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代版权史
更新时间:2020-12-10 17:12:33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中国古代版权史》梳理出了中国古代版权保护观念产生和发展的源和流;将中国古代各个主要时期(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版权观念和辨伪实践的特点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显示了出来;通过挖掘探讨中国古代古籍辨伪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结合现当代版权保护的理论和方法,把中国封建时代的版权保护的成就和贡献凸现出来;这一研究成果的完成,使“中国版权史”的古代部分的系统研究空缺得到填补,因为此前只有《中国近代版权史》、《中国当代版权史》,唯缺《中国古代版权史》。中国传统的古籍辨伪学,历史悠久,对作品作者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保护作用很大,对当代版权法学具有借鉴意义。挖掘中国古代版权史资料,尤其是中国古籍辨伪学的相关重要理论方法和成果,运用最新版权法学原理进行审视,找到了二者的契合点,自然地凸现了中国古代版权史在世界版权史上的地位,驳斥了“中国版权西来说”和外国学者的中国古代只有精神控制没有版权保护的谬论。
上架时间:2012-1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最新上架
- 会员
日本文化法治
本书对日本文化法治历史变迁做了梳理,并剖析了日本文化行政法治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法律保障实施现状;重点从电影、音乐、广播电视、出版、游戏、广告和互联网七个文化产业领域入手,梳理了日本上述各领域的法律制定缘起、具体内容及其发展沿革和实施情况,探讨了日本政府及各行业协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举措;分析了日本文化法治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可资中国借鉴之处。法律23.6万字 - 会员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修订版)
本书从历史中国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核心政治问题出发,按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顺序,剖析了历史中国在宗法封建、父子长幼、男女两性、兵制与军事工程、边政区划、度量衡标准、经济政策、文字语言标准、政治人才选拔、皇帝制度、国人与村民等诸多方面的构成要素,对历史中国的宪制经验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深度总结,重述了历史中国的制度图景。法律45.5万字 - 会员
民国检察的理论与实践:南京国民政府检察制度研究
本书以南京国民政府检察制度为例,通过国民政府检察制度的历史源流、理论回溯、制度变迁、规范阐释、实证分析、历史评价、当下思考等七章内容,解读和分析了民国时期的检察理论和实践:寻找当时检察制度成长背后的社会动因及内在规律因素,挖掘民国时期如何高效运行检察权以及检察权顺利运行所涉及的内部管理关系和外部保障制度,探讨检察官与法官之间的职责分工和相互关系等;同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下我法律28.1万字 - 会员
口述中国海商法史
本书是一本访谈实录,包括了30余位海商法专家学者的访谈。访谈对象包括20世纪50年代即参加《海商法》初次起草的学者、80年代初受中国政府之邀来北京帮助《海商法》起草的外国专家、第一代海商法教授、第一代海事法官和律师、在航运相关公司从业几十年的商业人士,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采访秉持“去中心化”的理念,通过这些人士从不同角度的讲述,追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海商法从无到有、从简陋到完善的艰苦历程。法律31.5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近代法律人的世界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法律史研究群、华中科技大学近代法研究所、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文明史研究院于2016年5月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近代法律史论坛”的成果结集。书中以“近代法律人的世界”为主题,从“思想与观念”“司法群画像”“法律人的成长”等议题,讨论了法学家的人生经历、近代史上重要人物的法学思想、法官群体的构成及其司法实践、法律人的社会交往等问题。法律史26.7万字 - 会员
洋律徂东:中国近代法制的构建与日籍顾问
清末民初,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其中,建设近代法制、编纂近代法律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工作。这项破旧立新的事业无例可循,当局只得聘请外籍顾问协助,其中来自邻邦日本的顾问发挥作用堪称最大。本书从众多的日籍顾问中撷取几个典型人物,根据中日两国所藏档案资料以及当事人和见证者的回忆,对清末立宪活动、民初制宪活动中的有贺长雄,中国近代民法教学和民事诉讼法编纂中的松冈义正,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史36万字 - 会员
唐代钱法考
唐代是自然经济式微、货币经济逐渐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其显著标志就是记重钱体系渐趋崩溃以及元宝钱体系随之诞生和发展。本书以历代钱法规则变迁为背景,以唐代钱货法制运行为剖面,透过经济法学与社会法学的宏观视角,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书和考古资料,加以系统辑佚、考证和研究。同时,借鉴关联学科前沿成果,全面论证唐代货币法制的演进与运行,讨论唐代钱法基本职能、理论学说、适用状况等基本问题。法律史19.4万字 - 会员
秦汉奴婢的法律地位
秦汉奴婢问题研究是秦汉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自20世纪30年代开展中国古代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后,该研究就较多地受到当时学术界研究氛围的影响,不少专家学者致力于探讨其数量、从事工作、生活待遇等问题,继而探讨秦汉社会性质。本书从简牍资料出发,按图索骥,系统探讨了秦汉奴婢的名称、来源、户口情况、放免及法律地位等问题,同时也对秦汉徒隶、奴隶、户人、室人等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创见。法律史2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