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年困难时期的回忆

董葆恺

在宁夏农垦创建60周年之际,回首往事感慨万分。我支边来宁夏农垦前进农场已有50年。经过我们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农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西大滩,如今的米粮川,五万多亩基本农田,平均亩产过千斤。

现如今农场场部,单元楼幢幢耸立,别墅楼整齐美观,安居房排排栋栋,双向六道公路四通八达。街道整齐,商铺林立,私家车川流不息,农贸市场商品齐全,人来人往,一片繁荣景象。文化广场健身的人们、玩耍的小孩,随处可见。我们这一代人也都已过了古稀之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安度晚年。

一、响应党中央号召,赴宁夏支边

1960年,我们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支援宁夏社会主义建设,离开家乡——江南鱼米之乡浙江平阳县,来到塞上江南宁夏银川平原。

1960年4月26日我们离开家乡,乘坐汽车再转火车,历时近半月于5月9日到达西大滩火车站,来接我们的是前进农场党委办公室主任柳登旺。下了火车,眼前是一片荒滩,远处唯一的一幢楼房引人注目,那是农场的米面加工厂。我们在车站吃了第二故乡的第一顿饭,饭中尚有没碾净皮的秕子,菜是炒茄子干。吃过午饭我们平阳县5个公社的支宁人员先后乘坐马车来到目的地——第一作业站一队(现八队)。农场领导很重视我们,让全队老职工都搬到畜牧队的简易房里居住,把冬暖夏凉的窑洞和队部及大礼堂周边的平房都腾出来让我们居住,书记邢发科、队长仇文章也不例外。虽然睡的是土炕,但我们觉得很新鲜。

浙江支宁青年上工场景

那时正赶上农忙季节,时间不等人,要立刻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去。队领导组织全队职工开会,给我们介绍农场和生产队的基本情况,安排当前的劳动任务,对全队职工进行统一整编。全队共编4个连,我们新职工除了个别同志安排在后勤工作岗位外,其余都编入大田劳动的二、三、四连。队领导给各连委派了一名原农一师部队转业的政治素质好、有领导能力和生产经验的老职工担任连长,与我们支宁青年连的原连长共同组织各连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管理工作。其余老职工和1959年支边的浙江青年编为一连,从事农作物田间管理、畜牧业生产、运输、积肥、园林等生产劳动。

我们这批支宁人员由青年学生、复员军人、中青年农民、乡村干部组成,其中不少党、团员连长由乡村干部担任。

二、新老职工齐心协力,建设新的家园

农建一师官兵进驻西大滩后,经过精心测量规划,艰苦奋斗,修建灌渠、开挖排水沟、平整土地,初步建成按照农业机械化生产要求的条田。我们一队管辖的有一号地及二号、三号、十号地的部分地条。当时已开垦种植的仅是土质较好的条块,种植的有小麦、大麦、豌豆、玉米等农作物。我们二、三、四连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有条田的基础上,划小块地平地筑埂,为机械作业翻耕、整地,为种植水稻做准备,而后再加固田埂、整修灌渠、疏通排水沟为水稻初灌做准备。

我们当年种水稻的目的,一是多打粮食,二是洗盐压碱改良土壤。我们满怀信心,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几千亩的开荒种稻任务。

由于土质复杂,土壤缺乏有机质,土地不平整,排水不畅和气候等客观原因及生产技术低与管理措施不当等,未达到多打粮食的预期目的,播下的十万多斤稻种仅收回十几万斤很不饱满的带秕子的稻子。通过这次生产实践,大家摸清了各地条的土质状况、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为下年和今后农业生产安排、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自己搭建的地窝子门前

转眼到了麦收季节,生产队召开了夏收夏管动员大会,除了秋粮管理和后勤生活保障工作人员外其他职工都投入到了夏收割麦子的战斗中。熟一片割一片,队长每天安排任务,我们割的割、捆的捆。割完麦子运麦子,离晒场较远的由胶轮车拉运,近的由我们人工来完成。我们背的背、挑的挑,争先恐后。麦子运到晒场后由老职工专门负责堆垛。这可是个技术活,麦垛要堆得下雨天进不去水,以防雨天淋湿麦子,发芽受损失。

