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中国家教(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学习知识是人生的第一需要(2)

■杨靖宇论治学方法

一提起杨靖宇将军自然是家喻户晓了,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转战白山黑水之间,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展开了殊死的斗争,灵活机动的战术指挥,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以及英勇作战直至牺牲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深切怀念与敬仰。但是很多人大概不知道杨将军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儒将,早在1920年的时候年仅15岁的他还在读小学,就写出了一篇足以为当今的青年人提供启迪与指导的《与友论修学方法书》,原文是用文言写的,短小精悍,在这里用白话文的形式,与读者共同聆听这位革命先烈在做学问方面的教诲。

说起做学问的大道,它的义理深邃而宽广,是拿取不会穷尽,运用不会枯竭的。人们打算不避寒暑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那些书籍都悉数阅览,并且将它们的真谛都了然于胸,做起来还是太难了吧。有的人说:口中不停地吟咏,手里从不放下书本,从早到晚的诵读,年复一年的如此苦读,那书本中的道理即使再精深古奥,没有不能得到的了;又有的人说:关门闭户潜心修学,不顾外面的事情,专心致志,读什么就只考虑所读的部分,那书本中的大义即便再难以解读,还是没有不能得到阐释的了。我认为这两种做法,并不是一个做学问所应该遵循的最正确的方法。如果从早到晚的诵读,但是不能加入细致的思考与观察,恐怕必将陷入学而不思则罔的弊端;反过来,如果只闭门潜心修学,仅仅把思考用在能够看到的眼前的事物上,能够把所读的东西都一一弄明白,但因为目光狭窄,恐怕也难免染上思而不学则殆的弊病。因此看来,做学问的方法。最好把上述两点中的长处结合起来,摒弃他们的不足。如果书中的义理不能获取的话,就要向周围的人们广泛的求访咨询,遇到了在你之前就洞晓书中奥义的人,即使他住得很远,也不妨背起行囊去向他请教。就好像孔子说过:我不是出生以来就知道那些学问与道理的,嗜好古义又去敏锐的求索而已了。如果一件事情不能彻底弄懂,就一定要详密细致的进行参据与查考,千万不能随意臆断忖度,就是遇到了一个比自己学问身份低微卑劣的人,只要他在这一方面能对我有所指教,我就务必静下心来恭恭敬敬地向他求取学问。这就好像《论语》中所讲到的:孔文子,聪敏又喜好学习,不把向比自己低贱的人求学看作耻辱的事情,一样的道理了。如此这般,早上也这样做,晚上也这样做,仓促匆忙的时候如此,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如此,那么不能解惑的道理一定能豁然开朗,不能尽晓的事情自然就没有不能明白通达的了。做学问的方法,抛弃了这个读书、思考、求教相结合的办法,就没有其他途径了。

华罗庚的治学方法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讲过很多治学的经验和方法,在这里总结出几条:

首先,打基础要扎实。我们必须认识科学知识的积累性,学习科学知识有如筑塔,级级上升,每一级都建筑在以下诸级之上,因之,一级不稳,就筑不上去。如果没有基础的学术知识,无论什么学科到头来都是空中楼阁。比如有人在中学里就要自学量子力学,算不算雄心壮志?这可能太早了一些。不了解力学,不了解微积分,而自以为可以读懂量子力学,这是不可想象的事。

从基础到提高有方法:要真正打好基础,有两个必经的过程,即“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由薄到厚”是学习、接受的过程,“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愈读愈厚,我们所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是,这个过程主要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学”并不到此为止,“懂”并不到此为透。要真正学会学懂还必须经过“由厚到薄”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读一本书或是看一叠资料的时候,如果对它们的内容和精神做到了深入钻研,透彻了解,掌握了要点和关键,你就会感到这本书和这叠资料变薄了。看起来你得到的东西似乎比以前少了,但实质上经过消化,变成精炼的东西了。这样就不仅仅是在量中兜圈子,而是有质的提高了。只有经过消化提炼的过程,基础才算是巩固了。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再练,就不是普通的练功了;再念书,也就不是一本一本往脑里塞,而变成为在原有的基础上添上几点新内容和新方法。经过“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过程,对所学的东西做到懂,彻底懂,经过消化的懂,我们的基础就算是真正打好了。有了这个基础,以后学习速度就可以大大加快。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学习和科学研究上循序渐进的规律。

其次,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和点滴工作入手,因为江河的形成正是由于点滴的聚汇。分析一下,任何一个成功的科学工作都是由不少步骤所组成的。由第一步看第二步,是容易的,较直觉的;由前一步看后一步,也莫不如此。但是,一连若干步贯穿起来,这便成为一件繁难而深入的工作了。所以如果任何人轻视在科学实践中的点滴工作,也便一定不会有较大的创造发明。而且这样便于循序渐进,避免了逾规前进,在最初一个时期看来似乎很有成绩,但一旦运用对却发现运用不灵,就主动放弃虎头蛇尾了。

