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浅斟低唱解大师:英国小说撷英研究
更新时间:2019-01-04 12:35:51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这是一本在大主题下分版块、章节组合而成的著作,主题是对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200年间英国现代小说从初步形成至鼎盛至过渡时期最杰出作家代表作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评论。作家包括亨利·菲尔丁、简·奥斯丁、狄更斯、爱米丽·勃朗特、哈代、苏珊·希尔等,作品有《弃儿汤姆·琼斯史》、《傲慢与偏见》、《大卫·考坡菲》、《双城记》、《呼啸山庄》、《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我是城堡之王》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6-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浅斟低唱解大师:英国小说撷英研究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作者简介
- 附录
- 心灵的城堡之王——苏珊·希尔五题
- 绅士前的作为——布莱恩的《向上爬》
- 写非常人的健康书——霍尔的《孤寂深渊》
- 乡土的蕴含与魅力
- 转轴拨弦,曲调自成——哈代的中短篇小说
- 难姐·难弟——苔丝、裘德
- 天鹅绝唱——哈代的《无名的裘德》
- 感天动地贫女冤——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1980年代以来城市叙事中的建筑书写
城市是由各式空间与建筑片断构成的整体,文学家对城市的书写掺杂着个体的空间想象与文化记忆。本书以建筑书写为焦点,结合空间叙事的动力机制与空间构形的权力关系对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叙事进行全面考察,探绎建筑与城市景观、空间、符号、身份在文学层面的互动关联,从而勾勒出一套有别于以往的“文学城市”地图。文学17万字 - 会员
博弈:女性文学与生态
本书从多重生态视角与立场,考察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文学与生态之间的博弈,探寻女性自我的生存与发展状态,以及关切女性与自然、男性、文学、社会、文化、性别等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梳理中国女性生态写作的背景与资源,到剖析女性生态写作的现状与发展轨迹,再到甄别与西方生态女性写作的本质差异,揭示中国女性写作的美学形态与内在切换。审视了女性生态写作主体姿态。进而重申女性生态写作的路标,在于女作家以生态审美,文学29.1万字 - 会员
心灵的重构:后世俗美国小说研究(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
本书作者通过细读沃克、盖恩斯、米尔豪泽、多克托罗、萨尔兹曼、鲁宾逊、厄普代克、戈德斯坦等当代美国优秀作家的有关作品,试图描述后世俗美国小说在堕落的现实中重构心灵的艺术探索,重新思考何为后世俗等后世俗小说研究这一新兴领域里的基本问题。文学29.3万字 - 会员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
本书是21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研究的集成之作。作者在全面阐释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结构要素、现实价值和学术意义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中国文学的时间、空间、中国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等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总结了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历史哲学转型的关系,考察了世界主要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政策与多元文学生态。本书的“多民族文学”不是少数民族内文学38.1万字 - 会员
探寻文学全史的脚印
“全史意识”是大文学观的一种展开和落实。全史考察的是“大历史”中的文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脉络。本书原为杨义先生为国家出版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全史”所写的导言部分,是杨义先生关于大文学史观的一篇重要论文,可视为一本文学简史和研究梗概;附录有一篇杨义先生关于大文学史观的访谈。深入地发现文学全史的丰富构成、丰盈血脉和历史生命的丰厚见证,展示现代大国百年文学浴血新生的神采和风范。文学13.6万字 - 会员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第2辑)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学科主办,以组织、发表学科内各类学术评论(特稿、笔谈、书评、访谈、专题评论、前沿综述、会议纪要、项目动态、论点汇编、新资料或特藏文献等)为基本方式,致力于追踪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前沿状况、反思学术史经验、前瞻未来动向。本书是第二辑,分为特稿、专题:纪念孙楷第先生120周年诞辰、沧海遗珠、专题:《文选》研究新收获、特约访谈、会议纪要、资料文学22.5万字 - 会员
弗吉尼亚·伍尔夫历史观研究(英文)
20世纪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一生致力于小说创作的革新,推动了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还撰述了她所处时代的战争、女权主义运动、同性恋现象以及大英帝国衰落等历史事件。伍尔夫的现代主义作品貌似脱离历史背景,但实际上却根植于现代性的历史真实之中,而且还是叙述历史的有效手段。本专著全面研究伍尔夫的日记、自传、书信、演讲稿、文学评论和有关伍尔夫的传记、笔记、档案资料和手稿等历文学8.3万字 - 会员
李渔研究
本书着眼于李渔文化品格及其成因的考辨研究,梳理影响李渔一生的主要线索,选取一些存有争论但又对李渔一生极为关键的问题作深入研究,力求较为客观地描述李渔思想发展的动态过程,阐释李渔人生选择、思想演变、创作风格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从历史的高度,全方位地去把握李渔,还原李渔。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探讨李渔早期人生选择几个关键环节中李渔的心理动因,第二章第三章探讨医学修养与养生哲学对李渔思想、创作的深刻影响,第文学24.9万字 - 会员
明代古诗、唐诗选本与诗学论争
明代诗坛的宗派门户之争激烈,各流派都运用选本树立典范、标举主张和攻击异己。本书以明代古诗、唐诗选本为对象,以各流派的诗学辨体观念为核心,探讨明代诗学论争中关于诗体、诗人的热点问题,强调选本是明代诗家相互批判、攻讦又彼此吸收、转化的重要场域,既包含不同流派之间的对抗与同化,也承载同一流派内部的批判与交融。选本是具有辩证质素的综合性载体,亦是彼时社会文化的表征。本书的研究希望通过分析、比较古诗、唐诗的文学21.4万字