队、连领导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带领我们龙口夺食,抢收抢运。割麦子的镰刀我们未曾使用过,老职工就给我们作示范,手把手地教我们(我们家乡使用的是带锯齿的小镰刀)。我们家乡运粮食用扁担挑,没用绳子背过,老职工就帮我们捆好,再给背在肩上,并交给我们捆麦子的要领。尤其是我们的邢书记,他和我们一起背麦子,一点架子都没有,亲切地称我们中的小青年为小鬼。他热情地帮我们捆上一小捆,再帮我们背在脊背上,然后自己捆上一大捆,足有我们的两三倍。不少新职工也积极想办法,自制扁担,发挥特长,多挑快跑。

紧接着就是脱粒、扬场、入库。正值伏天,炎热酷烤。夏收劳动强度大,不免腰酸腿疼,大家坚持克服,乐观面对,顺利地完成了夏收任务。

工作劳动之余,生产队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各班、排经常组织学习,表扬好人好事,激发劳动积极性。

新老职工相处融洽,相互交流。我们的连长刘忠俭等老军工还给我们讲述部队官兵在创建农场过程中开荒造田、修建八一渠的艰苦劳动经历,在建造冬暖夏凉的窑洞时的劳动场面和部队物质文化生活状况。我们深受感动,更加激发了我们扎根农场的决心!

三、低标准瓜菜代,艰苦生活历磨难

民以食为天。开发边疆创建农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国务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长远规划中重要的农业建设项目,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内,粮食更不例外。生产的粮食归国家,国家按标准供应职工家属口粮、牲畜饲料、工副业生产原料,实行计划核算,收支两条线。我们来之前,农场粮、油、肉供应基本还能自给,我们的到来使农场一下子增加了四五千人,是原来农场人口的几倍,粮食缺口均由国家按需求计划从地方调拨。农场职工当时的定量标准是农工每月41斤,机务工人和胶车运输工人每月42斤。工副业单位各工种、机关工作人员都有相应的定量标准,小孩按年龄定量。我们到农场后,生产队以营(队)、连、排、班的组织形式建制,过集体化生活,按粮食定量标准发饭卡,在大食堂集体用餐。刚来时,我们对这里的气候、环境、饮食等习惯很不适应,通过几个月的锻炼,大家在一起生活互相帮助,加上各级领导的关心,已慢慢地习惯了农场的集体生活和北方的气候环境。不曾想在困难时期突然降低了粮食供应标准,我们将面临人生中一次难忘的生活磨难。

几个月时间连续几次下调粮食供应标准,最低曾降到了每个职工每月仅18斤粮食。供应的粮食种类很多:玉米面、高粱面、豆面、稗子面、小麦、黄米等,大米与面粉就很珍贵了。总之,有什么就供应什么,把饲料粮都挤出来给人吃。由于缺粮,生猪饲养量减少,几乎全靠饲料秸秆和放牧,猪长得慢而且不肥。副食供应极少,一个月每人仅供一二两猪肉和一二两植物油,时间一长有的同志因营养不良出现了浮肿。

为了渡过难关,队领导重点抓菜地,尽可能增加瓜菜的供应,让职工能吃饱。

鉴于物资的匮乏,职工体质虚弱,农场实行劳逸结合,减少劳动时间,8小时劳动改为6小时。远离故乡的我们,人生地不熟,得不到亲朋好友的资助和宽慰,生活尤为艰难。饥饿难耐时,我们就自制捕鱼工具,到排水沟和周边的小湖捕鱼充饥;有的同志甚至将衣服拿到周边农村换黄豆、小麦等充饥。暂时的生活困难没有压倒我们,我们始终坚信困难总会过去。农场有这么多的土地,有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有黄河水自流浇灌,有当地老职工无微不至的关爱,更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通过我们勤劳的双手,一定能把这片土地改造成良田,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冬天来临,在这最困难时刻,上级领导特意给我们支宁人员送来了过冬的棉衣,使我们倍感温暖。

四、“双反运动”——一场揪心的人祸

祸不单行,在我们面临着低标准困难生活的煎熬时,万万没有想到又来了“双反运动”(所谓的“反坏人坏事运动”)。我一个要好的青年朋友,我们一同支边来到农场,他为人耿直,能吃苦,就是脾气暴躁,来队后被分配到炊事班当炊事员。“双反运动”开始后,各单位寻找坏人对象,陆陆续续逮捕了多名职工,炊事班也不例外。一天,我的那位朋友在食堂买饭时与人发生了口角吵了起来并动了手,当天晚上就被捆了起来,逮捕到西干渠劳改队。这场运动全场被逮捕了不少人,其中还有团员、党员和领导干部。运动中人人提心吊胆,担惊受怕,根本无心劳动。我们的书记、队长还因开展运动不力受到了处分,幸运的是未被当做坏人逮捕。