在这个过程中要直面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一项科学研究不是在反复的失败后取得成功的。

再次,研究的问题要符合实际,不要去花时间去解决早已证明的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而这些人多是成绩优异的青年,他们把宝贵的时光花在这毫无出路的研究工作上。一部分是受了无知者的影响,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他自己的“雄心”所害。因为想一举成名,他们不肯脚踏实地地去深入研究这些问题之所以不可能的论证,企图乱撞瞎碰,偶然得到成功,但实际上这样是根本不会成功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精力,如果脚踏实地做去,有可能把自己提到更高的水准。越级而进和钻牛角尖,只会把自己送进不可自拔的泥坑。

最后,尊重道德修养,做一个为国家为人民有贡献的学者,研究学问要能够用于实际,不是不能搞高尖端的学问,但是最终还是要将学问运用到国家建设和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挥它应有的贡献。

如此的举一反三

汝州农村有个老翁,以前家中一穷二白,不过这个还算是勤快的老翁开始学着做一些买卖,日积月累也便有了一些积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可谓是家道殷实,已经相当富有了。可是他祖祖辈辈都是文盲,连“之乎者也”等最简单的字都不认识,有时候,看个账本都费劲,不得不请别人来帮忙,老翁逐渐感觉到,不识字做很多事情都极不方便。饱受不识字之苦的老翁暗地里下决心:“定要让自己的儿子识文断字,不让他像自己这般吃苦。”

于是,老翁开始四处打听聘请教书先生的事情。终于有一天,邻居跑来给介绍了一位楚国的老师。老翁看这个楚国老师满口“之乎者也”,像是个博学之人因此就欢天喜地地答应了下来。

第一天上学,老师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一笔,告诉他儿子说:“这是个‘一’字。”老翁的儿子学习得非常认真,将这个字牢牢记在心中,回去后就写给老翁看:“我学了一个字——‘一’。”老翁见儿子学得用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第二天上学,老师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说:“这是个‘二’字。”这回,儿子丝毫感觉不到第一天的新鲜感了,记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师用毛笔在纸上写了三笔,说:“这是个‘三’字。”儿子眼珠一转,好像突然领悟到了什么,学也不上了,扔下笔就蹦蹦跳跳地就跑回家去告诉父亲:“父亲,我觉得认字没有什么难的,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啦,我现在已经学会了。不用再麻烦老师了,免得花费这么多的聘金请老师,还是请父亲把教书先生辞退了吧。”见到儿子这么聪慧,老翁高兴地准备了酬金将老师辞退了。

过了几天,老翁想邀请几个朋友到就喝酒,就来到儿子的房间对儿子说:“乖儿子,我最近打算请一些老朋友来我们家吃饭,你帮着我写个请帖吧!”儿子见到父亲要自己帮忙写请帖,心想这不正是表现自己的一个好机会吗,于是满口答应道:“行,这件事实在是太容易了,您就看我的吧。”

老翁看到儿子信心十足的样子,心里十分开心,接着说道:“我的这个朋友姓万,你可一定要记牢啊!”说完就放心地准备一些其他的事情了。

时间慢慢地过去,眼看太阳都快偏西了,但儿子还是没有写好,老翁不禁有些着急了:“儿子这是怎么了?”等了又等,老翁终于耐不住性子了,亲自到儿子房里去催促。进门之后,老翁见儿子满脸痛苦地坐在桌边,纸在地上拖得老长,上面尽是黑道道。儿子正拿着一把沾满墨的木梳在纸上画着,一见父亲进来便埋怨道:“世上有这么多的姓氏,为什么偏偏要姓万呢?我借来了母亲的木梳,一次可以写二十串划,从一大早写到现在,手都抬不起了,也才写了不到三千划!万字实在是太难写了!”

一心望子成龙的老父亲希望儿子读书识字,改变自己家祖祖辈辈是文盲的历史,可是,这个儿子太不争气,自以为自己已经将全部的知识都掌握了,结果才闹出了这样的笑话。

知识改变命运。我们要重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对于任何知识,都抱着一种浅尝辄止的态度,一知半解,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态度,那么和上面的这个笨儿子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记住,我们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去。真正的勤学苦读,再加上真正的学以致用,方能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梁启超教孩子如何治学?

