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对外贸易的奇迹:40年开放强国之路
余淼杰更新时间:2021-01-22 15:50:18
最新章节:注释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中国对外贸易的奇迹:40年开放强国之路》回顾了这些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所得。全书分成五部分来探讨40年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第一篇是改革开放之前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战略;第二篇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力推行的出口导向战略;第三篇是贸易自由化战略和WTO效应;第四篇讨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深度开放;第五篇讨论新时期全方位开放战略下的一些政策影响。具体内容涉及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制造业的加工贸易盘点和解析、国家级开发区对生产率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等多个方面。本书不仅是对过去40年改革开放中经验的回顾和总结,同时也对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上架时间:2018-12-01 00:00:00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中国对外贸易的奇迹:40年开放强国之路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注释
- 参考文献
- 第16章 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动因与路径
- 第15章 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研究
- 第14章 对外改革,对内开放,促进产业升级
- 第五篇 全方位开放战略的政策建议
- 第13章 人民币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 第12章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出口与信贷约束:来自中国的理论与证据
- 第11章 人民币汇率和加工出口的国内附加值
- 第10章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质量的提升效应
余淼杰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欧洲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英文版)
自20世纪80年代起,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很多研究都是围绕上市公司展开。然而,仅关注上市公司,往往无法区分盈余管理基于会计的监管和资本市场压力的影响。因此,比较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助于评估资本市场压力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另一方面,非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上市公司在规模,所有权和内部管理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有可能造成公司参与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程度有经济10.5万字 - 会员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23)
以“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继续以总报告统领,各城市报告支撑,通过北京、天津、石家庄、承德、常州、扬州、杭州、宁波、南昌、抚州、青岛、武汉、广州、重庆、贵阳、拉萨、西安、西宁等18个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反映全国总体情况。关注各城市如何通过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活化乡村文化资源,将乡土文创融入农村农业生产活动中,推动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振兴;详细阐述这些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创新模式与特点,总结文化创意经济33.2万字 - 会员
看懂中国金融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金融经历了诸多改革,不断发展。作者秉承“知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以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观察,就相关理论、政策及市场进行了深入思考。本书既有对中国货币政策、汇率定价等宏观经济脉络的分析,也有对金融市场稳定、金融周期、银行风险等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亦涵盖了对个人养老金、数字经济等新事物、新领域的剖析。本书抛却繁杂的经济数学分析模型,通过对逻辑和实践的分析带领读者看懂经济,洞经济12.8万字 - 会员
支撑能源革命和绿色发展技术装备创新研究
当前科技产业创入密集活跃期。“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制造技术正加速。能源与前沿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创新,正展示出跨越性、变革性、颠覆性的巨大能量,甚至引发源变革。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到新材料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能源技术装备创新奠定了重要基础。随着新能源技术和数字技术经济7.7万字 - 会员
产业科技创新:面向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
本书从理论、主体、产业和区域4个方面探讨国内外产业科技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理论篇从系统观出发,提出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多元创新主体的体系化运行,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存在差异,同时构建一套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框架。主体篇深入分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4类创新主体,包括产业战略科技力量、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概念验证中心。产业篇关注不同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差异,具体分析汽车、人工智能和高铁等典型产业的科技创经济10.2万字 - 会员
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篇:蓝迪国际智库年度报告(2022)
本书是蓝迪国际智库每年度工作报告,该报告由十二届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赵白鸽和第十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吕红兵共同担任主编。该报告全面系统梳理了蓝迪国际智库22年度在智库、国际、城市、企业、媒体五大网络中形成的重大活动和重要成果。该报告整编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建设等多领域的实践,将为有关部门政策制定和广大企业参与高质量共建“”提供有益参考。经济20.6万字 - 会员
分山到户与集体管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实践与逻辑
