分感谢巴黎国立图书馆写本部和大英博物馆东洋部主任的协助。这位主任很有可能是Robert Lockhart Hobson,当时任东洋古物和民族部主任。
[92] 韦栋出版了一部探讨中国的黑人的新书,见Don Wyatt,The Blacks in Premodern China,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10;拙撰书评见The Historian,Vol.73,No.3(2011),pp.605-606.
[93] 见牟润孙:《敬悼陈寅恪先生》,见俞大维等:《谈陈寅恪》,72、83页,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
[94] 陈弱水:《现代中国史学史上的陈寅恪——历史解释及相关问题》,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学术史与方法学的省思:“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61~62页,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0。
[95] 见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pp.64,91,99,116.
[96] 他们两人的研究都被谢和耐吸收了,见Jacques Gernet,Buddhism in Chinese Society:An Economic History from the Fifth to the Tenth Centuries,translated by Franciscus Verelle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pp.330,339,342,344,353,412.
[97] 白乐日在讨论开元通宝钱时提及斯坦因的《古代于阗》所载图板,见Balázs,“Beiträ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 T'ang-Zeit,618-906,”MSOS,Berlin,1932,p.27,注302.《古代于阗》在法国汉学界是本有名的书,因为它1909年获得过儒莲汉学奖。
[98] Balázs,“Beiträ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 T'ang-Zeit,618-906,”MSOS,Berlin,1931,p.35;不过,他没有使用白居易的诗作为史料,所以是否寅恪受其引用《白氏长庆集》之启发,以诗证史,尚存疑问。
[99] Balázs,“Beiträ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 T'ang-Zeit,618-906,”MSOS,Berlin,1932,pp.54-56.
[100] Balázs,“Beiträge zur Wirtschaftsgeschichte der T'ang-Zeit,618-906,”MSOS,Berlin,1932,pp.13,34,40.
[101] 王汎森先生认为陈寅恪、傅斯年、俞大维、毛子水等人在柏林倾向于忽略他们所谓西学的学科分野,而是学习各种专业课程;见Fan-sen Wang,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59.也许傅斯年个人的学习经历可以这么说,而当时寅恪实际上还是相当专注于历史语言学。
[102] 《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刘钟明大学毕业论文有关云南之唐诗文评语”(1936年6月11日),458页。
[103] 《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张以诚大学毕业论文唐代宰相制度批语”(1936年6月16日),459页。
[104] 我这里不涉及具体唐史问题的研究,有关学术史的考察读者可参考胡戟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张广达先生所写序言亦值得细读;以及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西方唐史学术史的考察参见陆扬:《西方唐史研究概观》,载张海惠、薛昭慧、蒋树勇编:《北美中国学:研究概述与文献资源》,83~110页,北京,中华书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