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财会专业知识(2016最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行政单位会计

考点知识精讲

一、行政单位会计的收入与支出核算

行政单位的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各个渠道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行政单位的收入具有自主性、专用性、分散性的特点。

企业对收入的确认采用权责发生制,行政单位、总预算会计单位对收入的确认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事业单位对收入既有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又有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

考点 1.拨入经费账户的核算

拨入经费,是指行政单位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预算经费。它是行政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经济基础,是单位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

1.领拨经费的依据

各级行政单位领拨经费的依据,是经过财政部门或主管单位审核批准后的单位预算。各级行政单位为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应根据年度单位预算,在季度开始前编制“季度分月用款计划”。

2.领拨经费的原则

行政单位领拨经费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按计划、预算领拨经费。

(2)按支出用途领拨经费。

(3)按预算级次领拨经费。

3.拨入经费的核算

核算行政单位按照经费领拨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拨入的预算经费,应设置“拨入经费”账户。“拨入经费”属于收入类账户。收到拨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本账户;缴回拨款时,借记本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平时贷方余额反映拨入经费累计数。年终结账时,将本账户贷方余额(不含收到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预拨的下年度经费)转入“结余”账户,借记本账户,贷记“结余”账户。本账户应按拨入经费的资金管理要求分别设置“拨入经常性经费”和“拨入专项经费”两个二级账户。二级账户下按“国家预算收支”账户的“款”级账户设明细账。行政单位收到非主管会计单位拨入的财政性资金(如公费医疗经费、住房基金等)时,应在“拨入专项经费”二级账户下按拨入的单位分别进行明细核算。

【例2—2—1】某行政单位2014年发生如下业务:

①1月1日,2013年年终结账,将“拨入经费——拨入经常性经费”账户贷方余额82 000元转入“结余”账户;

②2月5日,收到财政部门通过银行拨来的经费400 000元;

③3月28日,通过银行转拨所属单位经费50 000元;

④4月25日,将多余的经费60 000元缴回主管部门;

根据以上发生的会计业务,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①编制会计分录为:

②编制会计分录为:

③编制会计分录为:

④编制会计分录为:

考点 2.预算外资金收入账户的核算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为了核算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情况,应设置“预算外资金收入”账户,该账户属于收入类账户。行政单位收到从财政专户核拨本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本账户。主管部门收到财政专户核拨的属于应返还所属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时,通过“暂存款”账户核算。

(1)年终结账时,应将本账户贷方余额全数转入“结余”账户,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本账户应按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要求分别设置经常性收入和专项收入两个二级账户,二级账户按预算外资金项目设置明细账。

【例2—2—2】某行政单位2014年发生如下业务:

①4月1日,收到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100 000元,其中,经常性收入70 000元,专项收入30 000元;

②年终,将预算外资金收支结余30 000元转至结余账户,其中,经常性收支结余18 000元,专项收支结余12 000元。

根据以上发生的会计业务,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①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2)实行按确定比例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办法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账户和本账户。

(3)实行结余上缴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办法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账户,贷记本账户;定期结转应缴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借记本账户,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账户。

考点 3.其他收入账户的核算

其他收入是指行政单位按规定收取的其他各种收入,以及其他来源形成的收入,主要包括:行政单位按规定不必上缴财政的零星杂项收入、有偿服务收入、有价证券及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固定资产的残值变价收入。

为了核算行政单位其他资金收入的情况,应设置“其他收入”账户,它属于收入类账户。发生其他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账户,贷记本账户;冲销转出时,借记本账户,贷记有关账户。平时本账户贷方余额反映其他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账时,本账户贷方余额全数转入“结余”账户。年终转账后,本账户无余额。

【例2—2—3】某行政单位2013年12月收到银行转来的本年度存款的利息收入3 600元。要求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行政单位的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了开展业务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产耗费及损失,主要包括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等。

考点 4.支出的特点

(1)行政单位的支出是为实现国家管理职能,完成行政任务必须消耗的全部费用支出。

(2)行政单位支出是组织和领导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促进社会发展的资金保证。

(3)行政单位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行政单位要履行国家所赋予的行政管理职能,完成各项行政业务工作,其支出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预算拨款,是非生产性、非经营性、非营利性单位。因而,行政单位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考点 5.经费支出账户的核算

