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漫画的定义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或影射等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娱乐性的作品,娱乐性质的作品往往有搞笑型和人物创造型(设计一个作者所虚拟的世界与规则)两种。

《加奈日记》

《地狱少女》

《火影忍者》

《NANA》
以上是日本流行的漫画作品,相信大家愿意翻阅这本书说明对于漫画是有一定了解的,漫画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有很大的区别,它精简概括了人物的特点,并将其特征夸张放大。故事涵盖多种多样的情节,且正向多元化发展。
1.1.1 漫画的发展步伐
“漫画”二字起源于中国北宋,最初使用“漫画”二字的是北宋学者、画家晃以道,在其著作《景迂生集》中说:“黄河多淘河之属,有曰漫画者,常以嘴画水求鱼。”这里说的漫画是一种水鸟的名称,因为它捕鱼时潇洒自如,像在水上作画而得名。1925年5月,《文学周报》连载丰子恺的画并注明为漫画,这是中国最早称为漫画的作品。西方漫画源自英国,19世纪法国画家杜米埃在西方漫画史上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
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分支,漫画发展至今天,已形成了3种形态,即讽刺幽默的传统漫画、叙事的多幅或连环卡通漫画和探索性的先锋漫画。讽刺、幽默的传统漫画我们平常总会看到;卡通漫画是借鉴卡通手法、风格而编画的连环漫画;先锋漫画至今在国际上仍然没有清晰的定义,一般指介于幽默的传统漫画、叙事的多幅或连环卡通漫画之间。先锋漫画是漫画与前卫艺术之间的边缘艺术形式,或者说是受当代先锋艺术催化而生的一种新的漫画流派,强调在价值观和审美取向上的探索功能,对传统漫画具有“颠覆性”。

《北斋漫画》

丰子恺的《风雪变幻》

杜米埃漫画
溯本求源,漫画自诞生那天起,就具有高贵的艺术血统,据史料记载,早在15世纪的欧洲,一些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就出现在绘画作品中。

贺加斯的《时髦婚姻》
有史可查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画家威廉·贺加斯,在他们的素描稿和油画中频频出现一些夸张变形的人物造型,尤其是贺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时髦婚姻》和《性格与漫画》等,标志着近代西洋漫画的形成。
1.1.2 日本漫画的发展
日本动漫是日本动画和日本漫画的合称。其中,日本漫画享有绝对的全球第一的地位,虽然日本动画因过于快速的批量生产和过于庞大的市场需求等因素,使得多部作品大量节约资金,制作过于快速,所以很多作品不如美国极少数动画电影特效那么炫目,但是凭着其独特的人物和剧情设计,独具创新和趣味性,魅力十足,在全球仍拥有绝对第一的地位,拥有忠实的读者。这里所指的美国少数动画电影,主要是一年内屈指可数,有时候甚至一年只有一部甚至连一部都没有的好莱坞电影动画,由于数量极少,所以可把资金全部投资在这些项目上,可以说是资金砸出来的。除了极少数好莱坞动画电影外,绝大部分美国动画(包括电视TV动画和电影)水准都远不如绝大多数的日本动画。
1917年,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北山清太郎制作了《猿蟹合战》,幸内纯一创作了《锅凹内名刁》,此三人为日本动画的奠基人。其中,下川凹夫创作的《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被公认为日本的第一部动画片。

幸内纯一《锅凹内名刁》

下川凹夫摄制《芋川掠三玄关·一番之卷》
1933年,日本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力与世间女子》诞生了,它是由政冈宪三和其学生懒尾光世制作完成的。二战期间,懒尾光世拍摄了“桃太郎”系列动画片,鼓吹侵略,美化、夸耀日本军国主义,其中的代表作是1944年制作的《桃太郎·海上神兵》。

《力与世间女子》

《桃太郎·海上神兵》

《桃太郎·海上神兵》
1945年,日本战败后,反战题材的动画影片颇受欢迎且影响深远,期间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动画界誉为“怪人”的动画家——大藤信郎,他于1927年拍摄了黑白版的《鲸鱼》,并于1952年摄制完成了彩色版的《鲸鱼》,该部动画片成为首部获得国际大奖的日本动画片。大藤信郎把流传在中国数千年的皮影戏和日本独有的千代纸结合起来绘制动画。大藤信郎在日本知名度极高,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大藤奖”更成为日本一流的动画片奖项。

大藤信郎《鲸鱼》

美树本晴彦

河森正治
1974年,日本动画进入了成熟期。
20世纪70年代初期,日本涌现出大批科幻机械类动画的大师,代表人物有松木零士、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树本晴彦等。其中最著名的富野由悠季是“GUNDAM”系列的创始人之一,他执导了《机动战士GUNDAM》(1979年)等SF类动画电影。1982年,河森正治在为《超时空要塞Macross》担任机械设定时,开始崭露头角,随后他出任导演监制了《超时空要塞》的系列剧场版动画影片。

富野由悠季《机动战士GUNDAM》

河森正治《超时空要塞Macross》
1.1.3 中国漫画的发展
中国漫画的特色孕育于悠久而厚重的历史,以及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至清末民初崭露头角。随着报刊的出现,漫画直观的讽刺及对社会政权的辛辣批判,成为一种特殊的“武器”而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画种。
中国漫画曾经辉煌一时,但后劲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这里就不多讲了,学习本书的各位,中国漫画的未来就由你们来开创啦!
21世纪的中国漫画主要流传于网络,由于21世纪的漫画人才短缺和一些错综复杂的原因,中国漫画正处在瓶颈期。21世纪的中国漫画主要为仿日式漫画的风格,这也说明中国漫画正在艰难地探索,但是今天,仍然有一批漫画家在默默支撑着中国漫画的发展,国家也对动漫行业给予了一定的扶持,当今中国漫画正经历人才空白期,总有一天,中国漫画会复兴。

敖幼祥《乌龙院》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哪吒传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葫芦兄弟》

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喜洋洋与灰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