运动中有部分支宁人员因双方运动造成的恐惧与心灵创伤,加上物质生活的匮乏、困难,选择了偷偷离开农场(当时所说的逃跑)走上返回故乡的路。

五、为事业奉献了年轻的生命

八一渠是我们第一个作业站的灌溉主干渠,每年都进行两次清挖淤泥,开春一次,冬灌前一次,每次都是全站大会战,而且要清挖好几天,站、队领导要提前上渠进行分工。10月23日这天,遵照事前的统一安排,我们一队全体农工和生产队干部齐上阵,中午我们的任务已完成多半。职工食堂送来了午饭,吃的是菜饭,每人的基本定量都是有限的。午饭后掉下了雨点,我们不敢休息,即刻挥锹干了起来。在队领导鼓励下大家互相帮助加油干,很快完成了任务。由于下雨领导来不及验收,即刻吹哨收工,我们赶快返回。我们顺着八一渠往回跑,雨越下越大,风雨交加,全身被淋湿,又饥又冷。我们认准了朝西二支渠的方向快步奔跑,顺利地回到了队部。此时已是傍晚时分,队领导来清查人数,经过清查发现站部生产队和三队的11名新职工(站部生产队10人,三队1人)没有回来。队领导立即组织人员冒雨顺着原路四处寻找,经过一夜的寻找,终于在荒滩里找着了他们,可他们已被冻僵,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为了建设农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至今我们还在深深地怀念他们……

六、扎根农场,改造建设西大滩

多灾多难的一年终于过去了。根据农场下达的生产任务,队长仇文章结合本队实际,对本年度的生产经营管理作了部署,带领各连连长和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对农作物种植计划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逐条逐块落实,并制定技术管理措施。

春暖花开,大地回春。我们投入到了春耕生产中,整地、施肥、播种,配合机械化作业,按照队领导的安排,努力完成各项人工作业,顺利地完成了春播任务。紧接着大家投入到灌渠与排水沟的清淤工作中,同时夏播准备工作也在进行,增挖复沟复渠,平整土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农田建设

虽然粮食供应仍较为困难,定量尚未恢复到我们来时的标准,可我们的劳动生产积极性非常高,我们满怀信心,积极投身于农场生产建设中。

在我们支宁将近一年时,农场领导作出了让我们浙江支宁人员回家探亲的决定,按照自愿的原则本人写申请报告,批准后发给路费和一个月的粮食,愿留则留,愿回则回。当时,有部分人踏上了返乡的路,留在了家乡。我们也很想念家乡的亲人,可想到三年困难时期经历的磨难、农场老职工和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看到农场发展的未来,我们毅然决然选择了留下,要用自己的青春建设一个新型的农场!

我们留下的同志和老职工合编为三个小队,重新任命了队长。我们支宁人员大部分编在第一、第二小队,分片负责大田农业生产;第三小队从事畜牧业、运输业、积肥、园林等工作,都配有老职工,以老带新。

在队长仇文章的带领下,加强了计划管理,制定了劳动定额,建立检查验收制度,制定月用工计划。他要求各小队月终填报计划完成情况报告表,并亲自过问、督促、审查,总结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轨道。

副队长兼农业技术员刘岳杰,组织我们年轻人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并组建了试验班,开展农业科技实验活动,为提高大田农业生产水平奠定了基础。我们在领导和老职工的帮助下,虚心学习农业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进步很快,不少同志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能手和骨干,小麦、水稻的田间管理,粮食堆垛,扬场等样样精通。在当年秋收期间有好几位同志还被选送到全场最大的六队(现在的二队)支援秋收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紧接着队领导组织我们利用晒谷场上堆放的秸秆,在换茬休闲地里烧火泥,以增加土地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一举两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一年的努力,全队粮食平均亩产将近200斤,这在土地插花面积大,广种薄收的农场创建时期已是很好的收成。1962年,全队职工在农场各级领导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种稻洗盐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队利用剩余劳动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低洼地里铺垫淤泥,既改良了土壤结构又平整了土地、疏通了排水沟,使排水系统不畅通的状况得到改善。

这一年粮食产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平均亩产200多斤,总产比上年有大幅度增加,生产条件也明显改善。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发展趋势,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更加增强了我们扎根农场的决心!

作者简介:

董葆恺,男,汉族,浙江省平阳县人。中共党员,统计师。1960年5月由浙江支宁来到前进农场。曾任农场生产队统计、会计,场计财科统计,审计科干事等职。1999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