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设计人类工效学(工业设计科学与文化系列丛书)
黄河编著更新时间:2021-03-12 11:48:2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系统阐述了人类工效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介绍了其在工业设计及相关设计领域的应用实例。全书内容分为基础篇、应用篇和资料篇3部分,共14章。主要内容包括:人类工效学概述、工效学基础知识、人和物的关系;衣服、鞋子、卧具、家具、居住、交通工具座席、器具的工效学、通用设计与工效学;常用人体动作尺寸等。本书吸收了日本人间工学在设计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引用了大量的设计案例和实验案例作为理论的支持和补充,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参考书。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工业设计等各类设计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其他专业的学生使用,还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工效学领域的研究人员、设计师和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品牌:清华大学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清华大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设计人类工效学(工业设计科学与文化系列丛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参考文献
- 第14章 人体动作与物品尺寸
- 第13章 人体动作姿势
- 12.3 作业域和人体活动范围
- 12.2 身体计测值及人体比例
- 12.1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 第12章 设计用基本人体测定项目及尺寸
- 资料篇——设计用人体尺寸
- 11.5 家电产品的通用设计
黄河编著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古代乐论与文论关系论稿
本书旨在探索中国古代文论与乐论之间的隐性联系,将乐论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试图通过对历代乐论的钩沉、剖析,寻找到其中蕴含的文学质素、美学思想,从而探讨乐论对文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影响的模式和途径。首先,从历时角度对乐论与文论的关系进行梳理,但不局限于以往的音乐美学史和文学思想史框架。总体上,按照“诗乐合德”“诗乐合淡”“诗乐合俗”的内在脉络展开。其次,在个案研究方面,一是对标志性典籍进行具体艺术22.1万字 - 会员
视觉传达设计必修课:信息可视化设计
随着智能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信息已然处于第七次技术革命中,爆炸式的信息增长以及5G网络所带来的传播便捷为信息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信息可视化设计已经不再作为支撑设计作品的技法,而是成为设计作品的核心特色。本书首先从历史中总结归纳概念,通过七章内容系统介绍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次从信息整理与整顿法则,以及象形图与图解的设计制作中,拆分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教学内容,便于读者消化与参考。最后,在艺术6.7万字 - 会员
模仿与虚拟:技术现象学视域下文艺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艺术创造方法是艺术存在的基本前提,是一切艺术理论的基础。本书以艺术创造的“模仿”与“虚拟”为基点,在技术现象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理论视野下,梳理原始仪式艺术的“模仿”与“虚拟”及其艺术创造系统;考察东、西方艺术对“模仿”与“虚拟”的差异性选择所形成的审美偏好;探究技术变革对艺术类型演变的推动作用,以及各类艺术中的“模仿”与“虚拟”;反思数字技术的“模仿”与“虚拟”对艺术活动以及当代美学的重构,以期深化艺术19.9万字 - 会员
夏衍电影剧本创作论
《夏衍电影剧本创作论》主要探讨了夏衍的电影创作之路、电影创作观念的嬗变、电影的改编特色,夏衍修改电影剧本的心态、动因、策略,以及他对父亲形象、女性/母亲形象塑造的意义几个方面。作为中国电影的开山鼻祖与中国电影的实际领导者,夏衍的电影剧本创作一直引领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本书的研究成果对于当下的电影研究者、创作者都有着启发借鉴意义。艺术22.8万字 - 会员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
《中国色:手艺里的中国色彩美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手艺人的工作以及他们的生活为内容的访谈录以及关于他们手艺里的色彩美学的合集。全书由民艺研究者和独立设计师联袂打造,按照色系进行章节安排,在每个色系中,挑选了几种有代表性的色彩。在这些色彩背后,是中国手艺人的历史,或引人注目,或举足轻重,或令人震惊。旨在解读中国传统色的源流和美学特征,让传统色彩走进日常生活,让读者读懂中国传统手艺的美学精髓与精神内核。艺术6.7万字 - 会员
南宋理学家的书画理论与诗学思想
南宋时期精于书画、诗文的理学家逐渐增多,如胡寅、张栻、朱熹、陆九渊、杨简、袁燮、真德秀、魏了翁等皆是德艺双馨之人。他们有意识地将理学观物思想、格物致知精神与心性修养功夫贯彻于“游艺”之学,力求做到致性理之广大而尽艺术之精微,从而提出了大量别具一格的书画、诗文理论。他们的书画观念与诗学理论构成了具有理学底蕴和共同审美取向的文艺思想。本书主要运用跨学科研究和文艺思想史的方法理念,对南宋理学家的书画理论艺术41.7万字 - 会员
后素:中西艺术史著名公案新探
本书从十个艺术史、美学史上一直聚讼纷纭的问题入手,分析了这些问题相关的艺术理论、美学理论的深层问题。从纹样与图腾,到文献悬案,从再现与表现,到物我关系,涉及到古今中外的诸多内容,以及艺术理论、哲学、文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艺术6万字 - 会员
实验艺术
本书围绕八个不同的主题,以艺术史发展的脉络为线索,结合大量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对当今世界艺术创作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帮助艺术院校的学生以及艺术爱好者找到把握实验艺术的途径与方法。艺术9.8万字 - 会员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品特戏剧研究
传统的品特戏剧审美将目光聚焦于剧作家品特本人或者品特与其作品之间的关系,或者只关注品特戏剧本身的艺术特征,在发掘品特戏剧的艺术价值、帮助观众或读者更好地了解品特的戏剧艺术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作为表演艺术的戏剧不能缺少作品与其接受者的互动认知,品特戏剧的成功离不开他对接受者审美期待心理的合理利用。在接受美学的视域下,品特戏剧展现出别样的魅力。本书以接受美学理论作为指导,从品特戏剧的房间形象艺术22.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