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说话讲究时机,往往事半功倍(1)
讲究时机,往往事半功倍。谈话话题的选择也是时机的问题,你需要根据别人的需要或者喜好来选择。说话讲究时机,就不要表现太亲密,过密易疏。要学会相信别人,不要反复提醒。当别人愤怒的时候,千万不要火上浇油。要善于欣赏别人的成就,不要扫人家兴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当你觉得你有话不说不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的说话方式是否能够为别人所接受。
讲究时机,事半功倍
老狐狸认为,说话如果能够讲究时机,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时机首先指的是形势,整体形势如何,直接决定了该如何说话。
我们说一个人不会说话,一般会用不合时宜来形容。历史上其实也有一些人说话,很合时宜,结果做出了让人赞叹的壮举。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一个叫缇萦的小姑娘。
公元前167年,临淄有个人叫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但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看病,结果因为看病而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由于不善于和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就辞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一次,一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去看病。但那病人吃了药,病并没有好转,没过几天就死了。大商人于是向官府告淳于意庸医误诊。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要在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他被押解去长安,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儿子,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人再三劝阻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信,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相反很重视起来。那信中写道:“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当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好官。这回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仅为父亲难过,而且也为那些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如果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就再也没有办法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一点办法也没有。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当时的汉文帝正主张以孝道治理国家,他看了信后,对这个小姑娘十分同情,觉得她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召集大臣共同商议,他对大臣说:“犯了罪是应该受罚,这是天经地义的。可是受了罚,也应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动辄在他脸上刺字或者砍掉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又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最好是商量一个能代替肉刑的办法!”
大臣们一商议,便提议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的改打三百板子。汉文帝于是正式下令废除肉刑。
缇萦之所以能够成功救回父亲,和当时以孝道治理国家的形势是一致的。一个小姑娘,就懂得上书救自己的父亲,哪怕她的父亲犯了天大的罪过,汉文帝看在这份孝心的上,也会有所宽恕。事实也确实如此。
说话讲究时机还在于抓住准确的时间点说话,少说别人厌恶的话。鲁迅先生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一户人家生了个小孩,很多客人来了。有的客人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是个高官,有的客人说这个孩子一定会很有钱。主人听了都笑逐颜开,十分高兴。这个时候,有个人说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死,主人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
事实上,最后一个人说的是真话,但是确实不该说。
劝说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时机,提前说出来和以后说出来,很多话就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当然,我们不但要等待时机说话,同时也要创造说话的时机。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为齐国的富强立了大功。有一天,齐桓公问大臣们说:“因为有了管相国,我们齐国现在才民富国强,威震天下,寡人想封他为仲父,让他总管内政外交。你们想一想,看行不行?认为行的,就站到左边;认为不行的,就站到右边。”
听了国君的话,大臣们有的站在左边,有的站在右边,其中,站在左边的很多,站在右边的很少。然而直到最后,还有个叫东郭牙的大臣始终站在大门中间,既不往左,也不往右。桓公觉得很奇怪,于是问道:“东郭牙!难道你没有听清寡人的话吗?”
东郭牙并没有直接回答,相反,他问桓公:“大王,您说凭管仲的智慧,能不能谋取天下?”
“当然能。”桓公毫不犹豫地回答说。
“那您说,凭管仲的决断,敢不敢干一番大事?”东郭牙又问。
“那是显然的。”桓公有点生气,东郭牙居然问这样简单的问题。
“大王因为管仲的智慧能谋取天下,他的决断能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就决定把内政外交大权全部交给他。”东郭牙顿了顿,接着说,“管仲以自己的智慧和决断,又凭借大王的威势,必然能将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这样一来,对于大王您,是不是也存在危险呢?”