经费支出是行政单位为完成业务活动所发生的支出,也是行政单位向上级机关或财政部门办理支出报销的依据。

1.经费支出的原则

(1)政策性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安排使用资金,建立必要的支出管理制度和手续,严格审批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和支出范围办理支出。

(2)效益性原则。行政单位要科学安排、合理使用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作用,讲求资金的实际使用效果,追求资金的使用效益。

(3)量入为出原则。要勤俭节约、量入为出,既要保证行政业务工作的需要,也要精打细算,严禁铺张浪费。

(4)专款专用原则。严格分清经费的不同来源和渠道,按照规定的经费使用用途专款专用,不得相互挤占、挪作他用。

2.经费支出的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核算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应设置“经费支出”账户,来反映和监督经费支出与转销的情况。该账户为总分类账户。当发生支出时,借记本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账户;支出收回或冲销转出时,借记有关账户,贷记本账户。本账户的借方余额反映经费实际支出累计数。年终本账户借方余额应转入“结余”账户。年终结账后,本账户无余额。

(1)“经费支出——经常性经费”的账务处理。

【例2—2—4】某行政单位2012年开出转账支票购买办公用品,共计500元,直接投入使用。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为:

(2)“经费支出——专项支出”的账务处理。

【例2—2—5】某行政单位2012年发生专项经费支出25 0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为:

(3)经费支出收回的账务处理。

已经列作经费支出后又收回的款项,叫做经费支出的收回,其处理方法如下:

①行政单位收回本年度已列为经费支出报销的款项,冲减当年的经费支出。

②收回以前年度已经列为经费支出的款项,应增加上年度结余,不得冲减本年度经费支出。

③材料的盘盈、盘亏和变价处理的差价,一般作为减少或增加经费支出处理。

④固定资产按规定处理后的变价收入,应作为其他收入。

考点 6.拨出经费账户的核算

拨出经费是指行政单位按核定预算将财政或上级单位拨入的经费,按预算级次转拨给下属预算单位的资金。

为了核算行政单位按核定预算拨付所属单位的预算资金,应设置“拨出经费”账户,该账户属支出类账户,其借方登记按批准的预算对所属单位转拨经费数,贷方登记收回或冲销转出数,平时借方余额反映拨出经费累计数。年终,本账户借方余额转入“结余”账户后应无余额。本账户应按拨出经常性经费和拨出专项经费分设二级账户,并按所属拨款单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行政单位对其所属单位转拨经费时,借记“拨出经费”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收回或冲销转出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拨出经费”账户。年终,“拨出经费”账户借方余额转入“结余”账户,借记“结余”,账户,贷记“拨出经费”账户。

【例2—2—6】某行政单位2014年6月10日,根据核定预算拨付所属单位预算资金200 000元,其中经常性经费150 000元,专项经费50 000元,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为:

考点7.结转自筹基建账户的核算

结转自筹基建是指行政单位经批准,用拨入经费以外的资金安排基本建设,这部分由行政单位筹集并转存建设银行的资金称为结转自筹基建资金。

为了反映行政单位自筹资金用于基本建设的规模,应设置“结转自筹基建”账户,它属于支出类账户。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转存建设银行时,根据转存数借记“结转自筹基建”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基本建设完工后剩余资金收回时,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年终结账时应将本账户的借方余额全数转入“结余”账户,借记“结余”账户,贷记本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年终无余额。

【例2—2—7】2014年5月1日,某行政单位将自筹的基本建设资金150 000元转存建设银行。要求编制会计分录:

编制会计分录为:

二、行政单位会计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核算

行政单位资产是行政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

考点 8.流动资产的含义

行政单位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暂付款、库存材料等。

行政单位流动资产与企业单位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同:

一是来源不同。行政单位的流动资产主要来自于政府预算拨款;企业的流动资产则主要来自于不同的投资者。

二是变现或耗用的期限不同。行政单位的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在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企业的一个营业周期可能会长于一年。行政单位的资金主要来自预算拨款,年度预算所列经费是单位年度内进行各项行政事务活动的财力保证,其流动资产存在一般不超过一年,而且资产耗费后不再收回。

考点 9.暂付款的核算

暂付款,是行政单位在公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所属单位或本单位职工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一般包括预付的购货款、职工预借的差旅费、报销单位领用的备用金、借给所属单位的款项等。

“暂付款”账户用来核算行政单位临时发生的暂付或待核销的结算款项。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暂付款的增加数,贷方登记结算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数,借方余额反映尚待结算的暂付款累计数。本账户应按债务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按实际发生额记账。

