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隋唐墓志婉辞研究
更新时间:2021-01-18 09:43:0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石刻语料“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系统科学研究,要完成的任务十分繁重”。本书尝试在墓志精细研究背景下,做出一定程度综合探讨。如对比南北朝墓志用词,总结出隋唐墓志的消亡婉词93个,唐墓志新出婉词35例。又,利用隋唐墓志双音词语料,将相关辞书中21个词语的首出例证有所提前,并对其中14个缺失义项和四类词例进行补充。同时通过集中关注占隋唐墓志总量四分之一的隋唐女性墓志文,初步说明中古与近代之初女性墓志的用语差异。另,适应汉语语篇特点,首次以出土文献为语料,归纳出中古墓志语篇衔接的四个因素。本书的硏究,方法上综合语言各要素探索墓志语料价值。内容上,婉辞反映了婚丧等礼俗变迁及评判用语的结构方式;有助于相关工具书的完善;涉及墓志行文所载唐人文献、墓志引经词语等,也是对墓志材料本体研究角度的扩展。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隋唐墓志婉辞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最新上架
琴史与琴器
本书是作者多年深入研究古琴的成果汇集。琴史部分,集中讨论宋元明时期,影响最大的“江操”和“浙操”两个琴派,以“浙操徐门”和“江操刘门”两个最具势力的琴族为中心,汇集散碎资料,详为考订,最大程度复原历史面貌。本书收录有关琴器的文章,包括王世襄旧藏唐“大圣遗音”神农氏琴,元朱致远“金声玉振”仲尼式琴,明凤嗉式琴,明蕉叶式“金声”琴,由作者鉴定发现的宋代官琴“万壑松声”、南宋极具意义的带款“秋涛”琴,明历史22.9万字- 会员
黄河流域史前·夏商考古
本书主要以不同时期、地区与文化类型进行章节排序,利用地层学、器型学等方法,部分论文还利用了古代文献与考古成果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对黄河流域的考古挖掘的成果包括陶器、石器、尸骨、宫殿、地形等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研究,考察了所属文化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先商文化等的类型、年代、分期、特征等。全书包括《关于磁县下潘汪仰韶文化的讨论》《晋南庙底沟二期文化初探》《庙底沟第二期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等20历史24.7万字 - 会员
考古学集刊(第20集)
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明铁佩古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情况。历史25万字 - 会员
声闻荒外:巴彦诺尔唐墓与铁勒考古研究
巴彦诺尔唐墓是一处位于漠北草原的关中风格唐朝贵族墓葬,墓中发现了大量陶俑、壁画等初唐风格的文物,同时发现了中亚、拜占庭风格的器物。该墓葬和漠北其他铁勒考古遗址的发现,为唐代北方羁縻府州和草原丝绸之路等的研究提供了新史料。本书主要研究了巴彦诺尔壁画墓的基本形制、壁画、随葬俑、金器、金币等内容,还从唐朝羁縻统治时期的其他墓葬、城址、题记等方面,就唐朝在漠北的羁縻统治和草原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历史16.9万字 - 会员
从考古发现中国
本书是人类学家张经纬的首部考古学、历史学主题书评集,分为“考古”、“中国”、“神话”、“方法”和“诸野”五大板块。考古、历史著作固然厚重、深沉,但当我们用人类学思维重新理解中国文明的方方面面,或许就能从那些作品中,品读出意想不到的新意。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文集中的诸多评论,不仅能通过全新的角度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文献,反思当下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还能让有关中国文明的研究者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胸襟历史15.5万字 - 会员
观无量:壁画上的中国史
本书针对宫殿寺观石窟壁画展开。作者在图像之海中选择十组壁画,发掘图像中隐藏的历史讯息,还原壁画背后更宏大的时空场景,以及在此场景中生息的人的生命故事,构筑起了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国史。历史20.8万字 - 会员
从长安到日本:都城空间与文学考古
本书借助“都城”这一视角,在“东亚都城时代”形成与解体的背景下,发掘唐长安城空间在日本的复制与挪用,及其在日本古代文学中引起的连锁性反应。以十世纪唐王朝的灭亡和长安作为东亚都城典范的失坠为分水岭,本书尝试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九世纪之前日本对唐长安城空间的模仿与日本文人长安书写稀薄之间的龃龉;二是十世纪以降随着唐长安城的“消失”及东亚格局的变迁,“长安”如何成为日本文人建构国家认同,并在东亚世界获取历史33.3万字 - 会员
甲骨丛编(第一集)
本书对《甲骨丛编(第一集)》原书稿进行整体影印,作者董作宾拟运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对当时所见的全部甲骨文资料予以理董;考释部分先释文,再分专题考证,其间有多项对甲骨学的开创性研究。历史0字 - 会员
首都博物馆珍品集萃(第1辑)
北京是一座拥有3000多年建城历史、800多年建都历史的城市,而首都博物馆作为北京的城市博物馆,收藏有大量的与北京历史相关的、精美的文物,本书正是对这些文物中的精粹进行解读。书中分别对36件收藏于首都博物馆的文物进行深度讲解和介绍。这些文物,就时间而言,年代从商至民国时期,就文物门类而言,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佛教造像、金银器、书法、绘画、民俗、石刻碑帖等。这些文物大多与北京相关,或出土于北京,历史26.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