桓公听了,恍然大悟。确实,如果全权委托给了管仲,那么用不了多久,齐国就只知道有管仲,而不知道有齐王了。于是,他让管仲管理外交,而把内政交给别人。
东郭牙之所以能够成功劝说国君,就在于他创造了一个说话的时机。他首先哪一边也不站,让国君关注到他。然后通过几句问话,让国君留意到他的意思。最后通过一句问话,就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所在。这种劝说的方式首先就解除了国君的戒备,进而就站在了国君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自然能够得到国君的认可。
老狐狸认为,很多时候,说话的时机比要说的内容重要得多,说话的时机不对,即使再正确的内容,也很难说服别人。因此,我们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不要总是想着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完善,而应该想着在不同的时候应该说什么内容,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赞同。
适当话题,细心切入
老狐狸认为,与人交谈必须寻找合适的话题,然后细心切入,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谈话效果。
春秋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国王十分好战,屡次挑起邻国间的战争,弄得烽烟四起,民不聊生。齐国贤士田赞听说了这件事情,决定去劝说楚王。
他穿着一件十分破旧的衣服来到了楚国,请求拜见楚王。楚王很早就听说过田赞的名声,于是很热情地接见他。一见面,楚王看到田赞的衣服十分破旧,很是惊讶。问他说:“先生是天下有名的贤人,怎么落魄到这种地步?”
田赞一听,颇不以为然,笑道:“我的衣服虽然破旧,但还不算最糟糕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衣服呢!”
楚王哈哈一笑:“怎么可能有比先生这种衣服更糟糕的呢?”
田赞说:“铠甲就比我这身衣服更糟糕!”
楚王十分好奇,问道:“先生为何有如此一说?”
田赞说:“铠甲冬天穿上冷,夏天穿上热,没有什么衣服比它更糟糕了。我因为贫穷,才穿这么糟糕的衣服。您是大国君主,富贵无比,却喜欢让百姓穿更糟糕的铠甲,是否有失明智?”
楚王一听很不高兴,责备道:“先生不会是来充当说客吧?”
田赞很坦然地笑着回答:“我哪是当说客?我完全是为大王您着想!您让百姓穿上铠甲,去做砍断人家的脖子、挖空人家的肚子、毁坏人家的城池、杀死人家的父子的事,这样会损害您的名声。如果说这样做是为了获得实际利益,那么您损害了别人,别人也会千方百计损害您;您让别人感到危险,别人也会让您感到危险。这难道不是在做既不安全,又损害名声的事情吗?”
楚王默然良久:“您说得对,我一定会改正以前的错误。”
田赞想说服楚王,真可以说是挖空心思。他没有站在自己的道理上表明态度,也没有站在受苦的老百姓角度上表明态度,而是站在楚王自己的角度上来表明这个态度。这个是楚王无论如何无法回避的,这也就是最合适的话题。
当我们与别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话题,而这个话题一定要站在对方角度来考虑,原因是只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对方才会愿意听,才会听得下去。很多时候,我们与人交谈的时候,总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总是说自己遇到的问题。这不会引起别人的兴趣,也不会让别人关注,相反,只会让别人反感。
我们来看看父母在一起交谈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如果某个父母总是夸耀自己的孩子如何厉害,显然这个谈话是进行不下去的,原因是孩子厉害是你的,又不是对方的。对方顶多迎合你两句,但是绝对不是内心的赞同。如果你谈论别人的孩子的各种好的方面,别人自然会谈论你的孩子。把别人放到一定高度,别人一定会把你放到更高的高度,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一定要寻找合适的话题。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君去世了,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了王位,当时孝成王还很小,于是太后执政,国内有些动荡不安。秦国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发兵进攻赵国,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赵国只得向强大的齐国求救。齐王答应出兵,但是要求赵国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而长安君是赵太后最疼爱的儿子,她不顾大臣的一再恳求,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而且下令谁如果再劝她将长安君作为人质送往齐国,她就要羞辱谁。这时,老臣触龙求见了太后。触龙没有劝赵太后把长安君送往齐国,而是从自己的儿子谈起,谈到自己对儿子的怜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通过这一点,触龙很快和赵太后取得了感情上的认同。触龙开始谈怜爱之道,为孩子好就要想方设法让他建功立业,最后成功地说服了赵太后将长安君送往齐国。
即使是我们责备别人的时候,也要学会寻找合适的话题,不要让责备十分尖锐,更不要让责备上升到做人的高度。其实,很多时候责备本身就不应该成为话题,责备应该转化为关心。当你用一种关心的态度去说服别人的时候,那么你选择的话题自然是关心别人的话题。比如劝说亲人不要抽烟,如果仅仅从容易让周围人产生厌恶的角度来劝说,还不如从容易让自己被孤立的角度;如果从吸烟浪费钱的角度,还不如从吸烟有害身体的角度。