行政单位发生暂付款时,借记“暂付款”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有关账户;结算收回或核销转列支出时,借记“经费支出”“专款支出”等有关账户,贷记“暂付款”账户。

考点 10.有价证券的核算

1.行政单位购买有价证券的相关规定

①行政单位只能购买中央财政发行的国家公债,不能购买其他有价证券。由于行政单位是履行或代行国家职能的单位,为维护行政单位在履行公务时的公正性和独立性,行政单位不宜购买企业债券或金融债券,更不宜进行股票投资。

②行政单位购买有价证券的资金来源,只能是有权自行支配的结余资金,不得使用拨入经费和预算外资金购买,不能因购买有价证券而影响行政职责的履行。

③行政单位购买有价证券,不能列作支出预算。

④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和转让证券取得的收入与账面成本的差额,计入当期收入,反映在“其他收入”账户中,不能作为福利费处理或设立“小金库”。兑付或到期的有价证券本金,应作恢复银行存款处理。

⑤行政单位购入的有价证券,应视同货币资金一样保管,做到账券相符。

2.有价证券的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应设置“有价证券”账户,核算行政单位购入的有价证券。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购入的各种有价证券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出售有价证券或到期收回债券的成本,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兑付的有价证券本金数。

行政单位购入有价证券时,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借记“有价证券”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兑付本息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有价证券”账户和“其他收入”账户。“有价证券”账户记本金数额,“其他收入”账户记利息数额。

考点 11.固定资产的核算

1.固定资产的含义

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按《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的规定,一般设备单价在500元以上(含500元)、专用设备单价在800元以上(含800元)列为固定资产。单价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进行核算与管理。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

2.固定资产核算使用的会计账户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由会计部门和财产管理部门分别进行,会计部门和财产管理部门只设一套账。会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总账户,并根据固定资产的分类设置二级账户。在账上只记金额,不记数量,仅控制固定资产的总值。财产管理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按类别分品种进行数量和金额的明细核算,并按照使用单位或个人设立固定资产的领用登记簿(卡),在簿(卡)上只记实物数量,不记金额,并定期进行核对,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固定资产”账户,用来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该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固定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固定资产的减少数,余额在借方,反映单位现有实存的固定资产原值的总额。

“固定基金”账户,用来核算行政单位通过各种来源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基金。该账户属于净资产类账户,固定资产增加时记贷方,减少时记借方,余额在贷方,反映行政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基金总值。

3.固定资产增加的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加,主要包括基建完工、购置、自制或无偿调入等原因增加的固定资产。购建或有偿调入固定资产时,借记有关支出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同时,借记“固定资产”账户,贷记“固定基金”账户。

4.固定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的减少,主要有调出、变价出售和报废等情况。行政单位由于采购计划不周或计划的变更以及其他各种原因,致使一部分固定资产闲置不用的,应主动、及时地按制度规定报经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批准,进行调拨或出售。

有偿调出和变卖的固定资产,按其账面价值销账。借记“固定基金”账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同时按实际收到的变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其他收入”账户。

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由于损耗或其他原因不能再使用时,应进行清理,办理报废、毁损手续。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按账面价值销账。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净收入,记入“其他收入”账户,清理过程中的净支出,记入“经费支出”账户。

对于由于管理不善或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盘亏或毁损的固定资产,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按账面价值销账,借记“固定基金”账户,贷记“固定资产”账户。对于由于责任事故造成的盘亏固定资产,应责成过失人给予赔偿。

5.固定资产修理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各个组成部分耐用程度不同或者使用的条件不同,因而往往发生固定资产的局部损坏。为了保持固定资产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其使用效能,就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修理。固定资产的修理按其修理范围的大小和修理时间间隔的长短,可以分为大修理和中小修理,中小修理也可称为经常性修理。但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原则进行核算,收入与支出不必进行配比。因此,不管何种修理发生的费用,都列为当期的经费支出。

6.固定资产租赁的账务处理

行政单位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可以出租给其他单位使用。行政单位租出的固定资产,一般属于临时性租赁的性质,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该行政单位。租入单位支付租金,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单位。由于临时性租赁的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仍属于行政单位,因而对租出的固定资产不必进行总分类核算,只需在固定资产登记簿上注明。出租固定资产不是行政单位的主要业务活动,取得的租金收入应作为其他收入处理。