梁启超对自己子女们学习和做学问的方法都非常重视,要求他们不仅要注意专精,还要注意广博。1927年8月,他在给思成的信中说:“思成所学太专门了,我愿意你趁毕业后一两年分出点光阴多学些常识。尤其是文学或人文科学中之某部门稍多用点功夫,我怕你因所学太专门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单调,太单调的生活容易厌倦,厌倦即为苦恼,乃至堕落之根源。”

梁启超还在给思庄的信中写道:“在专门学科之外,还要选取一两种关于自己娱乐的学问,如音乐、文学、美术等。据你三哥说,你近来看文学书不少,甚好,甚好。你本来有些音乐天才,能够用点功,叫它发荣滋长最好。姐姐来信说你用功太过,不时有些病。你身子还好,我倒不十分担心,但学问原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会受益。我方才教训你二哥,说那‘优游涵饮,使自得之’那两句话,你还要记着受用才好。”

梁启超在给思成的信中说:“凡做学问同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不独于你身子有益,即为你的学业计,亦非如此不能得益。你务要听爹爹苦口良言。”

积之于厚,发之于薄

中国古人强调“积之于厚,发之于薄”。这“薄”是从“厚”中提炼出来的最精粹、最美妙的一层,任岁月冲刷,但却青春依旧。这一厚积与薄发的辩证法,正好反映出一切事业成功者和求知者的一个共同特点,即都要勤于积累和精于应用。

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一切名人并非神灵所附,天赋异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辉煌伟业,全是在一点一滴中积累而成的。不畏琐碎、坚持不懈地积累资料,就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积累的资料,就好比那点点火星,不时触燃起发明创作的灵感火花来。著名学者顾炎武,在每天读书的时候都要随时记下所感所得。天长日久,他的读书札记竟积成了浩浩三十二卷《日知录》。中外文学史上的厚积功力,给人以启迪和深思。为求得薄中见厚,鲁迅曾说:“宁可将可仵小说的材料缩写成速写,决不将速写的材料拉成小说。”唐代诗人贾岛用功苦吟,留下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话。王献之见父亲书法技艺高超,便前去请教成功的秘诀,王羲之指着家中的18口大水缸答道:“成功的秘诀就在这18口大水缸里。你就用这些缸里的水研墨练字,待你把水都用完,那么所有的一切都会明白。”李时珍在他整理的《本草纲目》中,不仅全面概括了当时医药方面的成果,而且也总结了包括生物学、矿物学、化学在内的多方面知识。

■原文: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

出自“勉学第八”

译文:古代有许多勤奋好学的人,有用锥子刺大腿保持清醒的苏秦;有把斧子扔到树上发誓外出求学的文党;有在晚上借助雪光勤奋读书的孙康;有用袋子收聚萤火虫用来照读的车胤。汉代的倪宽、常林就连种地时也随身带上经书;路温舒利用放羊的机会摘蒲草做成小简,用来写字。他们都是勤奋好学的人。

■钟繇苦练书法

天道酬勤,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自古名人成功亦是如此。

钟繇苦练书法三十载,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

钟繇在学习书法艺术时极为用功,有时甚至达到入迷的程度。据西晋虞喜《志林》一书载,钟繇曾发现韦诞座位上有蔡邕的练笔秘诀,便求韦诞借阅给他,但因书太珍贵,韦诞没有给他,虽经苦求,韦诞仍然是不答应借给他。于是钟繇忽然情急失态,捶胸顿足,以拳自击胸口,伤痕累累,这样大闹三日,终于昏厥而奄奄一息,曹操马上命人急救,钟繇才大难不死,渐渐复苏。尽管如此,韦诞仍铁心一块,不理不睬,钟繇无奈,时常为此事而伤透脑筋。直到韦诞死后,钟繇才派人掘其墓而得其书,从此书法进步迅猛。

另据《书苑菁华》记载,钟繇临死时把儿子钟会叫到身边,交给他一部书法秘术,而且把自己刻苦用功的故事告诉钟会。他说,自己一生有三十余年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书法,主要从蔡邕的书法技巧中掌握了写字要领。在学习过程中,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场合地点,有空就写,有机会就练。与人坐在一起谈天,就在周围地上练习。晚上休息,就以被子作纸张,结果时间长了被子划了个大窟窿。见到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自然景物,就会与笔法联系起来,有时去厕所中,竟忘记了回来。这说明了钟繇的书法艺术确实是自己勤学苦练的结果。在苦练的同时,钟繇还十分注意向同时代人学习,如经常与曹操、邯郸淳、韦诞、孙子荆、关枇杷等人讨论用笔方法问题。

钟繇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对于弟子门生也同样从严要求。据说钟繇的弟子宋翼学书认真,但成效不大,钟繇当面怒斥,令宋翼三年不敢面见老师,最后学有所成,名噪一时。对于儿子钟会,钟繇也常常苦口婆心,百般劝诫,钟会最后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钟繇、钟会父子被人们称为“大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