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是你想多了](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90/656290/b_656290.jpg)
1-3 拍摄模式不分专业和非专业
在网上,关于用什么模式或挡位拍摄,也是网友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在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印象中,纯手动的M挡是最专业,也是可以拍出好照片的挡位,然后是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会在拍摄不同题材时用不同的挡位,至于程序曝光的P挡及AUTO自动挡则被视为“傻瓜挡位”,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通过这几年我的实际拍摄体会来看,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拍摄挡位,每个挡位也都可以拍出动人的照片,不同的拍摄模式,只是途径和特点不同而已。并不是只有M挡可以拍出好照片,并不是P挡拍出来的照片就会差于M挡。而且大多数摄影师也在用光圈优先或快门优先,甚至P挡,这很正常。
下面我想用一些比较通俗易懂的实际拍摄经验,来介绍一下这四个挡位的应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DBBF6/3590314703016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4_0010.jpg?sign=1739357792-B8gATKjJAMtlopaqaQUOg7mGO6NrM2vh-0-a68f2ae14243d3078aa7a696f4e66d9d)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DBBF6/3590314703016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5_0011.jpg?sign=1739357792-Ib8kLyf4UVJ6OhXjpndP3Ni3GTw3nV95-0-bf9e0ea9cc4c9c9c740cc9546e3693a1)
M挡手动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拍摄经验丰富的人,可以凭经验通过取景器在不同光线环境取景构图中主观判断测光情况。通常情况下是先确定好光圈值,然后在实际取景拍摄中,根据画面明暗和测光条的滚动情况,判断和调整快门。尤其是在遇到一些特殊环境的拍摄时,M挡手动调节很有必要。例如,晴天时拍人像,需要把背景压得很暗,如果用光圈优先模式,并降低曝光补偿的方法会受限制,此时会采用M挡来配合光圈,并调整快门来实现;再例如,拍黑暗中的蜡烛、烟火或创意类摄影时,用M挡会比较方便,因为曝光时间可以自己决定。
光圈优先模式:貌似大部分摄影人都喜欢用光圈优先模式,也就是锁定光圈值后,由相机根据不同取景来判断构图画面的曝光。但是不熟悉测光的朋友,也许会发现画面有时很暗,有时很亮,这说明你还需要通过实战,了解所谓“白加黑减”的技巧,也就是通过调节曝光补偿来弥补A挡拍摄的不足。但是在大多数拍摄中,尤其是光线变化较快、较多的环境,把测光交由相机的光圈优先模式显得更加方便、省事、快捷。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DBBF6/3590314703016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5_0012.jpg?sign=1739357792-kvkFdsdxb8piECORIAkzrGg8EcuuyMdP-0-1516320d2663efb8563491383093763d)
快门优先模式 :就像很多摄影教材里提到的,这个模式大多用于拍摄运动物体时。是把正在运动的拍摄对象拍清楚,还是把它们刻意拍虚一些,则决定于你选择的快门值。这时用快门优先模式,则更加省事、直接。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1DBBF6/35903147030168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16_0013.jpg?sign=1739357792-rZffWHS9AP6I1Y0jP9mldz4olVdq0lsf-0-521086920d3d96f377523a7cf707b82d)
P挡自动模式:很多初学摄影的朋友都用过,把光圈和快门,甚至ISO(感光度)都交由相机来安排。这种模式适合对画面和拍摄效果要求不高的朋友进行普通拍摄。也许在光线充足的时候,无法拍出虚实明显的照片、运动物体的拖尾效果等,但是如果同样拍摄一张普通的风景照,P挡也许不亚于M挡的拍摄效果。
如果非要通过拍摄模式来判断是否专业,我认为可以坚持自己习惯,并会根据实际拍摄切换拍摄挡位的方式才是专业。一味追求形式而坚持手动挡,也许会适得其反。其实在有些拍摄领域,例如,新闻和纪实题材的照片,拍到往往比拍好更重要,而在这类摄影师中,不乏用P挡的朋友,其实这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