行政单位负债是行政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各项资产偿付的债务。它主要包括应缴预算款、暂存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由于行政单位不得借款、不单独发行债券、没有应交税费、没有应付利润等,因此它的负债不是由借贷业务产生的,绝大部分是应向国家财政上缴的资金。行政单位的各项负债应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及时清理并按规定办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考点 12.应缴预算款账户的核算

应缴预算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按规定取得的应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主要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行政性收费、罚款(指按国家规定由行政机关直接收缴的部分)、没收财物变价款、无主财物变价款、赃款和赃物变价款、其他应缴预算的资金等。

行政单位取得的应缴预算款项应当按照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对于未达到缴款起点或需要定期清缴的,应及时存入银行存款账户。

行政单位的应缴预算款,通过“应缴预算款”账户核算。“应缴预算款”属于负债类账户。收到应缴预算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应缴预算款”账户;上缴应缴预算款项时,借记“应缴预算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贷方余额反映应缴的未缴数,年终本账户无余额。行政单位按应缴预算款项的类别设置明细账。

【例2—2—8】某行政单位将追回的赃物变价出售,收入2 000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为:

考点 13.应缴财政专户款账户的核算

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财政专户实际上是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的简称。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为了核算行政单位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总账账户,它属于负债类账户。收到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账户,贷记本账户;上缴财政专户时,借记本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本账户贷方余额反映应缴未缴数,年终本账户应无余额。本账户应按预算外资金的类别设置明细账。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上缴同级财政专户的办法有三种:

1.预算外资金全额上缴财政专户的核算

【例2—2—9】某行政单位2013年8月3日收到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12 000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为:

上缴时:

2.实行按比例上缴财政专户的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应分别记入“应缴财政专户款”和“预算外资金收入”账户

【例2—2—10】某行政单位2013年实行预算外资金按30%的比例上缴财政专户的办法,8月16日该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80 000元,并将其中的24 000元上缴财政专户。编制会计分录为:

上缴时:

3.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财政专户办法的单位定期结算预算外资金结余时,应按结余数借记“预算外资金收入”账户,贷记本账户

【例2—2—11】某行政单位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60 000元,单位使用40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为:

收到时:

使用时:

考点 14.暂存款账户的核算

暂存款是指行政单位在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待结算债务,包括临时性暂存和应付未付款项。临时性暂存是指其他单位和个人存放于单位的款项,如存入的委托办事款项,不明性质的资金,按工资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按有关规定每年一次性提取的离退休人员特需活动费等。

行政单位为了核算临时性暂存款业务及小额代管款项,应设置“暂存款”账户,发生暂存款增加时记贷方;冲销和结算退还暂存款时记借方;本账户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结算的暂存款数额。本账户应按债权单位或个人名称设置明细账。

行政单位收到暂存款时,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贷记“暂存款”账户;冲销或结算退还时,借记“暂存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等账户。

【例2—2—12】某行政单位2014年1月收到甲单位委托办事款10 000元,已存入银行。根据有关凭证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负债的余额。行政单位既没有所有者权益,也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它既不接受所有者的投资,也不必向所有者分派资产。它的基金通常是从资产提供者那里获得的。行政单位的净资产反映国家和行政单位对资产的所有权,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

考点 15.固定基金账户的核算

固定基金是指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行政单位固定基金体现国家和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主要包括行政单位用国家拨入或单位自有的资金购建、上级主管部门调入、接受捐赠的各项固定资产所占用的基金。

固定基金增加的业务主要有调入固定资产、国家拨款购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盘盈等;固定基金减少的业务主要有有偿调出或变卖固定资产、盘亏固定资产、毁损或报废固定资产等。

为了保全固定基金,行政单位应按规定取得和使用固定基金,不得任意增减固定基金,因此,要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固定基金的增减变动及结余情况,促使行政单位按规定增减固定基金。行政单位因购入、调入、建造、接受捐赠以及盘盈固定资产所形成的基金,应该设置“固定基金”账户,它属于净资产类账户。增加固定基金时,借记“固定资产”有关账户,贷记本账户;减少固定基金时,借记本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有关账户。

【例2—2—13】某行政单位2014年8月20日以政府采购的方式购置计算机一批,价款60 000元,由财政预算资金全额支付。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同时:

考点 16.结余账户的核算

结余是行政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表明行政单位在公务活动过程中收入保证支出的程度。

