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社区经济与创意营造:2017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报告
向勇 崔世平 徐秀菊主编更新时间:2024-04-03 19:00:29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澳门文化产业论坛由中华文化交流协会和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联合发起,得到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论坛以澳门独具特色的中西文化底蕴为依托,借助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制度优势,汇聚海峡两岸和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为澳门的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出谋划策。2017年论坛为第三届,邀请了澳门理工学院文化创意教学暨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以“社区经济与创意营造”为主题,探讨了如何活化及开拓新空间、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新型经济等相关问题。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社区经济与创意营造:2017澳门文化产业研究报告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封底
- 城随影动:电影文化资源与城市创意产业发展
- 澳门智慧城市与社区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
- 智能影像传播与想象空间的未来
- 提升澳门手信食品品牌形象,传播澳门文化
- 异质状态:传统历史园林的边界在都市中的感知效能
- 资源价值与“社区性特征”:韩国釜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地方营造”
- 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文化遗产的创意营造
- 以环境戏剧为媒介传播澳门城市文化品格
- 澳门文化产业与社区融合互动研究
向勇 崔世平 徐秀菊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影视产品网络满意度研究(2020)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和语义分析技术的发展,影视产品的态度指标日常监测成为可能。为此,本书围绕来源于网络发布的新闻、论坛、微博、弹幕、视频网站上的评论等一手信息所形成的网民态度褒贬值,分析评价网民对电视剧、综艺、明星等的满意度。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析2019年上星频道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电影、网络综艺、网络剧以及100位明星的褒贬值数据;下篇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基于视频节目专题研究文化产业13.9万字 - 会员
中国IP影视化开发与运营研究
当前,IP,尤其是知名IP,是中国影视产业中极具价值延展力的内容资产。我国“IP”的开发经历了从“单一产业链开发”到“多元衍生发展”的过程。早期IP的全产业链是各个环节的简单串联,链式单一,由此及彼。IP产业在经历一段时期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在“互联网+”效应的推动下,现在已逐渐发展成为循环闭合的产业链条,产业链各环节相互作用,彼此协作,实现从IP的来源、IP创作、IP开发、IP营销、IP消费、IP文化产业16.7万字 - 会员
基于生态文明的云南旅游产业生态化转型研究
建设生态文明是旅游产业生态化转型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方向,旅游产业生态化是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本书将循环经济、产业生态化理论引入旅游产业研究,主要分析了基于生态文明的旅游产业生态化基础理论、旅游产业非生态化现象及其原因、旅游产业生态化建设的战略思路、云南旅游产业生态化系统及建设重点与系统优化,并提出了旅游产业生态化建设的对策。全书重点构建了旅游产业生态化研究框架、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总结了旅游产文化产业17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贸易的经济学解释研究
本书围绕文化贸易的经济学解释框架进行系统研究,对国内外不同文化贸易统计框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系统地介绍了文化贸易的相关经济学理论框架,详细地介绍了中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基于VAR模型分别检验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对世界主要文化贸易大国进行了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算,指出了国别文化贸易的结构特点和我国文化贸易结构的改进空间文化产业6.3万字 - 会员
中国文化投资报告(2015)
本书分为总报告、宏观视野、行业报告和专题报告四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细致分析。书中对不同城市、地区文化投资状况以及新闻出版发行行业、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文化艺术服务行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行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行业等的投资状况都进行了分析,呈现了文化投资当前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今后发展可借鉴的经验,并提出文化产业投资相关建议。文化产业13.1万字 - 会员
重构·颠覆:文化产业变革中的互联网精神
本书为“互联网+”与文化发展研究系列丛书的总卷,通过回顾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展现互联网从小范围应用到大规模发展背后,我们对其认识上的阶段性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互联网+”的提出背景,寻找其中的理论支撑,提出本书对“互联网+”的定义和范式,奠定全书的论述基础。全书内容丰富,案例鲜活,有血有肉,涵盖了“互联网+”对多个传统行业的影响和颠覆时,特别强调了对文化产业的变革,可读性强,思想性强,是文化产业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