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奇迹之诞生
论起互联网对商业社会冲击之最,非电商莫属。电商这个新的商业“物种”,让消费者改变了数千年来当面交易的固有习惯而从遥远的互联网另一端购物,也让长期习惯于层层代理、零售产品的企业改变了渠道架构。电商从交易角度改写了市场。
阿里巴巴(下文简称阿里)平台的交易额已经增长到让人惊叹的天文数字。2014年,淘宝与天猫的总成交额高达2.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中国商品零售总额的12%。如果把阿里当成中国的一个省,它的GDP排名在第12位,与上海并列,排在北京、安徽、陕西等省市前面。如果把阿里当成一个国家,它排名在全球第32位,排在马来西亚、丹麦、新加坡等经济体前面。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逐步深入,各种新奇事物不断出现。人们很快发现,互联网不仅创造了电商,而且还创造出闻所未闻的组织形式参与市场。维基百科,这个仅有短短十几年历史的网站,依靠素不相识、天各一方的志愿者相互协同配合,居然创造了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百科平台,成为全世界第五大网站,成就了一项商业奇迹。
1768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英国苏格兰诞生,人类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工程从此开始。不列颠百科邀请各个行业的知识精英编纂知识词条,由此汇聚人类各行各业的知识。每套不列颠百科全书厚达33000页。人类知识史上许多光辉灿烂的名字,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萧伯纳、赫胥黎,都刻印在不列颠百科编纂者名录上。不列颠百科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在西方国家,人们普遍认为该书的权威性仅次于“上帝”。
互联网时代,网络把人们从书架拉到了屏幕前。2001年,完全基于互联网的维基百科创立。与不列颠百科不同,维基百科采用一种当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志愿者方式编纂词条。任何人都可以自愿参与编纂词条。词条内容和修改只要符合维基百科规则,并经注册编辑网络投票审核就能有效收录。维基百科的注册编辑并不经由任何机构指定。成功创建一定数量以上词条者就能成为维基百科的注册编辑。维基百科的绝大部分环节都对参与者开放:开放注册编辑、开放规则制定、开放首页设计、投票选举管理员……
维基百科,这个开放、免费的网络百科全书快速成为全世界知识的权威搜索平台,颠覆了传世200多年的传统大英百科全书的领导地位。目前,维基百科虽然只有50多名专职人员,却汇聚了来自全世界1600万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志愿者,以287个语言版本编纂词条。自创办13年来,这些素不相识、天各一方的志愿者经由互联网协同配合,为维基百科创建了3124万条词条,260倍于不列颠百科全书。目前,维基百科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网站。全世界有10亿民众定期或不定期地使用它。
资料来源:以上内容部分摘自:中央电视台节目《互联网时代》,2014年。
互联网还在不断地创造新的奇迹。许多奇迹在人们的质疑声中脱颖而出,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维。小米科技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小米科技超高的业绩增长速度,以及让人匪夷所思的营销方法,令世人瞠目结舌。
小米科技成立于2010年4月。2011年8月小米科技发布了第一代小米手机。
自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以来,小米手机销售量即以令人瞠目结舌的超高速度增长。两年之后的2013年,小米即售出1870万部手机,含税销售额约为300亿元人民币。2014年,在国内手机市场销量同比滑坡的背景下,小米公司销售手机6112万部,含税销售额743亿元。依照较为权威的IDC统计,2014年第三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已跻身全球第三名,仅次于三星和苹果,也超越传统的四大中国手机品牌“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四个品牌的简称)。
从推出第一代手机开始,小米科技从无到有,短短3年时间居然能跻身手机行业全球第三。华为、联想花了约30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BAT(百度、阿里和腾讯)成为世界500强用了约15年。而依照目前趋势估计,小米科技最晚在2016年就能成为世界500强,仅仅历经6年时间。这不仅是手机行业的奇迹,在整个中国商业史上也堪称奇闻。
小米依靠什么成就奇迹的呢?这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成就奇迹的小米有许多令传统营销人耳目一新但又匪夷所思的营销策略:小米绝大部分手机都通过互联网而不是线下门店销售,小米手机互联网销售采取预售甚至网络“抢购”方法,被称为“饥饿营销”;小米品牌几乎不做广告,也不投资大规模的公关宣传活动,但却能让三四线小城市的年轻人也耳熟能详。小米拥有巨量的粉丝,每天小米论坛上粉丝的讨论帖子高达20多万条,小米粉丝们总是热情高涨地向别人宣扬小米品牌。小米的手机系统MIUI每周迭代更新,许多更新内容由粉丝投票决定……
小米的成功也带来了巨大争议。从手机业到传统行业,从企业界到学术界,对小米的质疑声一直不断。小米的营销是否只是炒作?小米的辉煌业绩是否只是昙花一现?小米的性价比有没有瑕疵?诚然,从消费者反馈的信息来看,小米也有若干问题。但即使如此,小米的销售业绩依然超高速增长。近一年来,国际媒体开始关注小米颠覆性的营销模式,多家知名国产手机品牌开始从手机硬件配置、定价、销售渠道以及粉丝互动等方面悄悄学习小米的做法。
联想CEO杨元庆说,“小米把构建粉丝社区作为起点,听取粉丝的反馈来开发、改进产品,通过他们的口碑推广产品……依靠这样的模式,小米取得了飞速的成长。包括联想都在向小米学习,但显然它更长于此道,有很深的基因。”
“很深的基因”意味着这是一个新的商业“物种”。同行的态度间接证明小米模式有独特的过人之处。未来小米能否继续辉煌很难预知,但小米的这个独特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却已经成为手机行业一种典型的成功模式,也影响诸多行业的营销实践,颠覆了人们对营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