事实上,如果责备别人是为了别人好,用一种关心的话题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如果责备仅仅是为了发泄怨气,那么这样的责备话题自然会破坏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一个好的话题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一个糟糕的话题往往容易将事情弄得很糟糕。我们要选择好的话题,一定要从交谈对象方面寻找,而不要从自己的角度来寻找。找到交谈对象的兴趣所在,交谈对象现在忧虑的问题,交谈对象将来要做的事情。这些话题的寻找并不难。即使是和别人攀老乡关系,其本质也是从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那些只懂得在自己身上找话题,专门诉说自己的忧愁和快乐的人,我们会发现并没有多少人愿意搭理他们。事实上,所有的情绪都是个人的事情。个人的事情别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在日常交谈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找好的话题。
好的话题,还要尽量避免谈负面的东西,不要谈那些容易引起人消极情绪的东西。如果一个人老是传播负面消息,久而久之,人们会对他避而远之,原因是跟他一交谈,尽是坏消息。但是坏消息总是比好消息传播得要快,原因是人们都倾向于传播坏消息。为此,我们要学会尽量克制自己传播坏消息的冲动,尽量说些正面的、阳光的内容。
不要太亲密,过密易疏
老狐狸认为人和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距离,这种距离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而且是心理的距离。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这种距离对于别人来说,是一种尊重;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保护。
人与人之间太亲密,就容易不在意,会忽略了很多细节,甚至有些人专门用一些轻慢的话来显示自己和别人的亲密程度。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不会生气的。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你挖苦他太多,你嘲讽他太多,他也会觉得跟你在一起很受打击,于是会主动疏远你。
为此,我们在与人交谈中,要学会保持一种敬畏的心。不要自认为和对方很熟悉,不要总以为别人不会生气,很多时候别人都是会生气的,即使不生气,心中也有想法。即使是很亲密的朋友,他没有想法,也不会生气,但是他容易将你的随意当成他对你的一种宽容。
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在说话的时候也应该有所注意,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要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比如要请求朋友帮忙,或许就不会说:“我要这个,你帮我拿。”而会说:“你好,我拿不了那个东西,你能不能帮我拿一下?”在言语上不要过于随意,就要学会不要将自己的喜好当成别人的喜好。自己的美食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就是毒药。魏晋时期,山涛和嵇康是很好的朋友。后来,山涛当了大官,他向朝廷极力推举嵇康做官。嵇康听说后,十分生气,因为自己从来就不想做官,更不想在这个朝廷做官。他最好的朋友山涛居然不了解他,把自己的“美食”认为是所有人的“美食”,却不知对嵇康来说那只不过是毒药。于是嵇康一怒之下写了绝交书,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山涛之所以失去这个朋友,就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站在嵇康的角度考虑问题。然而嵇康却十分了解山涛。后来,因为得罪了钟会,嵇康被拉去杀头,他嘱咐孩子说他死后,他们可以去投奔山涛,因为山涛是个难得的长者。山涛果然对他的孩子很是关怀。
过密易疏,就要学会不要强人所难,尤其是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中国人不大习惯拒绝别人,也不大习惯接受别人的拒绝。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答应自己的要求,然后兑现承诺。但是很多要求确实非人力能为,即使是最好的朋友,如果他没有办法帮你,就算他答应你了,也是没有办法帮,最后反而容易把关系弄僵。所以,不要强人所难,如果真正地把别人当成朋友,就不要老是麻烦别人,不要老是给别人出难题,而应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其实很多时候如果你换个位置,你也很难答应自己提出的要求。作为朋友,就不能让他为难。
在言语上与人不要过密,就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杰米扬煮得一手好汤,有一次他请朋友来喝汤,朋友欣然前往。刚喝第一碗的时候,朋友就啧啧称赞起来。杰米扬于是劝说朋友喝第二碗。朋友也欣然同意,毕竟他的汤做得确实好喝。但是杰米扬丝毫没有考虑到朋友的感受,一个劲地劝说他继续喝,直到朋友喝了很多汤以后,杰米扬还是那样热情地劝喝。朋友后来十分狼狈地走了,从此再也不和杰米扬来往了。汤确实好喝,但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一下他是否愿意继续喝下去。如果一味地强求,不但汤会变味,朋友关系也会变得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