核算行政单位年度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应设置“结余”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年终各支出账户余额的转入数,账务处理是借记“结余”账户,贷记“经费支出”“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账户的余额。贷方登记年终收入账户余额的转入数,账务处理是借记“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账户的余额,贷记“结余”账户。本账户贷方余额为行政单位滚存结余。有专项资金的单位应将结余分为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并且按照经常性结余和专项结余分别核算。

三、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

考点 17.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编制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会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

1.有专款收支业务的,还应按专款的种类编报专项资金支出明细表。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应当按会计要素的类别分别列示。

(2)收入支出总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年度收支总规模的报表。收入支出总表按单位实有各项收支项目汇总列示。

(3)支出明细表是反映行政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预算执行情况的报表。支出明细表的项目,应当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列示。对于用财政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收入安排的支出应按支出的用途分别列示。

(4)附表是指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会计单位的要求编报的补充性报表,如基本数字表。附表按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规定的项目列示。

2.行政单位应当按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

(1)月报,是反映行政单位截止报告月度资金活动和经费收支情况的报表。月报要求编报资产负债表、支出明细表。

(2)季报,是分析、检查行政单位季度资金活动情况和经费收支情况的报表,应在月报的基础上较详细地反映单位经费收支的全貌。各行政单位的季报,要求在月报的基础上加报基本数字表。

(3)年报(年度决算),是全面反映年度资金活动和经费收支执行结果的报表。年度决算报表种类和要求等,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决算编审规定组织执行。

行政单位的会计报表,要保证数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主管人员和机关负责人审阅签章并加盖公章后上报。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对于屡催不报报表的单位,有权暂停其预算拨款或预算外资金的拨付。

3.行政单位在报送月报、季报、年报时都应编写报表说明书。报表说明书包括报表编制技术说明和报表分析说明。

4.报表技术说明主要包括: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特殊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收支情况和结果的影响等。

5.报表分析说明一般包括:基本情况,影响预算执行、资金活动的原因,经费支出、资金活动的趋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对上级会计单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考点 18.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的分析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预算情况分析、开支水平分析、人员增减情况分析和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分析等。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分析行政单位实际收支与预算安排之间的差异,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由于行政单位的收入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其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重点在预算支出执行情况的分析。而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通过编制“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分析表”进行,分别列示预算支出各项目的上年实际数、本年预算数、本年实际数,以及本年实际数占上年实际数的比重和占本年预算数的比重,并分析各项目本年实际数与预算数产生差异的原因。

(2)开支水平分析。主要包括分析行政单位各项支出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是否符合费用开支标准,是否符合费用开支定额,有无超标准开支,有无铺张浪费,有无乱开支和乱摊销。可与本单位以前年度比,也可与其他单位比,找出差距及其形成原因,以便今后加以改进。

(3)人员增减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分析行政单位的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国家核定的人员编制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各类人员配备在结构上是否合理,在总量上是否超出编制总数,若存在超编现象,应分析超编原因,及超编对支出的影响程度;若存在缺编现象,应分析缺编原因,及缺编对支出的影响程度。

(4)固定资产利用情况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是否有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是否有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在用的固定资产利用程度如何,是否有闲置浪费的现象;在用的固定资产维护保养工作如何,是否有乱用、滥用、丢失、毁损和非正常报废现象;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是否正当、合理,手续是否完备。

考点 19.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下的行政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是指各级行政党派、政协机关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资金的取得、使用及其结果的一种非营利组织会计。这种会计的主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以及党派、政协机关,客体是国家预算资金的取得、使用和结果;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国家预算资金款项的领报,目的是提高社会效益。

行政单位会计呈现以下的特点:①具有明显的非营利性;②不需进行成本核算;③收支核算服从预算管理的要求;④会计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下,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政资金划拨方式的改变。我国行政单位的经费领拨关系以前一直是层层转拨,由主管会计单位划拨到二级会计单位再转到基层会计单位。实行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后,财政资金的划拨分为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

(2)出现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核算内容。为了核算在授权支付方式下财政部门给预算单位下达的用款额度和该额度的使用情况,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一个零余额账户,行政单位在会计核算时,需在单位账簿资产账户中增加一个“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

(3)行政单位出现了无货币资金收入、支出业务的拨入经费和经费支出的核算。

(4)收入类、支出类的会计核算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