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火车上的安娜:19—20世纪俄罗斯文学城乡叙事的现代性
孔朝晖更新时间:2024-04-22 18:21:59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果戈理、冈察洛夫、托尔斯泰、契诃夫、别雷、马雅可夫斯基、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叶赛宁、布尔加科夫……12位作家的12种命运串联起19—20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城乡叙事。在俄罗斯漫长而曲折的现代性进程中,从乡村到城市的叙事空间转换构建出一张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网。通过总结两个世纪以来各阶层俄国知识分子书写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策略,本书展示出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俄国其进步之艰难,道路之迂回,正是因为官方与民间、政界与思想界,在“城市与乡村”“农民与土地”“西化与传统”等现代性根本问题中的冲突始终未能和解。而现代人在这冲突漩涡里的觉醒、激情和惰性,反抗、毁灭与妥协,就是典型的现代性体验。火车上的安娜·卡列尼娜,正是这一体验的绝佳隐喻。
品牌:三联书店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数字版权由三联书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火车上的安娜:19—20世纪俄罗斯文学城乡叙事的现代性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主要参考文献
- 余论 俄国城乡现代性的文学表现及对中国的观照
- 第五章 乌托邦的找寻与反思 20世纪俄国城乡的现代化镜像
- 第四章 20世纪初的“新农民”与乡村“意象” 叶赛宁的田园悲歌
- 第三章 阿克梅派的彼得堡 乡愁与信仰
- 第二章 马雅可夫斯基 未来主义的莫斯科与工具现代性
- 第一章 别雷、勃洛克 象征主义的彼得堡与审美现代性
- 下编 20世纪俄国文学的城乡范式与现代性冲突
- 第五章 帝俄末期 契诃夫——市民阶层与乡村的现代性考察
- 第四章 19世纪中后期 托尔斯泰——乡村的终极救赎
孔朝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宋僧诗文集在日本的刊刻流传研究
本书将39种宋僧诗文别集、总集资料作为一个研究整体,搜集调查其在日本现存的各种不同版本,共索得300余种版本资料,对其在日本的刊刻流传情况加以研究,增加了中国古籍版本研究的新内容和新认识,是对古籍版本研究的重要补充。文学39.2万字 - 会员
德语犹太流亡者笔下的中国故事
“二战”前夕,在德奥犹太难民无处避难的情况下,中国向他们伸出援手。在流亡中国期间,犹太流亡者真正接触到了中国的风土人情,打破了原有的刻板印象,产生了新的更真切的认识。他们在上海及中国其他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文学创作、创办刊物、演出戏剧,不仅团结了在华犹太流亡者,帮助其融入中国社会,而且也为当地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本书搜集翻译了犹太流亡报刊(如《上海犹太纪事报》《八点钟晚报》《犹太信息报》文学10.2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研究
本书从译介、语言、诗体、观念等层面,深入论析了现代抒情诗中“叙事性”的发生机制,具体呈现了现代抒情诗人在叙事性诗学实践中的多元繁杂面目。在此基础上,从抒情主体的叙事性话语、情事互动等层面,对叙事性的诗学形态——情境美学展开了理论上的探析。通过追溯“叙事性”的历史演变,重绘了现代抒情诗表意版图的变化,彰显了“叙事性”在现代抒情诗中的诗学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叙事性”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文学20.6万字 - 会员
生产者的诗学:鲁迅杂文研究
本书钩稽鲁迅杂文内在的修辞逻辑、文章形式、生成语境及作家的主体位置,以鲁迅杂文中固有的“生产者”“消费者”等概念为核心,开拓研究的新视点,追求构建对鲁迅杂文的“整体性的认知”,再一次在不断试错的意义上接近甚或进入鲁迅杂文,创新我们走进鲁迅及20世纪中国的理论资源和话语资源。文学29.7万字 - 会员
明清以来文学中的广府风情研究
本书主要以明清以来的各种体裁的文学文本为对象,旨在多方面地研究文学文本中描绘的广府图景包括广府地区的商业风情、饮食文化、礼仪习俗、岁时节庆、民间信仰、娱乐习尚、园林建筑等,揭示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以往研究广府风情的作品有很多,但缺乏从文学角度关照广府风情的视野,本书即是以此为切入点,全面介绍广府风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文学16.2万字 - 会员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十四辑)
本书分为“专人专书”“校勘辨正”“儒学新论”“儒藏讲谈·青年学者论坛”四个部分,收录《沈钦韩遗文辑存》《从三科九旨论大一统义》《正俗之间——谈谈俗字及与古籍整理之关系》等文章。文学32.3万字 - 会员
魏晋文学史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徐公持研究员撰写的《魏晋文学史》,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总纂的“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中的一种,是徐先生“十年磨一剑”打造出来的断代文学史精品。该书内容全面,材料丰富翔实,评价准确公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魏晋文学的基本面貌。出版以来广获好评。文学43.7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七辑)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文学29.7万字 - 会员
雪莱在中国(1905—1966)
本书主要研究雪莱在中国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译介与接受,以1905年梁启超主持的《新小说》刊载的雪莱画像为起点,讨论雪莱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译介者中所突出的特质和呈现的观点,以此考察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及发展之关系。文学29.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