本书基于福建省多个地方集度变迁的案例调研,结合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及其团队开发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梳理了1949年以来集度变迁的历程和主要做法,研究影响村庄选择“分林到户”或“均股均利”方式明晰产权的自然、社区、规则条件,分析社区林业股份合作组织的形成、绩效及影响因素,探讨集度变迁的主要逻辑和经验教训,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集度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建议。本结了中国集度变迁的逻辑和绩效,有经济17.2万字 - 会员
新疆区域物流发展概述
区域物流是活动的区域性表现,在一定的济地理空间范围之内,以社会济很好发展为目标,依托于制度、规划、案例研究和市场空间效率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系统空间表现特征的宏观物流活动。该书着重介绍区域物流的宏观发展况,内括:区域物流基础理论,济地理概述,丝绸之路济带商贸物流发展框架及建设目标,区域物流发展政策背景,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区域物流发展阶段评价及特征,区域物流发展需求与展望,区域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经济14.2万字 - 会员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动因、机制与绩效
本书围绕CSR的动因模式、实施机制、绩效评价开展研究,旨在实现以下研究目的:一是利用利益相关方理论,分析企业CSR实践过程中主要利益相关方对于CSR的认知、参与及影响;二是结合现有研究和企业CSR的具体实践,发现并总结不同的CSR实施机制;三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测量工具,分析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的经济、社会、环境绩效,探讨CSR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价值。本书具有明确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经济17.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数字上的中国
今天,数字科技正在深刻改变世界,颠覆并重塑着经济社会运行的传统模式。在本轮数字化发展进程中,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创新的重要发源地。与此同时,“建设数字中国”明确纳入我国“十四五”时期国家战略体系。蓝图已绘就,企业如何把握蕴藏其中的产业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时逢中国加入APEC三十周年,为深入总结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国先进经验,为产业发展贡献长期价值,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精心组织产业研究领域专家编撰中国经济18.3万字- 会员
工业信息安全发展报告(2020—2021)
《工业信息安全发展报告(2020-2021)》回顾了2020年国内外工业信息安全形势,对工业信息安全法规政策制定,检查评估、监测应急等工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开展,以及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对新问题新趋势开展研判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全球经济一体化萎缩,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科技脱钩、网络攻击、规则博弈等冲突进一步加剧,导致不同发展理念、体系、路径、能力分化加快。我们必须深刻中国经济15.1万字 - 会员
众创空间:创业型社会新群落
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新时代,众创空间与各种创新方式、创业金融和共享经济等交织融合,共同构成了创业型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初创企业加速成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载体和孵化作用。本书由中国社会创业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联合业界第一线成员共同编写,剖析了YC、Techstars、INNOSPACE+等众创空间的经典案例,解读了国内外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和相关政策,总结了不同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和发展难题。中国经济20.4万字 - 会员
生态优先原则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技术研究
本书探讨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第一章绪论主要回顾两型社会建设和土地规划技术的背景,并介绍适用两型社会建设的土地规划技术的成果、作用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根据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潜力、适宜性、土地生态环境容量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依次研究区域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技术、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拟技术、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技术,具体说明各技术的技术路线、资料准备和技中国经济14.8万字 - 会员
中国对外贸易的奇迹:40年开放强国之路
《中国对外贸易的奇迹:40年开放强国之路》回顾了这些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所得。全书分成五部分来探讨40年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第一篇是改革开放之前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战略;第二篇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力推行的出口导向战略;第三篇是贸易自由化战略和WTO效应;第四篇讨论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深度开放;第五篇讨论新时期全方位开放战略下的一些政策影响。具体内容涉及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制造业的加工贸易中国经济24.9万字 - 会员
劳动力工资扭曲与企业创新研究
在当前中国人口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复杂背景下,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严峻挑战,亟须通过创新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源泉。本书从中国劳动力工资向下扭曲的特征事实出发,以劳动力工资扭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为主线,通过逻辑推演,构建工资扭曲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在客观测度、分析劳动力工资扭曲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工资扭曲对企业创新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一步分所有制类型和要素密集度,考中国经济1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