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监狱警戒护卫学
刘岭岭更新时间:2019-11-22 16:56:48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共设十章,上篇介绍基础理论,下篇介绍实战技能。本书尝试总结监狱警戒护卫的组织体制和运转机制以及监狱警戒护卫的规范性要求,探讨监狱警戒护卫人员的素质与培训,研究比对境外监狱警戒护卫,探索监狱信息化建设、监狱安全、狱内侦查,监狱武装警戒护与监狱警戒护卫的关系,搭建监狱突发事件的防控体系,提出建立本学科的学术主张,为真正建立起监狱警戒护卫学抛砖引玉,奠定一定的调研和理性基础,丰富监狱学和监狱工作研究,为监狱人才培养、警察素养提升和实现监狱的长期安全稳定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本书提出“监狱警戒护卫学”的概念,是对“监狱警戒护卫学”自成专业学科的初步研究。在社会治安形势复杂严峻,暴狱、劫狱、越狱、冲击监狱、恐怖活动危险性趋大的新常态下,把“监狱警戒护卫学”研究推向深入,将监狱警戒护卫工作实务做实做出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上架时间:2017-06-15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监狱警戒护卫学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二、境外监狱警戒护卫趣读
- (八)监狱文化与罪犯亚文化
- (七)监狱发展简史
- (六)生命体征检测系统[4]
- (五)监狱云[3]
- (四)监狱物联网[2]
- (三)监狱与武警“共建共管共保安全”活动
- (二)安全文明现代化监狱[1]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摘录(警戒护卫相关条款)
刘岭岭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奇点临近:迎面而来的技术变革与法学家的课题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编着眼中日学术交流,不但描述了日本刑法乃至国际刑法的历史与现状,追忆了中日刑法学交流中中方的重要推手“北高南马”(高铭暄、马克昌),思考了对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发展带来奇点临近时法律学者的使命;下编着眼历史流变中的中日关系,作者用历史的、比较的、系统的方法,对中日关系及东亚发展作出梳理和展望,表达了作者对中日置身其中的亚洲特别是东亚未来的关注,以及对亚洲、对人类当下及未来命运的法律8.4万字 - 会员
法社会科学:研究传统与知识体系
本书集中回答了什么是社科法学,展示了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作者对社科法学从追随到反思再到自觉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对社科法学的系统性思考。本书着力对法律的社会科学、法律中的社会科学、法学的知识社会学三种知识类型进行研究,采取总分模式,共分为四编。法律28.1万字 - 会员
数字架构与法律:互联网的控制与生产机制
本书通过对“架构”这一网络法原初概念的重新理解,解释数字生产方式的出现如何推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和政策调整,“架构”不仅是规制性手段,也是生产性空间,集中代表了数字生产方式需要法律保护的核心利益,围绕这一利益诉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生产过程和控制过程的一体两面,以及互联网从开放走向封闭的内在逻辑。法律26.6万字 - 会员
律师的意义
本书内容涵盖律师的意义、修养、商业伦理、学徒之路,探讨了诸多历久弥新的律师问题:做律师有什么意义?人类究竟出于何种需要,何种考虑,硬生生发明了一个叫作律师的职业?世界为什么需要律师?晚清中国为什么要引进西方律师制度,又是怎样发展到五六十万律师之众的?儒家文化,律师何为?什么样的律师才是大律师?为什么圣贤哲睿贬抑律师者众多?律师是不是知识分子?律师是不是商人?律师为什么是自由职业者?收费是不是律师的法律27.5万字 - 会员
意外事故的综合救济机制研究:历史与比较的考察
本书以新西兰独特的意外事故综合补偿机制的历史演进为核心,呈现了新西兰《意外事故补偿法》(ACA2001)的全貌,同时纳入对澳大利亚、瑞典、美国和日本等四个典型国家的意外事故救济机制的历史和比较考察。通过历史和比较的考察,旨在以他山之玉为我国现有意外事故所致人身伤害的救济机制的整合和完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思路。法律29.8万字 - 会员
法律研习的方法:作业、考试和论文写作(第10版)
本书内容包括专业学习初期的高效的学习方法、应试方法;专业学习不同时期的包括家庭作业、研讨课论文、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博士学位论文在内的论文写作方法;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文献检索、文献引用技能等,介绍了法学院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法律23.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