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
(古希腊)希罗多德更新时间:2020-09-16 17:11:43
最新章节:NOTES TO BOOK 4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兼作家。中国读者常常将他与写出伟大历史著作《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前145—前90)相提并论。司马迁子承父业,担任太史令,并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希罗多德同样用生动的笔触,将自己一生中远行时的所闻所见,以及波斯等国的历史记录下来,写成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书——《希罗多德历史》。古罗马著名的政论演说家西塞罗称希罗多德为“历史之父”(paterhistoriae),可以说,一点都不为过,正如司马迁可以作为“中国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历史》这本书中,主要记录了希罗多德听说的很多历史故事。的确,这与司马迁有相似之处。事实上,《史记》里也有很多故事都是司马迁听来的。但这并不妨碍司马迁成为伟大的历史记录者。正因为他的记录,哪怕是道听途说来的故事,也都是完整地被记录下来,并通过书籍形式,传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本身不就是个奇迹么!设想没有司马迁的记录,则中国历史上的很多精彩故事,可能就会陷入黑暗之中,不被人所知。希罗多德在其书中记录了或者说口述了很多场战役、历史以及很多有趣的故事。也正是因为希罗多德的记录,才使得后世有了研究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基础,有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料。希罗多德曾如此说,他之所以要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并传给后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邦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它们的光彩,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本影响世界的书里,有很多故事内容都是他想象出来的,也有很多故事严重失真。但终究这是一本留给世界的最早的关于人类历史方面的记录的书,我们不读它,又能读什么呢?同理,我们不读司马迁的《史记》,来了解他所了解的哪怕是道听途说来的历史,又能读谁的呢?可选择的余地是没有的,因此,我们只能按希罗多德的历史眼光来看当时的人和事,只能按司马迁的历史眼光来观察他提供给我们的历史第一手资料,而别无他选。
上架时间:2013-06-01 00:00:00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NOTES TO BOOK 4
- THE FOURTH BOOK OF THE HISTORIES CALLED MELPOMENE
- BOOK 4
- NOTES TO BOOK 3
- THE THIRD BOOK OFTHE HISTORIES CALLED THALEIA
- BOOK 3
- NOTES TO BOOK 2
- THE HTISHTEO SREIECSO NCDA LBLOEODK E OUFTERPE
- BOOK 2
- NOTES TO BOOK 1
(古希腊)希罗多德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英国小史
本书以30个主题串联起英国从史前直至当下的历史。大到介绍英国史中重要的政治、经济现象,如君主立宪制度的诞生与发展、政党制度的演变、现代司法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的成果与弊病、外交政策传统与特色等;小到介绍英国人的吃、穿、住、行、习俗、偏好等,向读者展现了一条清晰的英国历史发展脉络,阐明了其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历史11.4万字 - 会员
帝国幻象:俄罗斯“国家形象”变迁与他者视野
本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文化学、政治学、传播学、文艺学等理论引入俄国史研究中,使用档案、报刊、回忆录、文艺作品、影像史料等多样化文献,综合俄文、中文和英文等多语种材料,对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和“民族形象”进行历时态和共时态的考察。纵观俄罗斯自公元862年诺夫哥罗德建立以来至今的1100余年历史,帝国的诉求贯穿始终,帝国的影子伴随左右,帝国的形象毁誉并存。历史31.4万字 伟大民族:从路易十五到拿破仑的法国史(方尖碑)
18世纪是法国的世纪,路易十四为他的继任者留下了一个强大且稳定的君主制政体。但在1789年,“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博弈不仅彻底摧毁了前者,还使其声誉扫地,法国也随之陷入动荡之中,直到拿破仑重建秩序。本书勾勒了这段承上启下历史时期的波澜画卷,科林·琼斯以扣人心弦的讲述,追溯了在这个跌宕世纪中走向迟暮的波旁王朝。王权与高等法院间难以调和的斗争,贵族与平民间无法弥合的分野,启蒙运动的浪潮,对外战争的冲历史48.6万字- 会员
欧美史研究(第3辑)
《欧美史研究》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8—2019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第3辑,分专题研究和学术综述两大块,其中专题研究8篇,学术综述12篇。这些文章涉及欧洲、美洲的政治史、经济史、外交史、社会文化史等领域,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或总结分析了近两年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历史25.7万字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6年第2期/总第4期)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历史17.4万字 - 会员
韩国研究论丛(2017年第2辑/总第34辑)
《韩国研究论丛》为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创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创、权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鲜半岛问题研究,发表文章涉及朝鲜半岛问题研究的各个领域。全书设有政治、外交与安全;历史、哲学与文化;社会、经济与管理三个专题。历史20.1万字 - 会员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增订版)
本书以“文明演进”的视角观察从远古至当代的世界历史进程,以时间为序,分五编叙述了农业文明在东方的兴起,蛮族入侵引起的文化交流,工业文明在西方的孕育,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道路上进行的各种尝试,以及高科技革命带来的人类社会的变迁。历史36.5万字 - 会员
认知他者与反观自我: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帝国观
奥斯曼帝国是近代中国人认知世界与反观自我过程中的一个特殊“他者”。本书在系统梳理近代国人奥斯曼帝国认知的历史背景与文献来源基础上,从“奥斯曼帝国的知识记述与流播”“奥斯曼帝国形象与国人的自我认知”“奥斯曼帝国发展之史的借鉴与思考”三个层面加以把握,认为奥斯曼帝国知识的引入给近代中国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特点。近代中国人的奥斯曼—土耳其认知史,实际上也是中国人的自我认知史,是历史19.9万字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2017年第2期/总第6期)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历史1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